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覺得 推廣應該是要投資的不管是廠商自己投資 或是政府補助投資應該要先把價格砍半 賣個5萬塊 第一年電池免年費先衝量 當大家都習慣騎電動車了 gostation也佈署完整了推出新車 就可以加價了 那時候才是開始賺錢的時候啊!!
偶然在某加油站也有看到這充電站一瞬間發現是很驚奇的 也跟您拍的圖一樣跟傳統加油站放一起 風格有很強烈的對比 哈哈雖然價格真的是太貴了..希望以後能有機會改變或有其他應對方式要不然還滿喜歡這種創新的祝他們能成功!
apline.yahoo wrote:這種價格在台灣叫試點銷售 最終是要進軍歐...(恕刪) 台灣有約1400輛機車,新車年銷售量最近約60多萬輛,是世界機車密度最高,銷售量前10大的機車市場,要是在台灣都做不好,怎麼走得出去?gogoro需要廣布很多的換電站才能使用,而它那樣的價位,要是買的人不多,換電站也就不多,甚至難以經營,換電站不多,原本想買的人也不買了。今年底前要建佈150個換電站,預估可以服務4.5 萬輛,至少要賣1.5萬輛gogoro,不然…。台灣半年的新機車總銷量約33萬輛,台北盆地約8萬輛, 1.5 萬輛約佔20%,現有的各個汽油、電動機車廠商,看到128k
frandqq wrote:公司設到英屬開曼群...(恕刪) 不是為了避稅, 通常是為了往後更容易獲得其他資金的挹入, 會把公司設藉到海外容易設立公司的地方, 並開設國外戶頭, 因為在台灣, 由於相關法規規定的關係, 很多海外投資創投都不太願意投資台灣公司, 所以會讓很多設籍台灣的公司募資困難, 所以為了往後募資容易, 以及更容易擴展海外市場, 已經慢慢有些新創公司開始如此操作了。
hsiang0119 wrote:偶然在某加油站也有...(恕刪) 我去試騎過, 雖然我也是屬於買不起的, 短時間內也沒有購買的需求, 但是我真心認為他車子的品質絕對有值那個價, 騎起來很好玩, 線性加速的感受不是一般 125 機車可以比的, 而且用料非常實在, 客製化能力也是其他機車比不上的!不過這幾天看了幾篇謾罵的文章, 也只能嘆口氣, 台灣人多數還是那種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人, 就算買不起、認為太貴也沒必要罵得很難聽,罵到 gogoro 好像比頂新還不堪, 但講真的, 如果最終 gogoro 無法成功、無法在國際大鳴大放, 那只證明了台灣還是走不出傳統代工的老路, 沒辦法建立經濟價值更高的品牌之路 (想看看台灣還剩下哪些品牌可以說嘴, HTC, Acer, Asus, Giant? HTC 已經在沒落了, 其他都是上個世代的品牌, 也在老化當中)「有夢最美,希望相隨」,人家有夢想,想出來透過台灣製造業的優勢,去打造一個清新的品牌,就算大家覺得它太貴,覺得它商業模式有問題,也不需要罵得很難聽,多點鼓勵,多看他好的一面,或許哪天你會以它作為台灣品牌為榮。
Menphis wrote:應該要先把價格砍半 賣個5萬塊 第一年電池免年費先衝量 當大家都習慣騎電動車了 gostation也布署完整了 現在是前兩年電池免錢不是嗎?至於車價,要衝量,到時交換站建設來不及,大家沒電池換、更抱怨,得到的是反效果。一步步推,先當精品賣,再照實際的產能與電池站的佈建速度,推出較低價的車款與更便宜的月租,這樣的過程我覺得也沒啥不對。很多人要提其他更便宜的電車選擇,真那麼好賣,趕快去代理一台來賣就是了,台灣也不是沒出過便宜、可自家充電的電動機車,可是有推成功過嗎?有造成任何話題性嗎?再重複這條路,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