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新聞] Gogoro 11月超越三陽、山葉,躍居國內機車第二名

sui9482 wrote:
11月燃油機車銷售1.94萬輛、電動機車賣出破紀錄的4,040輛...(恕刪)


是 iRent 開通台中市所購入的車嗎? 我住在中科商圈, 上週突然看到路邊停車格出現白色的 iRent 機車, 短短一條不到 1km 的國安一路就停了四台......

趁新鮮用 APP 租一台四處繞繞, 車子和安全帽都是全新的, 中科商圈在山坡, 騎 15min 電量從 80% 掉到 55%, 好快......
寶來旺 wrote:
這次我來當一下ggr的烏鴉好了!
我個人覺得:
趨勢雖然一直沒變,
但今年底這三個月有不少人衝著搶補助產生的效應,
所以才讓最近電動車成長如此迅速!
等明年中央補助開始減少加上年初是電車淡季,..(恕刪)


我是預期明年第一季應該會全面下滑.因為想要換車的會趁年底補助換車
還不想換車的,就慢慢等車不行再換

原本預估單月銷售500台的DRG「龍」接單竟突破5,000台,形成油、電雙熱局面。
今年機車市場出現重大結構變化,電動機車快速崛起,到今年10月市占率已達二成,燃油機車銷售受到擠壓,即使是龍頭大廠光陽機車的市占率也從以往四成以上降到「三」字頭。
三陽上市約一個月的高階車款DRG「龍」158cc,上市前原先預估單月銷售量約500台,但上市一個月接單爆量超出原先預期,供不應求,另一款全新雙缸旗艦重機Maxsym TL接單也達2,000台。

三陽自從換老闆後,品質至少有在改進
目前也穩扎穩打不太去碰電車這塊
高級車如果做得好,不僅對內銷有幫助
對外銷也有幫助,以有限的資源下集中火力重點開發
油車部分有可能重現2000年前第一大廠的狀況
hx135cb750 wrote:
我是預期明年第一季應該會全面下滑.因為想要換車的會趁年底補助換車
還不想換車的,就慢慢等車不行再換


是有可能這樣沒錯
但是基本的需求量就是在那裡

現在電動機車搶單效益很明顯了
我還是覺得2019/7前
會有一個月是拉下光陽的
要全年度超過光陽
明年的確沒機會
hx135cb750 wrote:
我是預期明年第一季應...(恕刪)
嗯嗯!
當然這都只是預測!
明年就算補助開始減少,
但趨勢已成型了,
台灣電動機車在這幾年仍會高度成長,
只是不會像2015-2019這樣每年約1-3倍成長這麼誇張!
明年光是GGR年銷售部分我個人預估仍可以到二十萬輛沒多大問題~

PS.
今年初GGR那時每月還在六、七千輛時,
我在版上某篇回文就預估2019可賣13萬輛看來也要達陣了!
寶來旺 wrote:
嗯嗯!當然這都只是預...(恕刪)


原本預估單月銷售500台的DRG「龍」接單竟突破5,000台
有5000台我也是很訝異,150cc以上的車應該是沒有補助的吧?

不管如何,對消費者來說都是好事
電車興起,油車業者也會有動作
不管是降價,或是性能/油耗/配備/品質上的改善
都是好事
尤其是性能/油耗上的改善,這對於外銷上絕對有正面的幫助
在中國市場上,台灣車系在配備上向來贏過中國合資的日系車系
像前置加油口,坐墊下大馬桶空間,這些都是中國合資的日系通勤車所比不上的
WilliamSnail wrote:
新聞來源: https...(恕刪)



高檔消費依然有市場,誰說台灣景氣不好...?
WilliamSnail wrote:
新聞來源: https...(恕刪)


認真的努力工作的睿能民眾真買單, 也把民眾當盤子的油車商根本不會買單。
主要還是年底衝一波補助款的效應吧,明年油電雙補再加上電車補助整體減少導致自負額提高,想維持今年的熱銷狀況我個人還挺存疑的。只能說光陽造車不行,扯對手後腿真的很有一套。

雖然我不會再買汽油機車,但三陽的DRG真的很有競爭力,光那個造型就夠秒殺荷包了,連我看得都心動,希望明年電車也有這麼殺的外型款推出。
專業發主題文章的又來了!
但恭喜一下銷售量來到第二名了,
sui9482 wrote:
光陽則是油電車雙線出...(恕刪)


真的很好奇!!要不是台中最近有Irent。
不然真的很困難在路上 看到ionex~~話說ionex不是也有幾種款式...
除了irent那台 我看不到其他的機型!??
還是因為是中南部的關係!??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