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標題
我不是狗肉車主,但從以前推出時我就聽過一個說法。一開始人很少電池資費比較貴,以後人多了就會更便宜。
我原本也很相信這樣的說詞,但我們來看一下狗肉從一開始到現在的資費變動。
一、早期的自在方案沒了:早期自在方案算是很便宜的,雖然不含保養,但有399跟599月租,超過內含里程我記得每公里只要一元,當時方案並存時,也還算是有競爭力的方案。 而且因為費用不像目前的299後續直接跳499,中間的客戶選擇上也更多了一點彈性,這方案拿掉絕對算是變相貴了點。
二、早期的暢遊方案沒了:含保養這點倒是我覺得很多人看中的,但其實保養費真的不算多,平均800以下有時候甚至可能600多而已,如果資費真的不適合,不建議硬留著該方案,但對某些人來說,取消免費保養也算是變相變貴
三、多了騎到飽資費,早期一般方案是沒有騎到飽可以選的,但騎到飽方案見人見智,有的人划算有的人用不到那麼多,有人賺有人虧,但騎越多算是越快要保養,等於改賺保養費(除非你不回原廠保養)
四、單電池方案較便宜:這點我覺得是公司不錯的改善,畢竟單電池剛推出時,資費跟雙電池一樣,後來應該是不少車主靠北只租一個電池也是一樣收費時,公司有調整,所以這點我是給予正面回饋的。
五、完全無感的系統開通費350,我記得早期是沒有收這個費用的,但現在買車或過戶有一個開通費,公司是說提供大家更完善到服務,但實際上有沒有很看車主體驗,有人覺得服務並沒有更好,但有人覺得換電站確實更多更方便了,對沒有感覺的人來說,應該也算是變相增加收費。
根據以上幾點分析(我講的應該還算客觀吧),有好有壞,但我覺得整體資費還是比以前貴的,所以我也很納悶,明明車主比以前多。為什麼資費並沒有比以前優惠? 也沒有更彈性的選擇? 這樣未來電池真的會越來越便宜嗎? 這裏也真的打上一個大大問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