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

gogoro睿能公司霸王合約條款內容及保養服務之連署提告

lexus_sky0066 wrote:
我在講政府政策為甚麼不開放大陸或東南亞電車進口
政府開放我就承認沒有大小眼
沒有為特訂國內車廠護航量身定做法令
可以嗎?懂嗎?


不行啊
你不是指著特定廠商罵國家政策?
何不大聲講出來是哪間廠商這麼有能耐,能綁架國家政策?
趕快拿出證據,去舉發啊

事實上,國家政策對的是一整個產業
產業也不是一間廠商就能頂起來的
更何況做電動車的也不是只有一間,
中華車、光陽、三陽也都有自己的電動車輛
指著睿能罵國家為特定廠商護航量身訂做法令....

更何況你若覺得 沒開放=特定國內車廠護航量身定做法令
那你應該是要針對所有的車輛,不論是兩輪、四輪、油車還是電車
還要加上燃料稅隨油徵收
這樣才是你講的政府沒有為特定國內車廠護航量身定做法令

你真的懂你在說啥嗎?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Ramsa wrote:
不行啊你不是指著特定(恕刪)


說穿了就是不爽睿能所以雞蛋裡挑骨頭...
hongkonger2018 wrote:
真厲害, 連公司賣什(恕刪)


讓您見笑了
這就是台灣有名的台灣鯛(刁民)~
貪小便宜.只想到自己.以為消費者就大爺(還可以指使公司怎做.政府要主持公道)
支持原PO提告,幫gogoro車主爭取應有的權益,需要連署再找我,我也要加一
我是覺得像充電器照月租資費不能累積,還有換電結算問題,但本身問題不大,畢竟這些都是公司一開始就說明的,而且可能有些技術上限制做不到,我想分享一下我覺得根本的問題。

1.假環保:
很多人討論過的,能量守恆定律,改換電造電池就比較環保? 一定有其他污染,但哪個比較多,我不是本科系,沒這麼專業可以跟油車比較,先當作一樣好了。

2.配件超高貴:
一些不太好用的架子要2000,你一般油車的大菜籃可能只要3、400,而且還容易被偷,黃金做的配件?

3.修車時間久:
傳統油車很嚴重才聽說會修到兩週以上,GGR隨便都要修兩週很有可能,而且叫貨零件也不知道何時到,真棒,你車一個月不能用,你覺得方便嗎?

4.維修零件貴:
很有名的維修價格,騎GGR別被撞,也別撞到。

5.預約保養久:
通常都要等一個月後以上,有些人有辦法做時間規劃比較好預約,但是如果有些人行程就是沒法規劃,不適合買

6.道路救援費用高:
車行一般救援都沒聽說有費用,GGR拖吊不便宜,還越遠越貴,你車子出問題已經夠賭爛了,還要扒你一層皮。

7.月租資費高:
比一般油車貴就算了,因為騎超過沒有警示,不少人一開始不懂使用方式結帳週期複雜,不小心騎了幾千資費的常常聽到,騎得少公司賺,騎超過公司也賺。

8.電池小心保管:
因為你電池是租的,車禍最好保佑你沒肇事責任,若電池有損壞,可能要多賠一筆。

9.資費車體服務分開:
這到底什麼阿,買車時資費合約都可以同一個地方搞定,但是售後服務資費合約要找不同單位處理,這對消費者有多不方便?

10.資費單位沒專門接聽客服:
意思是你帳款出了問題,你只能發信等回覆,不管什麼事情只能發信等回覆,一來一往多浪費時間??為什麼沒有客服電話。

11.發票寄送時間:
聽說打個統編的發票常常超過別人要報帳的時間,損失誰負責?有聽說GGR有想改善這個問題,但改善了沒還不知道。

12.性能提升體驗服務自動續用:
30天免費體驗沒於30天內取消會自動續用跟你收錢,要花錢開性能提升服務已經夠坑了,還挖這種坑給你跳,你最好保證你家阿公阿媽都會看電子郵件的使用條件提醒捏。

13.自由省資費強迫開性能提升:
表面上講用多少電花付多少錢,實際上強迫你一起開性能提升增加耗電,增加營收,這根本公司可控,吃相可議。

14.巧立名目:
聽說現在還收電池開通費350? 也許有人說買車前就有說要收了,你同意才買,但是我覺得現在收了也沒提供比較好的服務啊? 我只感覺一直找各種名目收錢。

以上這些都還只是我自己看別人車主分享觀察的問題,我相信還有很多我不知道的東西,當然車子騎乘體驗還是給予肯定的,如果以上這些問題對你來說都不是問題,還是很建議買一台代步。
"神遊之創意"

常道乘騎之邏輯

儀錶亮度可無視

入遊簽契神創意

豈有問題一回事
neochen_01 wrote:
讓您見笑了這就是台灣(恕刪)
就是紅眼症, 跟左岸的一樣, 或是中國人的根本性. 眼紅別人.
ddarpam wrote:
還滿認同第二點的耶當(恕刪)
那餐廳我今天吃不完的食物, 是不是也應該由餐廳好好保存, 我明天, 後天或是那天再來吃掉?? 那是我有付錢的耶.
Ramsa wrote:


不行啊
你不是指...(恕刪)

汽油車有很多家,政府搞一堆法案限制進口
說是保護產業還說的過去
電動車有幾家?成氣候的是哪家?獨霸的是哪家?還用我說嗎?
你真的不知道的話看看討論主題是在哪裡不就得了?
這還需要我明講代表你理解能力有待加強!
song945 wrote: 你說的是電動自行車嗎?
這個政府沒開放嗎?
路上看到還蠻多的呀...
還是你是說電動機車呢?
只要檢驗過就可以賣吧,
只是看廠商要不要送驗,
政府有規定不能嗎?
這方面不是很清楚耶...

特地為國內廠商護航,
這是說國內電動機車廠不爭氣嗎?
產業保護燃油機車有少過嗎?
你這樣這質疑公平嗎?
怎麼不呼籲機車產業保護傘全拿掉呢?

路邊哥只會拿那種範例來說,
失敗的例子都視而不見,
難怪你只能站路邊貼連結,
2019要當第一的口號勒,
喊過了,然後呢...
也是啦...如果有遠見誰還站路邊。...(恕刪)

1.我講的是電動機車
2.不是不爭氣幹嘛要補助?
3.不是不爭氣幹嘛怕進口呢?
4我贊成取消所有法令限制進口任何車輛
5.法令先去看清楚再來回好嗎?

以電動機車及電動自行車為例,成品關稅稅率為18%或20%,屬中國大陸物品不准輸入項目;而其零組件之關稅稅率為5%至15%,且非屬中國大陸物品不得輸入項目。因此,業者進口電動機車或電動自行車零組件,倘其組裝後具有完整或完成貨品之主要特性,應以成品或整車之稅則號別申報,並適用輸入規定「MW0」(大陸物品不准輸入),其為中國大陸產製者,須取得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專案輸入許可文件方得進口。

Ps閱讀全文的能力待加強這些前面都講過了喔,路邊哥!
  • 3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