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nderzero2 wrote:傳統汽車該找你開發,(恕刪) 我怎麼覺得你一直再忽略還是忘記了啥事實你喊得出名字的車廠都在開發電動車跟次世代的能源車種了.已經沒有在花任何資源在開發新的引擎.說白了.每年就是換殼而已.然後繼續供應沒有禁售國家地區.比如說台灣.然後很有趣啊,美國不只這麼一家公司搞出給TESLA用的救急發電機.甚至還有救急服務.就這樣.有空你去求證看看那個產品的油耗是不是真的.真得是很誇張,比我知道之前找的歐洲柴油發電機實驗還扯
song945 wrote:嗯...你說的對,關於152樓的回覆... 不是要別人不要回應?自己卻一直回文是哪招?你想幫他拆車就去啊song945 wrote:這部份不是針對樓主的問題, 不是針對樓主那是在針對我?所以你是在刻意找人抬槓, 護航, 沒冤枉你song945 wrote:另外個人真心不建議你考慮電動機車, 是, 標題也這麼說song945 wrote:車主的體驗怎麼比得上憑空想像的問題呢... 原來抱怨沒雨遮開車廂會讓雨滴進去是憑空想像的問題?我知道你的經驗你的經驗就是車廂不該放沒防水的東西
CLA45 AMG wrote:好笑,怕汽車耗損??(恕刪) 油錢一週大約800,停車費一天算100就好,一個月就要5000起跳如果狗肉月租多個500就有人叫盤,那這樣算?列出開銷就不回了?你有開過車養過車嗎,好奇耶
Wow_Senior wrote:我怎麼覺得你一直再忽略還是忘記了啥事實..(恕刪) 你自己引用的資料,需要我特別提醒嗎車商不找你開發太可惜了,我不是說了,不需要引擎,有人看不懂這個字不需要引擎,外掛發電機當電池,這麼簡單的事,其他車商一定沒有想過,話說 這個外掛發電機 有沒有符合歐洲6期標準
boyssea wrote:一直叫電何處來很明顯...(恕刪) 你們很愛引用這份資料,一直說 煉油很耗電,沒關係啊,按照w大大的說法,石油不需要煉出汽油,那就請你們提出 不需要煉出汽油的數據出來做塑料的原料商會很感激你們,一桶石油可以提煉大約0.8桶燃料油剩下來的0.2桶作為塑料的原料如今不需要提煉出 燃料油那一定可以做出1桶塑料的原料,那些原料商很笨不會自己進口石油提煉原料(引用最低煉油技術20%)一桶石油可以提煉大約0.8桶燃料油這叫歐美技術,當前國際原油整體的煉化水平在40%到80%之間,用你們愛用的資料對比 哇中油可以和歐美技術pk,中油太厲害了我又沒有說 外掛發電機的電,從哪裡來,我只有說 不需要引擎,用馬達和發電機當電動車不找w大大開發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