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Gogoro試乘心得_光華店

我覺得有點奇怪,有些人很明顯的是存了心攻擊,明明早就透明化的資訊也拼命罵好像在造謠,不知道是不是領錢辦事的......口氣又衝又動不動要告。

整理一些問題,實在很不想看有些人一直跳針攻擊也不更新資訊,領錢辦事這樣太混了


Q:用月租,沒騎也要繳錢。
A:可以隨時暫停(例如臨時要出國)、也可以更改費率方案(例如這個月已知工作項目會增加到處跑的機會...)
這都是公開資訊了...


Q:續航力不足
A:電池能量密度還是不如汽油,GOGORO使用車用18650算是目前民用當中最好、能量產、成本適當的充電電池了。
這是目前科技限制~


Q:領補助是圖利少數人
A:
1. 每項補助都不會是所有人吃到,攻擊這點然後一昧強調公正根本毫無意義。
2. 以前的爛電動機車吃了這麼多年補助款,沒有做出任何有競爭力的東西,那才是浪費納稅人稅金。


Q:還不是要用電廠發電一樣有汙染,環保個屁!
A:
核電是目前全球已知最環保也最低成本的發電方式,即便把建廠、報廢、最終處理等費用都攤提進去亦然。
火力電廠雖然也汙染但勝在能集中處理

另外,原油提煉也是要耗費能源的。
燃油送進內燃機,頂天了也就三四十%的能量成為動能,剩下都廢熱。
電力送進馬達,有90%以上都能轉為動能。
(PS:所以以後看見啥用電電解水送到引擎燒的這種騙局,微笑就好。)

一昧要強調環保,那大概得先消滅人類。所以這種道德至上的論述,省省吧~
塔綠斑網軍頭子已成淡水河浮屍,各位綠網軍繼續助紂為虐不怕成下一位?

ddcatt wrote:
過熱後應該是卡一個...(恕刪)



限制輸出一定會有標準額定限制

但這個部分GOGORO並未公布

所以啟人疑竇
淡水到內湖是吧~

學科學的人總是要有實驗精神,有幸手邊剛好有gogoro我會找天來去跑,實驗給版上每個人看,
無論gogoro會不會過熱進保護我都會貼上來,我會挑一天熱得要死的天氣正中午去跑這樣才有意義

不要說淡水到內湖,我給你淡水到內湖再到淡水再到中和,夠遠了吧?
不會只貼文字,只用文字說明沒有任何說服力,我會貼上照片、gps路徑、gps原始記錄檔,
這幾天能弄到行車紀錄器的話也會一併將完整影片PO上來

我沒有要替gogoro說話,我只想證明這樣的路線過熱到底是個案還是通病,免得一天到晚有人拿這個來做文章,
又會有很多人直接腦補gogoro = 會過熱
GGR是一台精品車
售價高、保養維修費不便宜,這應該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我買一台9萬元 150cc的機車,難道我能期待換機油用250元搞定嗎
接下來的保養維修費用絕不是一般125cc的機車可以比擬的,這有什麼問題嗎

GGR皮帶3000元,建議里程數24000km更換
不便宜,但是它材質較好,可以承受GGR的高扭力

只是想買一台車代步,那GGR不是你的選項,你也無需在意它的存在
想買台好車,享受好服務,不想去加油站聞油氣,想在要戶外享受安靜的騎乘環境
那GGR不會讓你失望

最近兩次下午暴雨,三重的機車都淹到腳踏板了,裡面的零件無疑都進水
GGR的防水可以讓我無慮

有一家加油站因為暴雨油槽滲水,機車加了油導致熄火
GGR不用擔心油不純的問題

GGR續航力只有60km,...這點還要再加油
根據我的試乘,GGR後座可以坐下我女友,但如果是男性友人會有困難

virtualbay wrote:
淡水到內湖是吧~學...(恕刪)


我支持您的實驗精神!
雖然我想買,但我也得看到一些實測的數據或是狀況來判斷Gogoro合不合用,
一些網路上自己腦補的酸文實在沒太大幫助。
感謝您的實驗辛勞,若有機會來新竹玩請儘管找我,我可以招待您!
RR wrote:
...(恕刪)


有關你的論述我有底下意見..

> Q:領補助是圖利少數人
> A:
> 1. 每項補助都不會是所有人吃到,攻擊這點然後一昧強調公正根本毫無意義。

如果某項補助, 所有人都拿得到 (例如 "消費卷"), 那這個補助就毫無意義.
現行政策是補助所有符合 TES 的電機車, 我勉強同意這種政策 (事實上多少年的補助也沒有提昇我國電車產業, 似乎是個無效的政策);
但如果不用補助, 而是 "增加燃油車輛懲罰性的重稅" (例如買 125cc 油機車罰2萬,... 等等), 以租稅原理來說我認為更為公平 (因為有人坐火車公車腳踏車走路, 沒有自有任何機動車輛, 補助法對這些人不公平) 且更為有效 (因為會痛, 原來的政策不改變繼續用油車的人不會痛), 這種政策在歐洲國家正在實施, 我國的可行性似乎比 "補助" 更為困難.


> Q:還不是要用電廠發電一樣有汙染,環保個屁!
> A:
> 核電是目前全球已知最環保也最低成本的發電方式,即便把建廠、報廢、最終處理等費用都攤提進去亦然。
> 火力電廠雖然也汙染但勝在能集中處理

每個人本來都要用電, 本來就一定要發電,
不管用什麼方法發電或發電會造成什麼污染, (如果全國機車全換成電動) 電機車只佔全國消費電量的 2%,
所以發電污染不會因為用或不用電車而有什麼顯著改變, 不必扯到核電/煤電/油電...
你只要提出資料說明電車總體污染比油車低就可以.
當然如果綠能發電的比例能更提高, 電車的數字會更為好看.

> 核電是目前全球已知最環保也最低成本的發電方式,即便把建廠、報廢、最終處理等費用都攤提進去亦然
最終處理成本目前是未知的, 所以任何估算都是沒有意義的.


> (PS:所以以後看見啥用電電解水送到引擎燒的這種騙局,微笑就好。)

我不會說這種事是騙局. 如果 "電電解水送到引擎燒" 分解水人為所加入的能量比燒掉氫得到的能量小, 人類真的做的出來的話 (燃料=水, 廢氣=水), (+ 有效儲存上述能源的方法) 可以一舉解決所有的能源問題. 地球上的藍綠菌和植物二十億年前就已經做到. 目前世界各地許多頂尖科學家都在研究這個, 但離成功還遠.

souta0829 wrote:
我支持您的實驗精神...(恕刪)

謝謝你,但是新竹就.....算了gogoro確定到不了

我預計這樣子繞,但是因為google map無法再新增目的地節點所以只點到這邊,
後續的路線就是從淡水走疏洪道到板橋再到中和,這樣夠大圈了吧?
本周末或下周末有空就會完成他,希望這次實驗可以讓天天再腦補的人冷靜思考一下自己講過的話

https://www.google.com.tw/maps/dir/25.1669466,121.4469057/25.0671831,121.6113418/25.0533349,121.6004986/25.0571719,121.5694416/25.06347,121.5668871/25.0628558,121.5230752/25.0869803,121.4956295/25.0982428,121.4615307/25.1190801,121.4565525/25.1755761,121.4571089/@25.0979978,121.5080712,13.21z/data=!4m19!4m18!1m0!1m0!1m5!3m4!1m2!1d121.5743442!2d25.050071!3s0x3442ab99787cbb19:0xa642635659d819f4!1m0!1m0!1m0!1m0!1m0!1m0!1m0!2m1!1b1!3e0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 核電是目前全球已知最環保也最低成本的發電方式,即便把建廠、報廢、最終處理等費用都攤提進去亦然
最終處理成本目前是未知的, 所以任何估算都是沒有意義的.
> (PS:所以以後看見啥用電電解水送到引擎燒的這種騙局,微笑就好。)
我不會說這種事是騙局. 如果 "電電解水送到引擎燒" 分解水人為所加入的能量比燒掉氫得到的能量小, 人類真的做的出來的話 (燃料=水, 廢氣=水), (+ 有效儲存上述能源的方法) 可以一舉解決所有的能源問題. 地球上的藍綠菌和植物二十億年前就已經做到. 目前世界各地許多頂尖科學家都在研究這個, 但離成功還遠.

目前的最終處理成本就是指停轉後整個廠區封閉的成本,以及使用後的燃料棒的儲存。
這些燃料棒可不能丟,它們還是核融合的燃料,只待核融合盡早達到商轉效率。


另外,電解水成氫氧燃燒,燃料不是水,只是被轉成另一種型態的電能。
水不會是燃料,至少在地球上的物理環境不可能。
分解水耗能 < 氫氧燃燒產生的能,這點是違反熱力學定律的。
塔綠斑網軍頭子已成淡水河浮屍,各位綠網軍繼續助紂為虐不怕成下一位?
屁股上的凹線 wrote:
既然你那麼認同GGR...(恕刪)

奇怪電動機車有的連萬元都不到我怎麼沒看過他們推起來過??
如果預算不足也有電動機車中也有EM50 EM100的產品可供選擇啊?
還可以省下免月租喔 還可以在自己家中充電耶 請問賣得如何..
之前電動機車推低價的先烈們都死的那麼慘他怎麼可能照你口中一樣做法
如果價格是唯一因素的話電動機車其他廠牌早就起來還等gogoro出來吃大餅?
你想的道的其他廠牌早就做過了 事實是死了一大片廠商啊XD


RR wrote:
...(恕刪)


歪樓了, 不過還是略回一下~

> 目前的最終處理成本就是指停轉後整個廠區封閉的成本,以及使用後的燃料棒的儲存。
> 這些燃料棒可不能丟,它們還是核融合的燃料,只待核融合盡早達到商轉效率。

先前核4封存核能幫的人聲稱要多花多少錢 (核4可還沒運轉過哦) ?
處理蘭嶼和各核電廠塞滿的廢料要花多少錢?
所以你已經知道這些程序的步驟, 科技, 商業運轉的方法, 成本? 不然你怎麼知道總成本比別人低?


> 另外,電解水成氫氧燃燒,燃料不是水,只是被轉成另一種型態的電能。
> 水不會是燃料,至少在地球上的物理環境不可能。

我們對 "燃料" 這個名詞的解釋不一樣.
例如 "汽油" 在內燃機中要先 "汽化" 才能當爆炸燃燒. 我說 "汽油" 是燃料, 你說 "汽化汽油" 是燃料.

> 分解水耗能 < 氫氧燃燒產生的能,這點是違反熱力學定律的。

萬事萬物 "整體" 來看都是 "耗能 >= 產生的能".
整個系統總耗能 當然一定會 >= 產生的能.
我先前也說明是 "人為加進去的能量".
我舉個例子,
綠色植物拿 水和二氧化碳 當燃料, 產生氫和糖, 其中氫再燃燒 (電子傳遞鍊 + 質子化學滲透) 得到生存所須能量 (ATP),
排出廢氣 水和氧氣.
整個系統總耗能絕對 >= 產生的能, 但綠色植物本身所須出的能量必定 < 產生的能 (不然這個程序根本不可能演化出來).
其他輸入的能源來自太陽能.
我們不須要產生糖, 所以只須要研發 "產生氫" 的部分 (地球生物花了10幾億年才研發出來).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