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有影】「毒」角獸 財經大師丁學文指出Gogoro兩大問題

https://cnews.com.tw/124191128a03/?fbclid=IwAR2kZH1aB0V5RAvQaeX46TS4Cpi0H8bTYRIG68iR6Z-ezSYvT7Y-CCgJLy0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李盛雯/台北報導

近年來屢屢引發全球關注,各國都急著把產品或服務引進的新創獨角獸,今年似乎難以抵擋公開市場的考驗,軟銀集團大力支持的WeWork,才幾個月市值只剩1成7,Lyft、Uber的市值在IPO之後也都暴跌百億美元,甚至超過300億美元。財金專家認為,有可能成為台灣第一家掛牌上市的獨角獸Gogoro,必須面對「現金流」以及「國際化」兩大問題,才不會淪為「毒」角獸。

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丁學文指出,Gogoro在5年前看到台灣二輪市場的實力,想要成為整合電動機車規格的業者,得到政府支持以後也想要IPO,但是輕忽這3年來的市場變化,到現在不但沒有成功整合傳統車廠,也沒有順利上市,才會發生在歐洲的共享機車COUP突然宣佈結束業務的狀況。

今年開始,全球發現風光上市的獨角獸,竟然無法通過公開市場的考驗,背後原因都是無法拿出實際獲利的模式,一但光環褪下,依賴補助及私募基金堆疊出來的美好形象就消失了,即使像是特斯拉藉由部門重組、裁員等方式美化財報,依然無法說服投資大眾。

【CNEWS】正視全球獨角獸生病問題 丁學文:企業要靠自己




「所有獨角獸都在吸引眼球,也就是圈粉。」丁學文分析,Gogoro為了圈粉持續燒錢建置硬體,甚至降價推出車款,但是維修以及零件價格到現在都被依然被詬病,再加上最近電池續航力大不如前,這些都是該重視的警訊。

丁學文表示,現在Gogoro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人知道一年燒掉多少錢」,目前超過20萬台在路上行駛的電動機車,要是融資失利,將面臨跟ofo、摩拜相同的倒閉命運,到時候大批車主沒有電池可用,名下機車就跟沒有電池的手機一樣無用。

「關鍵是需要轉型」,丁學文說,不可能讓Gogoro繼續無限制接受補貼去燒錢,就算現是台灣電動機車市佔率第1,但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還是太小,在現金流不透明的情況下,又出現歐洲市場失利的COUP,政府實在應該正視這個問題。

【有影】「毒」角獸 財經大師丁學文指出Gogoro兩大問題

「獨角獸已經生病了,台灣不應該用老百姓的錢,無止盡的去救獨角獸。」丁學文認為,台灣現在需要正面及希望,民眾也需要知道未來的路在哪裡,才能留住年輕人。他也分享,摩托車最早發源自義大利的偉士牌,現在到歐洲的米蘭或是威尼斯,路上可見的速克達機車都是KYMCO。

「這才是真正的台灣之光,有本事就到國際上發光發亮,同時回來照耀台灣,把稅金繳給台灣,而非在台灣吸血之後,然後到國外自爽。」丁學文這麼說。
2019-11-28 21:44 發佈
maxwu123 wrote:
https://cn...(恕刪)


"摩托車最早發源自義大利的偉士牌,現在到歐洲的米蘭或是威尼斯,路上可見的速克達機車都是KYMCO。"


司馬昭之心...…..。
maxwu123 wrote:
摩托車最早發源自義大利的偉士牌,現在到歐洲的米蘭或是威尼斯,路上可見的速克達機車都是KYMCO。

「這才是真正的台灣之光,有本事就到國際上發光發亮,同時回來照耀台灣,把稅金繳給台灣,)


這幾句話寫的真的好。
某陽又沒招了,只會作秀、編故事酸、發文引戰,不斷迴圈。
某廠本來就是外商,而且還會隨著趨勢改變,某島對外商來說,只是海外分公司,何來某島之光之說?

如果連riding position都無法正視騎乘者的反應,在其它層面,大概也是......
本來還覺得蠻有道理的,直到最後出現KYMCO......

這又是另一個買通行銷的蔡大記者發言嗎?

別擔心gogoro會倒,就快要到達30萬用戶了,進入損益兩平的黃金交叉了,再加上換電聯盟茁壯,讓我們繼續看看明年成績如何。

至於我這個車主會不會擔心?隨著銷售日益成長,甚至來到第三名,現在的我至少比三年前還不擔心。

最佩服G1第一批車主,剛推出時換電站那麼少,gogoro只承諾會一直蓋下去,眾人嘲笑花十幾萬買台出不了雙北的機車......結果他們還是買了,用行動支持台灣第一款電動白牌車。

電動車很不錯的,不管是哪一牌,希望大家多推廣。
請自行估狗:丁學文光陽


文章最後這段結語,
我以為只會出現在一般網友的情緒性發言,
沒想到竟出自財經大師之口?!



二十歲以後油車只買過光陽的我可以更加確認自己不會再買這品牌了!
不管是油車或電車~
寶來旺 wrote:
請自行估狗:丁學文光...(恕刪)


打得愈兕,代表壓力愈大。

能抹就抹、能黑就黑,只要能帶起風向,壓住對方銷售氣勢。

萬一VIVA賣得好,銷路上升,壓過三陽,如何是好?

小弟是希望電車再旺個一年半載,各家電車百花齊放,比外觀比功能比品質,甚至出現價格戰,比拼高CP值。

到那時候電車物美價廉,市場成熟穩定,是消費者之福,也是某陽最不願見到的時候。

說不定兩陽會下定決心加入.....
ukj2621004 wrote:
本來還覺得蠻有道理的...(恕刪)

有同感,看到那段,真的不知覺的翻白眼,不過有段說的沒錯

「Gogoro為了圈粉持續燒錢建置硬體,甚至降價推出車款,但是維修以及零件價格到現在都被依然被詬病,再加上最近電池續航力大不如前,這些都是該重視的警訊」

這段的確是點出現在Gogoro迫切需要去解決的問題
以今年推出新白牌電動車iE125的emoving來說
自上市以來就一直以汽車等級的後勤維修服務來獲得車主好評
然而屆時補助越來越少,最終還是必須回到本質上的差異時
那對於iE125來說,這部分可能相對就有優勢
現在有補助時就已經這麼做且持續虧錢中的Gogoro
還有可能再繼續把價格壓下來來彌補這部分的不足嗎?
有時間批評別人,不如自己趕快追上來
某陽,就是在說你,還看別人...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