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我看gogoro之開發與定價策略

汪汪掀背 wrote:



等哪天gogo...(恕刪)

你只是不見棺材不掉淚
其他的還不用想太多,也許時機還未到,該換電車你自然會去換的。

crazybirdyman wrote:
一天到晚在講,兩年它的市佔就衝到電車的七成市佔?

我說,
如果你拿一台100~125油車級數的電動車,還打輸那些不三不四50cc以下級數的電動車,電動自行車,
才是好笑的新聞啦!

100~125油車級數的電動車,打贏 50cc以下級數的電動車,電動自行車。
這本來就是應該的!這有啥好驕傲的!
...(恕刪)


不是說價格太貴沒人買? 現在又變成性能好就可以打趴其他電動車.....
gogoro2的價錢,經補貼後 ,雖然很便宜,
但電動車的問題依舊存在。
1,月租費太貴(跟油車相比)。
2,出門還得估算距離,考慮充電站與相去的目標位置。


結論,
1,等月租費低到跟油車的加油費時才會考慮購買。
2,電池續航力再提高。

目前不會買,因為我家跟我公司距離是20多公里,
來回要40多公里。
(若沒記錯,gogoro的100公里行車距離是要在速度40公里時才能達到,太龜速了)。

現況是加油的比較方便。

寶來旺 wrote:
10年?我個人是預估5年捏!
看來我太天真了!..(恕刪)


就如同我先前說的,這要看合理化價位的高能量密度電池的進展程度

我2006年就被電動車產業吸引而離開IC設計公司去任職,到職後沒幾個月也自告奮用測試公司的系統驗證用電動車(三個月不用進加油站加油很爽,在路上超人家車看被超車者被嚇到很爽,在紅綠燈停車時受人注意也很爽,補充能量時只要提小電池包到家中和公司充電就好,簡言之通勤用的能量有一半是來自公司的,當時很想跟公司買車,但2007年某些電動車規定要掛牌,所以公司不想申請試車牌就放棄道路測試,而我車子就繳回去),但2006年合理價位鋰電池的容量只有現在的一半,而鋰電池電動車到漸漸取代鉛酸電池約在2010年左右

所以電池的水準發展到那是一回事,電池的合理化價位到那又是另一回事

至於台灣某燃料電池車,我約在10年前在電動車展就看過了,但至今還沒量產

所以產業新聞看看就好,太多只是實驗室性質,想要量產時又會受限於商業法規的專利.品質穩定度.平均循環壽命.等問題

寶來旺 wrote:
GGR的級數規格早...(恕刪)


GGR成功的原因一部分真的要感謝熱心酸民

沒有熱心酸門無腦酸話題真的不會那麼多

如同iPhone 3G時代十個九個罵

結果越賣越好
Alxe L wrote:
GGR成功的原因一部分真的要感謝熱心酸民

沒有熱心酸門無腦酸話題真的不會那麼多

如同iPhone 3G時代十個九個罵

結果越賣越好...(恕刪)
我只私心地希望電動車能慢慢取代油車在若干年後成為台灣兩輪的主流,
而我在五年前也買了一台不入流的電動自行車當作短程代步用,請看: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22&t=4170923
但這種滿街跑的電動車除了性能爬坡能力差外,
最主要問題在於續航力和充電問題了,
這是住大樓的我感受最深的!
(即使是性能較好的光陽中華的電動機車仍無法克服這些問題)

因此,
GGR的出現著實讓我對電動車未來發展燃起希望,
只是1系列價格不夠親民讓我無法入手,
直到現在的GGR2的車價已符合我的購車預算才入手~
如果今天也有其它車廠願意做出類似這樣規格的換電式電動車,
月租和車價合理的電動車我也會考慮入手的!真心不騙~

但我會在版上回覆這麼多篇並不是要捍衛睿能,
而是我在它身上似乎看到電動車的希望!
況且我對於有些人明明對電動車沒興趣卻又要進來為酸而酸(希望你不曾如此)的作法深表不以為然~
說月租或換電不合理的人,
卻又不去買中華光陽的充電車?
接著又推說他們的性能級數不能比,
卻又不去責備督促他們趕緊改進來對抗睿能?
豈不怪哉?
假如這些早就投入電動車的車商能早點解決"爬坡性能+續航力+免自行充電"問題的話,
我一樣會支持的!
反觀今天終於出現有一家真正為多數電動車族群著想的卻...
算了!
想想台灣人都只看到與自己最貼近的事物與利益,
那我也無法度了!
等兩三年後再來看這一個有趣現象與兩輪世界彼此間的消長!
時間會證明一切的....

寶來旺 wrote:
我只私心地希望電動..假如這些早就投入電動車的車商能早點解決"爬坡性能+續航力+免自行充電"問題的話,
我一樣會支持的!.反觀今天終於出現有一家真正為多數電動車族群著想的卻...
算了!
想想台灣人都只看到與自己最貼近的事物與利益,
那我也無法度了!
等兩三年後再來看這一個有趣現象與兩輪世界彼此間的消長!
時間會證明一切的....
(恕刪)


爬坡性能在15年前在上暐 SW2就已經解決,續航力是近5年鋰電池掉到價格可解受才可達到可接受的水準

同理,免自行充電也是,因為鉛酸太重,壽命也太多,無法做到白牌電動車電池等級的交換站的


還有如果電動車補助款有限名額的話,大多數通勤用戶應該會怯步
hx135cb750 wrote:
爬坡性能在15年前在上暐 SW2就已經解決,續航力是近5年鋰電池掉到價格可解受才可達到可接受的水準

同理,免自行充電也是,因為鉛酸太重,壽命也太多,無法做到白牌電動車電池等級的交換站的
...(恕刪)
我只是很普通的消費者,
什麼發展史我並不清楚,也不太想懂!(市場上應該是這類型的居多)
只想買電動車的我 只知道GGR的出現確實解決了我遇到的困擾!
如果他廠也能同時解決"爬坡+續航力+免自行充電"的三大問題的話,
我也樂觀成其啊!

當然,如果你是壓根就不想買電動車而只想騎油車的人,
或許就無法體會明白我說的那些困擾了!
只是我....
對於那些壓根就不想買電動車的人老是針對GGR為反而反的現象感到狐疑罷了!
virage164 wrote:
其實1系列更是用心設...(恕刪)



如果不是G1不適合兩大一小使用,我還真的比較喜愛G1的設計與用料,雖然我的G2遲遲未交車,還在傻傻的等待。
有酸酸們去勸退排在我前面的準車主退訂嗎,因我想早點拿到我的G2⋯⋯^_^
停等紅綠燈時好感慨 身旁油車一直排黑煙 氣味難聞 有人甚至是載著兒孫 不知道何時電動車比率可以翻轉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