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簡單的算法就知道cyt說換電站賺錢的邏輯謬誤

cyt7241208 wrote:
一代電池剩10%

感覺最近一兩週三代電池數量銳減
已經好一陣子我幾乎都抽到三代
兩週前突然連抽三次都一代 (同站ABC連換)
在這之前我起碼有半年沒抽過任何一次一代了
兩週來幾乎都抽到二代
觀察換電站的三代電池數量也明顯不如過去幾個月
chouyu0938 wrote:
我鄰居交換電池時掉在(恕刪)


車主都知道GOGORO不能私下互換電池.
電池的使用權都有綁定車子.,由換電站做使用權轉移. 路上不會有可憐人要跟其他車主換電池XD
1. 我算的是電池使用壽命,不是故障,所以和保固無關
2. 認同部分消費者未使用完里程,但是從2015年至今睿能對架上電池的換新速度來看,和cyt估的循環1000次相差甚遠
3. 就用你說的每公里2元,我就算原本499方案可騎315公里,改成睿能可以收630元好了,這樣算下來5年60個月共收37800元, 代表5年也收不回電池成本40000元,況且我還只算電池成本,加上睿能其他成本的話,根本就是虧一屁股

4. 以799而言,可騎615公里,代表一組電池47000公里可使用76個月, 似乎799元可以讓睿能賺點,但是同時也代表電池消耗速度更快,我認為如果更多人使用799方案的話,會讓電池壽命更快速減少,甚至5年都不到

電池頻繁的交換,只是讓電池更快速的老化,和獲利的可能有什麼關係?


link.mac wrote:
加入幾項數據參考
1.電池芯保固不明
電池芯保固長,降低了GO廠獲利風險

2.消費者未騎到基本里程
收了基本費用保護服務品質
並可延長電池使用壽命

3.消費者騎超過基本里程
平均算每公里兩元,是保證獲利的

4.選擇費率799以上消費使用%數
費率799個人覺得是關鍵
魯拉兄用這費率算也很快清楚

電池交換如大水庫,電池越是頻繁交換
越能穩定算出獲利可能
本來就需要很精準的數據才能算,cyt之前提出的算式漏洞百出,自己幻想電池循環壽命是1000次
cyt假設的電池成本四萬是錯誤的 (個人預估是3萬左右,按對岸同樣搭載松下電池的小牛來推算)
說車價就包含3萬的電池成本也是錯的,看看GOGORO現在的車價多少,有可能另外包含3萬嗎?

但是包含部分電池成本是可能的,只是這是商業機密,無從得知



friendeo wrote:
我不太清楚你們爭論的內容也不打算去理解,只說你上面這段就好。
1. 同一顆電池換下來充電後可以立即再提供給下一位使用,用的人越多越頻繁電池消耗當然就越快,有時候同一組電池一天循環個3次甚至5次都有可能,持續這樣使用不花多少時間該電池組就完蛋了,所以用315公里去推算電池服役年限是很奇怪的事,也許這和cyt大之前的試算有關吧。

2. 同一顆電池有可能是299自由省的人拿去用也有可能是吃到飽的拿去用,還有超出315額定里程加收費用的情況也是有,所以換電生意賺不賺錢要以平均每次循環能收到多少錢去衡量比較準確,而這要靠大數據去算才行。

3. 我始終都認為PBGN體系的車子售價裡是有包含兩顆電池的費用的,不過也有不少人主張說沒有包含。假設新車售價真的有包含初期電池費,那睿能的電池成本就會比我們以為的還要少得多,換電生意已經開始營利是有可能的。

4. 睿能一代電池還是很常見喔,我就常常換到,就算沒換到電池櫃裡也是每次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二代電池更不用說,依然是最大宗的,總之並沒有像你說的那樣大部分都更新了。
魯拉拉拉 wrote:
本來就需要很精準的數


車價就包含3萬的電池成本也是錯的,看看GOGORO現在的車價多少,有可能另外包含3萬嗎?

(恕刪)


別忘了還有數十億的換電站成本要分攤。這個不包含在車價裡面,不然要包含在哪裡呢?

Gogoro與其他家最大不同,就是有上千的備用電池換電站。這麼高的成本支出,應該就是放在車價裡面,請別當作不知道。

如果你認同 車價裡面,包含了換電站的成本,那還會覺得電池成本也包含在車價內嗎?
我的算式相當簡單,而且只牽涉電池成本
若按你說的電池是用貸款買的,那更慘

從以前到現在,你的推論都是建立在電池從天上掉下來的,或是有善心人士無償捐助睿能電池,或是車價已經包含電池,然後加上一堆莫名其妙的成本推算,你自己說像是租金,可能5000元嗎? 如果只需要5000,睿能還搶輸光陽,那不是天大的笑話嗎?

對了,因為我最近在騎小牛,也同樣是松下18650電池,基本上看別人分享的,電池壽命循環500次就會低於80%以下了,有些更慘剩下60-70%,所以你還堅信換電站那種更嚴苛頻繁交換的情況可以1000次?


cyt7241208 wrote:
我也覺得售價有包含兩顆電池的現金
不然30萬組用4萬來算就要壓120億的資金
覺得無法負荷的

現在換想法一組電池 4萬用銀行聯貸利率1.7%來算
每月利息 56
可充電 1000次每次成本是40元

初期資金可能是睿能墊的
後面的應該是用聯貸的

覺得電動機車和電動汽車
未來對銀行業非常重要
大家可能都是用貸款方式買電池的
魯拉拉拉 wrote:
我的算式相當簡單,而(恕刪)


首次的電池成本,不管是自己買的或是 貸款租的,別忘了後續更換電池的費用, 所以還是要 繼續繳下去。

自己買的小牛,時間到了,不是也得花一筆錢 買新電池嗎?

付費的方式不同而已。
首先,請先了解cyt之前的算法
我認同換電站成本是像cyt說的,用攤提的方式,分年限攤提完成,但是攤提的算法也不會是cyt算的那樣
所以就沒深入探討換電站的成本...你懂嗎?

區5678 wrote:
別忘了還有數十億的換電站成本要分攤。這個不包含在車價裡面,不然要包含在哪裡?

Gogoro與其他家最大不同,就是有上千的備用換電站。這麼高的成本支出,應該就是放在車價裡面,請別當作不知道。

如果你認同 車價裡面,包含了換電站的成本,那還會覺得包含電池成本在內嗎?
cyt7241208 wrote:
我也覺得售價有包含兩(恕刪)

沒錯,電池佔車輛成本非常大,如果車價沒包含電池費,那PBGN各車系的售價就顯得太高了。而且如果售價不含電池那每賣出一輛新車睿能就必須自掏腰包往市場投放兩顆新電池(VIVA則是一顆),就算只以成本價估算,遇到去年那種銷量爆發式增長絕對會導致週轉不靈,但看睿能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
我舉小牛的例子只是因為剛好也用松下電池,估一下循環壽命而已
充電車和這棟樓本來就無關

區5678 wrote:
首次的電池成本,不管是自己買的或是 貸款租的,別忘了後續更換電池的費用, 所以還是要 繼續繳下去。

自己買的小牛,時間到了,不是也得花一筆錢 買新電池嗎?

付費的方式不同而已。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