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gogoro 2賣太好!? 即日起調漲部分配件價格!? (看來陸學森沒有把尹衍樑的話聽進去阿)


virage164 wrote:
側面造型架售價 2...(恕刪)

很好...官方有回應了...樓主可以接受了嗎?哈哈^_^
每天都在等待可以交車的那天

jerryboss wrote:
市面上有名的改裝品牌有哪個是便宜的?不用又會怎樣?...(恕刪)


懶得兔曹太多

polini 改裝154汽缸整組 500英鎊

aprilia 原廠汽缸本體 一顆450-600英鎊

誰說改裝品更貴的

世界很大 不要鍵盤看天下

幫...qp...

marco0325 wrote:
是不是因為gogor...(恕刪)


真是控金的價格

全白鐵一般白牌車用後貨架也才2800元



就如同前些日子的PO文,配件的精品級定價,

不免讓人擔心GOGORO 2 之後

保養維護,換零件的花費!

~~~~~~~~~~~~~~~~~~~~~~~~~~~~~~~~~~~~~~~~~~~~~~~~~~~~~

GOGORO 睿能公司,能否秉持 GOGORO 2 的定位和初衷


宣示 GOGORO 2 平價供應零件和保修費用的政策!

~~~~~~~~~~~~~~~~~~~~~~~~~~~~~~~~~~~~~~~~~~~~~~~~~~~~~


至少和同等級油車 相仿零件部品,定價也採相近水位,

電動車專有核心電系零件,也應和GOGORO 2上市定位相當,平價供應料件,

切勿重蹈GOGORO 1 時,不少車友反應,傳媒爭相報導GOGORO天價維修費的狀況,

失去市井車友的心和現有GOGORO 2得來不易的成績
說真的,感覺原廠是在找藉口,

不過這2年來, 他們始終如一, 出包只是正好而已

反正我暫時不裝, 沒差

nsr150xx wrote:
懶得兔曹太多polini...(恕刪)

400~500~600"英磅"耶!!單位請搞清楚好嗎?換成台幣至少乘個三十幾倍吧!
想吐槽舉這例子未免也太自打嘴巴了吧?
貴是貴,反正我又不會裝,我覺得這些造型防撞飾桿裝了反而破壞車原本給人的簡潔感
只是我比較好奇的是膠囊燈飾桿那一圈就要賣2490!比側面板造型架還貴= =
照理說按材料用量、造型加工難易度來說,應該都要比側面板造型架來的少和簡單阿!
會不會是標錯了?也許是和旁邊的儀表板飾桿同價位980才對?
jerryboss wrote:
400~500~600...(恕刪)


他還沒算組裝跟調校的工錢, 也對啦, 這些英鎊看來只有汽缸零件金額, 都是小錢對他不貴大約二萬台幣上下, 拿汽缸類去跟ggr配件比較掛在同等位階釘輸贏, 也是醉了, 卻刻意不講工資, 因為工資都是另計, 技術在國外是有價的


台灣絕大部份都是組件價含安裝工資, 要嘛就是收一式像徵收而已

隨便舉一個英國修理機車網站, 保養維修基本工資每小時35英磅起近一千四百元台幣, 不含加值營業稅喔, 當然啦細看是針對大型重機, 但速克達與小機車只有提維修保養工時較大型重機減半但工時價要另詢

英國加值稅20%外含, 一些特定消費可降消費加值稅, 如家用能源跟養育小孩有關的加值稅可減免到5%
http://www.scratchinmad.co.uk/Pages/Servicingandprices.aspx
marco0325 wrote:
是不是因為gogor...(恕刪)




媒體報導~
Gogoro 2 售價調降,原廠配件反而調漲? -
自由電子報汽車頻道

http://auto.ltn.com.tw/news/7932/2
 

以下摘錄


Gogoro 也對此提出回應,表示側面造型架 1,990 元,但必須雙邊同時購買,總價為 3,980 元,如果只買單邊,價格則是 2,490 元。

前造型桿部分,則是因為 Gogoro 及 Gogoro 2 的用料、做工都完全不同,價格自然也有所出入。
 

新款GOGORO 2:是綠能美夢?惡夢? | 史塔夫科技事務所
http://www.stufftaiwan.com/2017/06/25/%E6%96%B0%E6%AC%BEgogoro-2%EF%BC%9A%E6%98%AF%E7%B6%A0%E8%83%BD%E7%BE%8E%E5%A4%A2%EF%BC%9F%E6%83%A1%E5%A4%A2%EF%BC%9F/

 


摘錄最後部份

不過隨著銷售量不斷的增長,睿能跟湘北同樣都還有個不確定因素,那就是後勤的維修與客服能力。雖說GGR已經明白地說自己其實不是單純的機車製造商,要做的其實是能源管理供應商。不過車在路上跑,總會有維修客服等需求,但這一切睿能準備好了嗎?

隨著擴大的佔有率,車子回到原廠修不修的好?要修多久?要修多少錢?有沒有保固?這些問題在將來都會被用放大鏡來檢視。理由一是GGR已經是現階段領導品牌,其二是國人對MIT的新鮮感會在二代商品上市後驟降,因此往後批評力道只會更強、更吹毛求疵。

此外,月租費是GGR的一大特色,卻也有可能變成阻礙。無論是搭配的費率套餐的豐富度、消費明細的索取、停駛申請的條件,GGR做的其實是如中華電、台灣大哥大等電訊商做的事。但就目前睿能的客服依舊還處於摸索與試錯的階段,在SOP尚未全然建立的情況下,如何妥善處理客訴問題也將是GGR能否繼續再闖一關的關鍵!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