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公路總局的106/06/07資料-
汽車7,870,102 七百萬 ;機車13,690,684一千萬; 91.6<=每百人機動車輛數(輛/百人) ,; 如果從這樣來看 第一頁樓主說的"只是把空氣污染排到了火力發電廠"當屬正確了一大半的見解,(我同意85%), (2015 年電動機車,萬輛,來到 1 萬 1,087 輛-總不能說不給這一萬輛車電源吧)是少數人沒想到發電廠污染的部份,這應該網友們都能同意.
另外"多利用大眾運輸不是更好,解決舊世代的車才是減少污染的方式"(我同意60%) 出在大家都可以<多>負責任/都在決定我們自己的食衣住行精算,但是每一家有他們自己的背景/問題/或方式, 如果有人提出來'大眾運輸'->最好自己說到做到, 不是要求他人去搭公車/捷運 ( younger2006:" 走路騎腳踏車最環保, 但還要多吃點食物哩" , "誰"去決定"哪些人"走路;哪些人搭捷運?,+像沒捷運的我這裡又怎麼辦阿??假如大家都犧牲自己搭公車下車以後還有一段不方便,又是誰提供友善方式解決?市政府?電動腳踏車廠商降價?氫電池研發單位?(氫能電動機車一部20萬的話誰先買)我找到這篇 mobile01"世界首發-台灣氫燃料電池機車單日300公里..."這也不過是未來的夢
來看現實面---> 與目前1400萬輛的機車數字相比,電動機車的比率少的嚇人,持有率僅8百分之一左右 ............ v.s. 900萬的溫州市,,二輪電動車大約有230萬輛,每四人就有一人使用電動機車 (未完 )
環保下重手 荷蘭擬立法2025禁售汽柴油車
大眾科學(Popular Science)引述德國明鏡週刊的新聞,說德國聯邦參議院的朝野政黨一致同意將要停止汽車的使用,並且也敦促其他歐盟國家也一起跟進,以降低空氣汙染和溫室氣體的排放。德國綠黨議員奧利佛(Oliver Krischer)說:「我們必須認真面對巴黎協議,以遏制溫室氣體的持續排放,2030年之後就不應該有內燃機汽車在道路上行駛。」
德國有世界上最著名的汽車生產商,包括福斯、賓士、BMW等,銷售量也是全歐第一。在福斯爆發出排氣量造假的醜聞後,更是決心在空汙與減碳要徹底做到,以挽回德國的環保形象。
巴黎協定是一個雄心勃勃的扼止全球暖化的環保議案,不過它不是第一個;在此之前也有京都議定書及哥本哈根協定。先前成效不彰的主因就是大國沒有實際執行,因此如果德國能夠成為重要代表加以落實,是有機會其他先進國家跟進參與,串連成國際共識,如此才有真正的效果。但環保道路相當漫長,氣候專家預測,即使從明天起全世界都做到完全的零碳排,也要等到50年後的2060年代,才能使大氣層裡的二氧化碳降到1990年的水準。
(中時電子報)
另外一則報導,
2030年零排放車才可上路 德擬禁汽柴油引擎車
德國《明鏡週刊》(Der Spiegel)報導,德國聯邦參議院(Bundesrat)通過一項決議,力促歐盟能在2030年起禁止銷售使用內燃引擎(ICE)的汽車;這意味著歐盟執委會一旦通過相關命令,德國及其他歐盟國家使用內燃機的汽油車及柴油車都將被禁止。
德國聯邦參議院近日(2016-10)通過決議,力促歐盟2030年前在境內禁止銷售以汽油和柴油為燃料的汽車,以達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標。 《明鏡週刊》指出,這項跨黨派決議呼籲歐盟執委會通過命令,提供誘因,確保最遲在2030年前,只有「零排放」的汽車允許註冊在歐盟境內上路。德國綠黨議員克里捨爾(Oliver Krischer)表示,如果認真看待巴黎氣候協定(Paris Agreement)抑制氣候暖化的排放管制規定,「2030年之後,沒有任何新的內燃引擎汽車可被允許上路」。
報導說,根據巴黎氣候協議,德國應在2050年前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95%,不過,目前從汽、柴油車向電動車過渡的進展緩慢;轉向零排放汽車才能銷售的政策,恐使德國大車廠如福斯汽車(Volkswagen)、BMW、賓士(Mercedes-Benz)、奧迪(Audi)、保時捷(Porsche)等成千上萬員工面臨裁員的風險。由於生產電動車組裝廠僅需要約10分之1人力,而生產內燃機汽車組裝廠需要更多員工在組裝汽缸、火星塞、齒輪箱。 德國聯邦參議院決議要求,歐盟執委會應「重新檢討目前的賦稅措施及稅額」,以刺激零排放的移動工具使用。德國聯邦參議院是立法機關之一,由地方16邦的代表組成,其決議本身雖對歐盟沒有法律效力(相關法規必須在歐盟層次獲得通過),但德國監管法規過去一向具有形塑歐盟和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的影響力。
《富比世》報導,所謂「刺激零排放的移動工具使用」,可能意味著提供購買電動交通工具的獎勵,不過歐盟各國所提供的大量補助,迄今還未看到往該方針前進的顯著效果。 其次,「重新檢討目前的賦稅措施及稅額」,明確指向在許多歐盟國家目前享有的柴油汽車賦稅優惠可能取消;目前柴油價格便宜、加上每公升可跑的里程數高,造成歐盟境內路上一半車子為柴油引擎車,更高的稅額意味著柴油車即將沒落。
阿呆阿呆笨笨笨 wrote:
先聲明我沒有引戰的意...(恕刪)
就算火力發電24小時 晚上是比較空閒
如用電池 這樣環保就有 以前晚上發電大都浪費
而有電動車 利用率大大提高達到快90% 一樣火力發電
可是環保就做到了 如日月潭發電 晚上都是浪費
用來儲存電池 不是大大提升環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