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午PO文後,15:24已接到維修主管來電。 過程通話約一小時,整理幾項重點跟大家分享
1.調出此次保養檢修數據,胎紋深度仍在安全值內。
2.原廠檢修皆有依照標準SOP流程,官方建議胎壓數據仍是目前唯一標準。
3.此次客訴原因在於負責檢修工程師未依SOP處理,單方片面做出降胎壓決定也未事先與客戶溝通獲得同意。
4.目前檢修流程為提高維修量能,採一名外場接待工程師對應多名實際檢修工程師,在傳遞訊息上難免造成訊息差異,溝通造成誤解,甚感抱歉。
5.公司很重視每一件客訴的聲音,因大多數工程師仍戰戰兢兢,盡責於自身工作,客訴PO網造成公司品牌聲譽的影響,的確也造成多數員工士氣的打擊。
但我們都同意其實就如同執行長說的:服務做不好,就什麼都沒了。
我接受這次原廠的處理回覆讓他結案了,畢竟我也已經充分表達我的意見,過程中也看到很多go粉對於品牌的信任(護衛?),也學到很多輪胎的相關知識。事情沒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對於別人的抱怨總會覺得是小題大作,無的放矢。做不到感同身受是人之常情,但是我相信即使意見不同,大家喜歡gogoro的心,是相同的。
~~~~~~~~~~~~~~~~~~~~~~~~~~~~~~分隔線~~~~~~~~~~~~~~~~~~~~~~~~~~~~~~~~
"高度不夠,看到的都是問題; 格局太小,糾結的都是雞毛蒜皮。"
我試著冷靜了兩天才PO文,一方面是想平靜自己的情緒,另方面是想先思考檢討是不是對於這個品牌,有了過高不實際的期待?
事發經過
2020/09/05 14:20 提前抵達預約的gogoro全新開幕的鼓山青海門市進行定期保養,想說來體驗看看高雄最大旗艦店服務量能好了。做完簡易說明就放心將車鑰匙交給專員,步行到附近的星巴克享受難得一個人的悠閒時光。
14:57 接獲門市打來的電話通知,主要是提醒後輪胎胎紋已有磨損過淺情形,建議更換。另前輪則是有向總公司申請出保,原因沒有說得很清楚。但是我心想不是上上次保養才換的輪胎嗎?怎麼這麼快就要換了,目視胎紋都還很深,不然就再撐一陣子好了,婉拒了專員的換胎建議。
15:28 再次接獲門市來電通知可以取車了,於是步行前往門市。專員拿出檢修表說明此次定期保養事項,並要求於客戶簽名欄簽名確認。掏出手機進行此次定保消費付款,$849,嗯,有點貴,但這就是gogoro,都騎兩萬公里了,也該習慣了。然後離開返家。
騎在回家的路上,停紅燈的時候忽然看見儀表板跳SEE APP,切換到胎壓顯示欄位,不看還好,一看血壓瞬間升高,不是吧 F28 r28,那不就連胎壓都沒補?我騎大老遠來北高雄保養,居然連最基本的胎壓都沒有補? 只好騎到家裡附近的加油站,弄髒雙手,補足胎壓。
16:15 實在吞不下這口氣,於是撥打了0800-365-996 客服電話,不意外的全部忙線中,等了約5分鐘終於有人接聽。與客服說明此次保養感受到的不愉快,客服表示會將我的意見轉知鼓山青海門市,近日請留意電話,會有專人回覆處理說明。
20:22 鼓山青海門市來電,專員試圖說明:輪胎沒有打氣是因為我的輪胎胎紋過淺,若維持官方建議標準胎壓,恐會有行車安全問題。
https://support.gogoro.com/tw/warranty/115010014348
(確保胎壓正常,如果您騎乘 Gogoro 1 系列,建議行駛前胎壓為前輪 32 psi、後輪 36 psi。冬季、氣溫較低或經常雙載,建議提高至前輪 34 psi、後輪 38 psi。)
聽到這樣的解釋我整個滾了,因為聽起來就是合理化沒有補胎壓的失誤,並堅持這樣沒錯的說詞。我直言這樣的回覆我無法接受,我會將整個過程PO文在網路上讓大家公評。對方也是一派輕鬆的回覆這是我的權利與自由。
質疑
1.若是真的胎紋過淺,無法打至標準胎壓,請出示官方說明,安全的定義是你說了算嗎?
2.如果連一點點胎壓都沒有補,為什麼交車的時候不說明,如果我沒有裝胎壓偵測器是不是永遠都不會發現?
3.連最基本的補胎壓都可以MISS的話,我是不是可以合理懷疑你的檢核表項目都是形式?
全部打勾叫我簽名,實際上確實有檢查,有完成的有幾項?
結語
從來沒有想到我也會成為自己最討厭的狗黑,我的上篇文章還是兩個多月前騎gogoro環島開心的分享文,沒想到這篇就是抱怨文了。搜尋Gogoro 360是一個官方的承諾,願意改變的一個宣告,但沒想到果然還是僅能流於口號。車主愛這台車,這個品牌的這點無庸置疑,但因為愛之深,責之切。對於實際感受到的不好服務,是會加倍痛心的。
最近看到天下雜誌專訪gogoro執行長陸學森提到
「我們不要太在乎出國,要看『ready』(準備好)這個字,」坐在剛發表的電動自行車「eeyo」旁,Gogoro執行長陸學森談起海外佈局,和以前野心勃勃的態度大不相同,「我只有一次機會,而我們還沒ready。」
是的,我覺得gogoro並沒有ready,一個品牌的建立需要很多人日以繼夜奮鬥不懈的努力,但卻會輕易地毀在一個兩個不在乎不用心在自己工作跟客戶感受的員工身上。
我對你失望了,gogoro,你說的Gogoro360,都是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