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e two wrote:60萬車主已認同合理啦,閒雜人士勿入
Gogoro的月租費...(恕刪)
我主觀感覺
疫情期間銷售降低
還有後來電池問題影響蠻大的
本來要購入的親友都轉為觀望
近期又爆出所謂洗產地的問題
這些都讓我身邊的親友失去信心
順便趁這機會抱怨一下
電池續航里程短
然後很常會是所有電池都在充電的狀況
之前一陣子的熱賣導致的保養預約要等兩三週
而技師也真的是做得要死要活
我不常騎都弄得有點煩了
真的當通勤的朋友抱怨的要命
這些我想都會損害消費者的信任
另外還有些活動我甚至覺得很好笑
舉例來說
之前有人抱怨電池握把髒
居然徵求志願者去幫忙維護
好處也就一點點而已
最後又黯然結束
還有動不動就台北橋機車瀑布
我都被搞到審美疲勞了
並且badge搞一些莫名其妙的任務
大家是每天吃飽撐著等著做任務?
或許大家都覺得莫名其妙
到後來就幾乎沒新消息了
總而言之之前市場熱度有一部分是補助
也有一部分是新奇的嚐鮮
但是回歸到現實面以後
比較高的價格還剩下多少人願意買單
尤其是真的將機車當成通勤工具的狀況
G2那個基礎架構開始成熟以後
pulse出現了
我乍看之下很多配備覺得很不錯
但是細細一想
光是儀表板幾個設計上的問題我就不想要了
雖然我下一台車
可能還是會買Gogoro
因為我不會騎機車通勤
我不用考慮那些問題也不考慮價格
所以大多數消費者擔心的問題我並不擔心
但是我是從一定會買的消費者變成了會考慮而已了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hangtings wrote:
看到狗肉死忠支持者就...(恕刪)
其實,現在的狀況不是怕洗產地的問題
充其量,只是跟同一廠商下單,但是出貨的是廠商旗下的大陸廠罷了
這部分,聽說補助金額在6億
相較於這6億,累積虧損100億這件事情比較嚴重
如果,睿能要活下去,只有靠金主增資
考量到公司營運以及電池汰換需求,增資至少200億起跳
就算金主出錢好了,睿能還是要提出營收改善計畫
過往的機車銷售+每月的資費模式一定不足以因應營運的需求
簡單說,可以短時間改善財務狀況與營收模式的,只有拆解、販賣睿能的專利
對國內其他業者來說,最有價值的可能是換電站,因為換電站設置需要跟地主、政府簽約,還要跟台電申請電錶....
對想要快速跨入電車領域的同業來說,開放換電站的吸引力高。對睿能來說,開放換電站對睿能的殺傷力最低...
問題在於
一旦選擇睿能的換電站系統,其他業者也會陷入睿能的資費模式。而目前的模式已經證明對睿能造成了100億的虧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