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Gogoro試乘心得_光華店


如影隨行 wrote:
你會因為一隻2萬的...(恕刪)


我會提到他的車架(車殼),就是因為他是正好處於極容易受損的部位,

除此以外,其他的耗材,諸如傳動皮帶,都應該不是普通的角色,

你如果要買,最好打聽一下價格,不要用一般125的零件價來衡量。

jovichiang wrote:
GOGORO的SPORTS...(恕刪)


0-100???...

0-50都輸150了,還0-100咧.......你到底有沒有騎過150啊。
如影隨行 wrote:
你確定gogoro...(恕刪)



你一直搞錯方向,

好的工業外觀設計,不見得要用高昂的材料來鋪陳,

我舉個例子,

....一個設計精美的煞車把手,誰規定一定要用高貴的鈦金屬???

相反地,採用高貴的材質,也不見一定外型科技,也可以讓你醜到暴,


畢竟你不是相關工作,你不了解開鋼模諸等的成本會有多高昂,

我只能講,開一個新的產品線沒有你想的那麼容易,

短時間之內,GOGORO有新產品的可能性非常、非常低,


但是以這種銷售策略,

請恕我說實話,我認為第一個月四百餘台,第二個月了不起上看兩百台,

第三個月,所有有興趣的消費者消耗殆盡之後,才是嚴苛考驗的開始,

銷售數量恐怕將以兩位數開牌,希望我的烏鴉嘴不會說中。
屁股上的凹線 wrote:
我會提到他的車架(車殼),就是因為他是正好處於極容易受損的部位,


汽車上用鋁合金車殼的也不少,
高級腳踏車也是鋁合金甚至碳纖維,我覺得如果預算再拉高一點,
GGR應該也會想用的,哈。

第一台嘛,先設定一個高標準,
第二台第三台,再慢慢cost down不遲,
反正打從一開始就不是要做高c/p的。

再說電動車成本就是高,
我也不知道是台灣廠商就是愛坑殺消費者還怎樣,
撇開GGR不談,
其他家的電動車,牌價從七八萬到十一萬,
同樣高昂,
與汽油車比c/p值一樣慘敗,
還沒談性能跟外型,也都是公版零件,甚麼太值得拿來宣傳的特性都沒有,
一間新創公司,去推這樣的產品,
有誰敢投資啊?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汽車上用鋁合金車殼...(恕刪)


這是鬼打牆嗎???

我不是一直講,高單價就不要談「推廣」,

想要談推廣,第一炮高單價就只有死路一條,除非今天是大眾電動車普及的時代,

否則大眾很自然會回到燃油車的選擇,


為啥??到現在你還不知道嗎??....就是性價比低嘛。


如果你不相信,我不是講了嗎??第三個月就可以見真章,

你不必急著討論高單價的定義,

大眾的消費選擇將會告訴你結果。
屁股上的凹線 wrote:
我不是一直講,高單價就不要談「推廣」,


我也說過啦,
所謂的推廣,就是推給認同GGR理念的人,
這些人我發現很大比例都有騎電動機車的經驗,
對之前電動車的外型或性能感到不滿,
所以對於GGR所訴求的事情有共鳴,
也更願意買單。

先把這些人都滿足了,
再來推普羅大眾、拚c/p值、拚cost down。

電動車台灣賣多久了?
那麼多廠商都無法推廣成功、取代燃油機車?
GGR憑甚麼?
再打同一塊市場,
沒有意義啊。

換言之,
GGR如果不玩精品價,
那也只能學小牛玩流血價,
小牛就是薄利多銷,
但別忘了,那背後是大陸各城市"禁摩"的政策在支撐,
小牛根本不必跟燃油機車比性能,
人民就不得不買電動車,
整個背景完全不一樣。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屁股上的凹線 wrote:
這是鬼打牆嗎???...(恕刪)

那請問...以前電動車這麼鳥不也在談"推廣",請問有廣到那裡去嗎?
以我的認知,gogoro的產品絕對,對的起他的價格..
我所比較不能認同的是他的月租費...除非他提升到到處都是換電站後,收這樣的月租我才覺得合理.....
對我來說,我覺得gogoro是開啟一個電動機車的新思維...為何燃料車不同款式,外型,配備都有得選...而買電動機車的消費者確只能買永遠不變的公版外型?
其它部份我倒不會鬼打牆的去一直跟燃油車做比較.我知道那沒甚麼意義.至少在目前是這樣的(國外跟燃油機車幾乎是差不多甚至更強的你可以去參考一下價格)這表示現階段電動機車的能耐跟性價比就差不多是這樣了.難到歷史會跳過gogoro這一段?一次就設計出5萬元又強過燃油車的機車?如果真如此..台灣就揚名國際了....
Charley53 wrote:
至於加速、操控、舒適性,Gogoro都表現得不錯 , 這個是不是能列出比較的標準會比較具體一點 ~


我想了想,這點我比較難用具體的形容詞表現,建議你直接去展示中心試乘比較直觀
我之前也看了不少Gogoro的試乘心得,後來發現還是自己跑一趟比較直接
對於許多人讚揚的懸吊系統,我就覺得有點硬
直接的扭力輸出是我印象較優的地方

Yingchih wrote:
再者 我很好奇文中提到的
Gogoro的車保養項目會大幅減少
這部分有列表可以對照嗎??...(恕刪)


不用換機油、空濾、汽油濾芯
同樣換齒輪油、皮帶,可以維持的里程數較高
不用換電瓶、不用清傳動(這個要等好久)、不用清噴射引擎(這個也好久)
主要是因為汽油車有空氣流動和機油循環,導致積灰塵、漏油等問題
電動車就沒這困擾,我還曾因為住的地方濕氣過重,腐蝕排氣管而換了一根

不用擔心電瓶老化發不動車,因為電池有兩顆
下雨天、冬天常看到有人發不動車,電動車沒有火星塞,別擔心
外殼是金屬,稍微擦撞不會變形
不用每年做排氣檢測
不用熱車
要把車從擁擠的停車格拉出來,只要啟動倒退模式讓車自己跑出來,不用每次都費時費力的把車拉出來

以上的種種都可以降低進車行的次數、時間
拉車、熱車都可不必
ddcatt wrote:
所謂的推廣,就是推給認同GGR理念的人,
這些人我發現很大比例都有騎電動機車的經驗,
對之前電動車的外型或性能感到不滿,
所以對於GGR所訴求的事情有共鳴,
也更願意買單。...(恕刪)



這樣問你好了,....你為什麼不直上 T-MAX 530 ??

而是買台比較低價的國產大型速克達?
如影隨行 wrote:
那請問...以前電...(恕刪)


你怎麼還在鬼打牆~~~

我不是講了嗎??

GOGORO實際上可以保有原設計,不需將成本極致化造成現在的窘境,

.......好的工業外觀設計,不見得要用高昂的材料來鋪陳,

我舉個例子,

....一個設計精美的煞車把手,誰規定一定要用高貴的鈦金屬???

相反地,採用高貴的材質,也不見一定外型科技,也可以讓你醜到暴,

在同樣的外觀設計下,電動車本身的震動就小,

實在不需要做鋁合金車身,光這一個部分的成本就省下不少,


我這樣講好了,

如果GOGORO的「外觀設計」以及「動力」保有目前的原狀,

在改變不同的結構下,增加模組化的升級空間,可以讓售價以8萬元開出與125等級燃油車競爭,

並且...模組化的結果,可以讓車主選擇是否升級的懸吊、儀表等配備,

你認為是不是更好???


我前面不是舉例了,同樣的把手,

你可以是一般阿嚕米材,也可以採用鈦金屬,這不同的材質就是不同的成本,

讓車主有所選擇,實際上就是增加商品的競爭力,而不需要一昧接受高單價材質,懂了嗎??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