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Gogoro電池越來越差了

基本上 要騎gogoro
就相信他們維護整備的能力
有疑慮就別騎了吧
討輪電車再多也沒用

油車騎6年以上


隨便加個2-3公升都能天天騎一個月才要加一次油

騎電車一個月要換幾次電?3次以內我是不信啦,換電次數多,已經讓人很不方便了

現是很多機車改過的,騎市區短程都能45-48km/l,已經快要是原廠機車油耗多快一倍了,一般油車的油耗都是在22-35km/l之間,35km/l還很拼

以上都是指短程300公尺-2km單趟

長途隨便騎都嘛是50-60km/l

一筒油騎到沒油110-125cc,都能騎長途400km以上,也才加6公升多
風花雪 wrote:
看來還是油車保險些

+1,That's it.這就對了..............
卍 遇到爛人,及時抽身,遇到爛事,及時止損! 羅斯柴爾德-洛克菲勒 卍
之前換過一次新版的
之後就都是舊版的了...
常常騎個55公里就要去換電
有時候心滿累的
pineman wrote:
去年在和gogoro(恕刪)


無聊回一下好了

事實上一開始台灣好像2009就開始有推電動車,也有提供補助,只是當年各大車廠不是很理會,繼續賺自己油車,或者推出一些爛的可以的電動車騙騙補助

另外我依稀記得政府那時候也搞了不少公共充電站,結果,沒在車廠支持下,"年"售電動車輛可能比"單"月油車量還要少,別忘了,那時候可是有補助呢XD (光陽也搞了不少台鉛酸電池動力的電動車呢)

這些公共充電站自然而然就沒人用了~(攤手

直到2015年狗狗肉問世,才會打破年售千台電動車,成為月售千台電動車。

所以你說政府沒走正確大方向?有阿,但市場選擇就是如此。

無論是油廠在擺爛也好、新興車廠奮發圖強也好、民眾選擇也好,最終結果就是換電車大於充電車

如果你只是分享自己挖掘到的資訊,我想我只能說,你可以從2009年台灣政府開始想推動電動車來慢慢看...

就會明白為何現在情況了~




臺灣電動機車發展大事記

tes (用網站時光機查閱)
相關新聞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人品好,已經連續換到六次新電池,每次電量也是近乎全滿(里程70以上)
我"沒有"買什麼鬼運動方案
本來就是錯誤的充電規劃方式

不知道哪個天才設計 Li電池每次都是充電100%,當然死得快
電池要走的方向,只有兩條路
1. 快速充電
2. 大容量,只有100KM沒搞頭

切記, 只能充到80%才是延長壽命最佳保障
沒困擾!

我家gogoro2, 第一批, 已經騎快3年了.

2年多以來...從來都拿到的電池 range 95~102km @高雄市 南區
你應該也是沒看過我去年的討論,你講的這些都老生常譚了。其實也很懶得再多寫。但是看在你寫了這麼長,我簡單回幾句。

1. 時機問題,你知道HDTV口號什麼時候開始喊的? 至少在1990前好幾年就喊了?有成功嗎?答案是某個型式來看是有,但不是政府或原先推動單位推成功的,而是隨著youtube及PC的解析度及網路進步,從PC甚至手機(Android/iOS)再回頭推出聯網電視的,這是自然而然以另種型式成功。所以喊得早不一定有用,看看特斯拉什麼時候被大家注意到(PS3),那個時候再跟在後面推效果才好,你沒看現在國外現在多少汽機車是充電車型?01的電車板不是也有提到一堆(最近那個SOCO也找youtuber行銷了一陣子,連我都知道了)。喊早不一定有用,不要再拿以前的不成功來提了。我也可以在modem只有9600bps時大推串流影音,然後你要拿這個時機錯誤的失敗當做串流影音是沒搞頭的藉口?

2. gogoro目前還沒有成功,他只是在燒錢。其他家只是不想燒錢(PS1)。同樣的現象在Tesla vs. 傳統車廠推電車也看得到,同樣的,最後不一定是特斯拉存活(但不論是特斯拉還是傳統車廠哪個最後勝出,目前已聽到有在推的都是充電),只是台灣比較奇怪,粉絲都拿第一節的表現當整場球賽最後勝負,用這種觀點,今天的網路巨頭應該是AOL, Yahoo。

你只要想個基本問題就好,你可以在電動機車/汽車版面看到某某車廠開始推出充電汽/機車,因為只要設立家用充電樁就可以開始銷售乃至出口,而換電車我之前提過,先不論有什麼國家想再引進全套gogoro,假設美國、日本、德國哪個先進國真的做了夠好的電動汽機車,是哪種型式你才能在幾個月內就進口享受得到?另外想請教一個問題,目前除了gogoro,有哪一家車廠(不論汽機車)有在推供一般消費者購買的換電車(我是真的沒聽說,很歡迎有資訊的提供一下),然後假設這車很好,你有機會騎嗎?

3. 換電是因為電池和充電的技術限制所導致中途出現的階段性解決方案(PS2),就像網路在3G時,手機網頁有想一堆辦法減低傳輸流量的技術方案,隨著各國都進入4G,也都有吃到飽(不一定是像台灣這種型式)方案,有多少人真的會打開降傳輸量功能,或者為了這個功能去安裝puffin(以前專門強調降低傳輸流量的)瀏覽器?

總之,充電車(不論汽機車)是目前世界主流我是不想再多重覆,只寫以上重點,其他就不多說了。真的有興趣,搜尋一下我的舊文,看一看之後發現我哪裏有什麼錯誤,再來翻出來回覆和我討論,我會儘量找時間回應。

PS1: 燒錢能暫時性讓本來不會出現的東西快速出現,如瑞幸咖啡當時也喊很大,要幹掉星巴克。但最後還是要看有沒有本事獲利存活。共享單車前幾年中國喊得更兇,台灣也出現幾家,現在都消失了。有人願意燒錢(外加政府補助)補貼消費者,消費者自然就增多,不過最後永遠是看能不能長期獲利存活。

PS2: 我之前有寫過,我認為gogoro最後是有可能在台灣做活(圍棋名詞,意思是在台灣達成獲利最後能存活,但也沒辦法複製到其他各國,因為台灣的特殊性使然,而且是為了demo而做的,沒獲利存活就免談了,存活也不一定能推廣,大概就用做都會共享機車這樣,所以用做活一詞),但換電最後沒有在全世界大範圍出現。不過我也只是說有這種可能,沒有說一定會或一定不會做活。你要問我目前看法,我現在還是不怎麼看好就是。

PS3: 特斯拉在model 3開始,一般人也因為媒體報導推送開始注意電動汽車,這也是2016的事,前面的車款主要是實驗性推動概念,價錢也太貴,和一般普羅大眾的生活距離太遙遠,到model 3才開始有所改變,主流車廠也開始要急起直追。Tesla是美國車廠,美國消費市場及金融市場提供融資的能力都不是台灣能比的,台灣要比他早出發,而且還要想得到比他更強的成果,只能說卡早睏卡有眠。

jiahsien wrote:
無聊回一下好了

事實上一開始台灣好像2009就開始有推電動車,也有提供補助,只是當年各大車廠不是很理會,繼續賺自己油車,或者推出一些爛的可以的電動車騙騙補助

另外我依稀記得政府那時候也搞了不少公共充電站,結果,沒在車廠支持下,"年"售電動車輛可能比"單"月油車量還要少,別忘了,那時候可是有補助呢XD (光陽也搞了不少台鉛酸電池動力的電動車呢)

這些公共充電站自然而然就沒人用了~(攤手

直到2015年狗狗肉問世,才會打破年售千台電動車,成為月售千台電動車。

所以你說政府沒走正確大方向?有阿,但市場選擇就是如此。

無論是油廠在擺爛也好、新興車廠奮發圖強也好、民眾選擇也好,最終結果就是換電車大於充電車

如果你只是分享自己挖掘到的資訊,我想我只能說,你可以從2009年台灣政府開始想推動電動車來慢慢看...

就會明白為何現在情況了~




臺灣電動機車發展大事記

tes (用網站時光機查閱)
相關新聞
orangechen86 wrote:
之前換過一次新版的之(恕刪)


不曾騎到 45km 以上, 都是 35km 就差不多要找換電站了

我就說啦, 這台車, 平均時速如果在 40km/h 大概很適合你
如果不超過 60km/h, 大概也能跑 45km 以上..

但一台車只能這樣跑, 只值 4-5 萬, ... 就那樣, 沒有別的了..

我家裡離自己公司2.5KM, 要過一個橋, 都是衝過橋就差不多到公司了..

換電站在一個家樂福二樓的停車場的後面角落...

我看那些環島的, 大概都慢慢騎吧, 真是要和腳踏車一樣快了..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