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GOGORO 與德國大廠 BOSCH合作,在柏林推新服務


ian1970 wrote:
不知道安全帽怎麼辦...(恕刪)


搞不好不用戴
上面有說了,德國那邊買的有電子限速45公里/小時

這跟台灣電動自行車限速25公里/小時
是一樣的意思,速度夠低,就不用戴安全帽
"電力補充的部分則是會由幕後的後勤團隊進行。簡單地講,消費者僅需要負責騎車就好,無須煩惱充電或換電。"

所以連電池交換站都不用設立,不用處理土地租用的問題,不用擔心交換站的點不夠多。消費者直接找到車,騎了就走。

這樣在每個城市,建置一個系統,成本不會很高,就只是GOGORO的購買,維修以及電池。

再加上去換電池的後勤。這也不用很多人,一台小貨車,一次應該可以裝個七八十個電池吧?所以一個城市,幾台車就可搞定。

PS. 我在國外媒體有看到,會附一頂安全帽。
Let there be light.

showermin wrote:
我記得前先有疑似工...(恕刪)

這台是客製版的
他的速度最高只有45,等於說閹割一半..
內建GPS我想也沒甚麼好懷疑的了

yungsheng_us2001 wrote:

換言之,其實gogoro單賣車,不搞電池交換
還是行的通的啊...(恕刪)



不用ggr最神奇的充電站+雲端服務

歐洲還是走快充系統

nsr150xx wrote:
不用ggr最神奇的...(恕刪)

當然要換電站,只是放在公司那邊(而且合理推測在服務區內應該也會分佈數個換電站,服務據點),換電池的事情由公司員工來處理,這樣而已,有什麼神奇的嗎?COUP對租車的人採取計時收費,所以根本不需要去管每個人騎了多遠,商業模式跟在台灣車賣斷給個人,用行駛里程來收費的模式本來就不同,不知道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不用建置換電站,首先對租車公司COUP來說就省了一大筆初期建置的時間及費用,而由於用車的人並不是真正車主,所以對換電站的概念或流程根本不熟悉,一下子就要他們自己去找換電站自行換電,只會增加更多排斥感,也有可能衍生更多無謂的狀況發生。畢竟這項租車服務是計時收費,如果租車的人還要花自己的時間去找換電站,肯定會降低租車意願。這套服務對租車的人來說很簡單,透過app找到車子,解鎖,騎走,車用完了路邊丟著就好,不用停回特定地點,收費則透過信用卡線上扣款。整個流程當然是越簡便越有吸引力,才會更想要利用。所以初期選擇由員工來負責交換電池當然是比較理想的。而且由於是限速45km/h的特殊規格,一組電池應該能跑至少80km以上,如果是個人短距離市區代步,會碰到需要換電的機率其實不高。

目前我想到可能會有的狀況是長時間租賃下(如租一整天),有可能中途必須由員工找到車子來做電池交換,會比較不便一些。

yungsheng_us2001 wrote:
德國這套,看起來就...(恕刪)

理論上當然是可以,不過車價之外還要再加上兩個電池加充電器的費用,光是這部分可能就會增加3~5萬元的費用,你願意買單嗎?而且重點是還可能失去與外部換電站交換電池的權利。
因為德國法令問題,時速被限制在 45。

時速 45 的話,續航力有將近 100 km。

100 公里在城市代步來講,非常夠用了!

只是德國人真的這麼乖,不會给他騎去郊外兜風嗎?

像我們的 ubike 被騎去武嶺一樣~

還是有用軟體鎖住,騎超過某個區域就斷電?

levy wrote:
因為德國法令問題,...(恕刪)

我想或許只會限制你還車時車必須在公告的服務區內吧?
德國人大致來說我想應該是很守法的,搭大眾運輸工具都不用過剪票口的,自發性買票就行了
不過如果真的有租車者違約,也很容易掌握身分,應該也會有擬定相關罰則吧
柏林面積有3個台北市大,先不談柏林大三倍好了,假如當初GGR在台北市就設定是派人來換電池好了
不要多,就100台灑在台北市,換電站不用,但是至少要租個地方放充電組和電池吧? 假設找個充電中心在台北火車站好了,
一台小貨車每天帶著30組電池早上出門,他看了今天的電量情形,有3台在陽明山上沒電,兩台在輔大前面沒電,五台在東區,4台在西門町沒電,一台在誠品旁沒電,1台在台北榮總沒電,2台在士林夜市沒電...假設運氣很好沒塞車,那一個早上來的及換完電池嗎??

好,在他前往陽明山的路上換好電池後,下山準備去天母換電池,結果陽明山上又有另外一台GGR沒電了,天母那台是停在路邊的,陽明山上的是文大的學生,車子掛在路邊,等電池,那他是該繼續去天母把沒電的換好還是先去陽明山上換?
所以第一個大問題就是這台行動電源車,每天一早預排的行程一定會被改得亂七八糟.一台小貨車夠嗎? 一個台北火車站充電中心夠嗎?
需不需要在台北北邊,中部,南邊各有個充電中心才應付得來?


再來,一些人住的比較偏僻,所以一定很少有GGR會被丟在他家附近,那有人願意搭小黃或是以其他方式過去有GGR的地方騎GGR嗎?

比如說有人把GGR騎壞了,丟在路邊,那下個使用者看到車子被騎壞了,就通報GGR,GGR查出上個人是誰,但是上個人說車子是他放在路邊後才壞的,跟他無關,那麼GGR去找誰賠? 一般人會把GGR丟在有屋頂的地方嗎? 還是街邊? 淋個幾天雨車壞了,算誰的?

還有,比如使用者騎完把車丟在街邊,結果路人還是店家老闆覺得擋住路,把車移去紅線上,結果車子被吊走了,那違規費用算誰的?

還有,丟在路邊幾天沒人騎,結果被拾荒老人撿走去賣廢鐵,車子的GPS訊號消息了,GGR趕緊去找,結果在賣廢鐵站找到GGR,這怎辦?

想起來就很多事情,光是車子損壞要找誰賠就搞不定了,前後使用者推來推去的,GGR知道誰弄壞的嗎?
---



rocketman wrote:
再加上去換電池的後勤。這也不用很多人,一台小貨車,一次應該可以裝個七八十個電池吧?所以一個城市,幾台車就可搞定。
PS. 我在國外媒體有看到,會附一頂安全帽。

bigandy.gm wrote:
不用建置換電站,首先對租車公司COUP來說就省了一大筆初期建置的時間及費用,而由於用車的人並不是真正車主,所以對換電站的概念或流程根本不熟悉,一下子就要他們自己找到換電站自行換電,只會增加更多排斥感,也有可能衍生更多無謂的狀況發生。對租車的人來說很簡單,透過app找到車子,付費,騎走,時間到了車丟著就好,不用停回特定地點,整個流程當然是越簡便越有吸引力,才會更想要利用。所以選擇由員工來交換電池應該是比較理想的。而且由於是限速45km/h的特殊規格,一組電池應該能跑至少80km以上,如果是個人短距離市區代步,會碰到需要換電的機率其實不高。
目前我想到可能會有的狀況是長時間租賃下(如租一整天),有可能中途必須由員工找到車子來做電池交換,會比較不便一些。

showermin wrote:
我記得前先有疑似工...(恕刪)

levy wrote:
因為德國法令問題,...(恕刪)


就騎到沒電後果自負啊.不是德國人乖不乖的問題,而是自律.
台灣就是太多人喜歡鑽漏洞,才會有什麼卡神/麥當勞熟客卷大學生的出現.
您沒看過文章說歐洲搭地鐵不會查票就有台灣人不買,然後還很驕傲的PO網說幾塊錢遊歐洲?

歪樓了....這個合作是好事啊.用電動車改善空氣.不管方案如何運作.只有方法對了,使用機會大了就是好事.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