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ngsheng_us2001 wrote:說的永遠很簡單...(恕刪) 我倒認為設在加油站,是初期配合車主可能習慣往加油站跑的習慣,畢竟之前可能是騎油車習慣了。後續其實可以突破這種習慣,多往不同的地方設站,譬如最近便利商店、超市等設置的點越來越多,這才是更貼近生活,更能製造雙贏可能性的地點。加油站車輛多空氣又差,要不是為了要去加油還真沒有人想去吧?騎著電車去加油站也沒什麼順便消費的可能性。反而是便利商店遍佈大街小巷,有些換電站還設在室內,去換個電順便要繳錢,要買個涼的吃的都很方便。
我覺的它可以搭個有造型的棚子,棚頂用太陽能板,就算太陽能發電量微乎其微,做做樣子也好,企業觀感會比較好。或太陽能發電夠提供夜間照明也行了,夜間如果電池站有照明,燈光絢麗顯眼,容易辨識之外,也可給行人照個路。曝曬雨淋,即便電池站是防水的,壽命也會縮短。然後還不是使用者買單,成本最終都轉到售價和月租費上。就只為表現它電池是防水的這麼無聊的事情,就要多花壽命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覺的那個螢幕可以弄大一點,順便賣賣廣告。各地都建置站點,就是一個絕佳的廣告位。不利用太可惜了。廣告收入,回饋給車主,降低月租費什麼的。不是一舉兩得,價錢降低又可吸引更多人去用。
勉勵 wrote:看起來是在人行道 ...(恕刪) U-bike也很多在人行道,跟你解釋這叫政策推廣,我知道U-bike是腳踏車,gogoro是電池站,但都是政策推廣而產生的。如果你是用我不爽他就不應該存在的眼光看他,那當然文字就印射出來你的想法。如果你是用與gogoro與排著白煙的2行程比較的看法,也許你的心世界會比較不一樣。同樣的世界不一樣的生活方式不一樣的心態對應,祝你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