• 4

為什麼要一直出陽春基本款,真的想不通

skchen wrote:
用鋰電池就很難走低價市場
而且最近電池供貨吃緊價格看漲

就算是目前換電的營運模式
總會有電池老化蓄電能力下降需要替換
台灣發電的成本也在節節高升中
這些成本還是會轉由消費者買單

電動車是未來趨勢沒錯
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電池供貨吃緊
但其他原物料也是在上漲?(最近紙類.鋼鐵)

電力成本上升
但充飽1台gogoro電池
只要最多4度電(目前不到20元,用柴油發電機也只要40元)

倒是汽油難道不會漲價?
skchen

電動機車電池成本Google一下就有網友算過了,下次換電小心別掉地上了 油價漲的話,電力成本也跟會漲耶 電動機車~加油

2021-07-15 11:30
俺只是個路過的

95一公升破30了...

2021-07-15 21:18
出什麼都好,就是不要再出被老鼠咬幾下就要噴15000的車了
maxwu123 wrote:
台灣人 只想省 他(恕刪)


你的邏輯論點很奇怪...

以汽車來說..
rav4 跟 cc來說..
那為何是cc賣得比較多
2車都同廠牌 同是休旅車..
cc只是車體大小與引擎數較小(1.8跟2.0)


倒是光陽
出了名流.gp.vjr.刺激..
這4台7期125(都差不多)
除了 vjr.刺激分別在6月1399跟802數量
剩下gp跟名流 都是5216.2158
連累積半年訂單的krv 都賣不贏..
krv是在消化訂單中..不是大賣.
連6月畢業新鮮人買新車都那麼低..(真的到12月都沒車騎..)

這實際你邏輯完全不對
假如
你開路邊牛排一定只賣200元的沙朗牛
絕不賣120的一般牛排..
因為大家都會選高級的..!
maxwu123
maxwu123 樓主

原來消化訂單 不算銷量 神邏輯!這些人都不是人

2021-07-15 15:00
~風~阿肥~城~

樓上的..光陽明明能月產能2萬台(去年6月),變成1.5萬台(今年6月),產能會被吃掉?倒是三陽訂車都能1個月內消耗訂單!

2021-07-15 17:24
看到 VIVA MIX 賣太好,單款銷量季軍
又出個 XL ,會緊張了齁?

最近鼓煞車瘋狂促銷折價5~8千,豈不就是代表之前的價格灌水賣了十幾年
GOGORO很難去搶到GP這種買菜125的市場...

一堆長輩騎機車只是去買菜、接孫子孫女或者去朋友家串門子,要一台月租的機車幹什麼???

92一桶可以撐半個月甚至一個月,那也才多少錢而已?
俺只是個路過的

人家在說電自!!!你有看過GGR出電動自行車?

2021-07-15 21:20
~風~阿肥~城~

事實上...目前沒機車駕照(只有汽車駕照或是真的沒有)的長輩你知道有多少嗎?(因為買車不需要駕照)所以對於沒駕照或是油車沒換過機油(只"加"機油..破車(非二行程))的人,連買一台機車都可能都難..

2021-07-16 9:24
別這樣問問題
最有問題就是 上面那 小 鳥 腦 搞出這樣 芭樂 鳥車 才是根本
國產車廠其實都一個樣,不是只有GOGORO這樣。
陽春車大軍其實光陽更誇張。
主要是長期以來,政府對於機車的限制,造成消費者對於機車的看法就是低階交通工具。
所以消費者能接受的機車價位就是這個水準。
國產車廠為了要讓產品多樣化,只能用配備、造型跟用料去分別面對不同消費族群。
然後開放150cc以上領牌跟進口後,買個10幾萬機車就好像變成有錢人很敢花錢。
買台70萬轎車是庶民這樣。
maxwu123 wrote:
台灣人 只想省 他會...(恕刪)

因為有人買不起
整天在吠
maxwu123 wrote:
台灣人 只想省 他(恕刪)

因為市場太小

剛在01看到的
被狗肉拖累的Y牌
請注意左上角的小字
maxwu123 wrote:
台灣人 只想省 他(恕刪)

去查一下資料
光陽、三陽賣最好的車是入門白牌車
車價落在4W-6W之間的車款
DRG、KRV為何會出現
從數字上來看
兩陽當時正紅的150車款因為GGR的出現
銷售量明顯消退
當然你很難確實指出GGR取代了當時的150高階車
但是此消彼長的的趨勢是相當明顯的
所以兩陽就毅然決然地停產這兩個車款
另闢戰線、畫出一個新的產品區間
由現在DRG、KRV接手
市場反應也相當不錯
但是跟自己入門白牌車相比,銷量差異還是頗大

GGR的價格帶、性能與150油車市場高度重疊
才會讓油車廠放棄150市場轉進180市場
這是油車廠相當靈活的決策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