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心目中想買GTI V,可是又知道VI即將出來...
不曉得板上各位大大有什麼意見.....
是要買Golf GTI V...還是要等VI.......
另外,不曉得現在購買GTI,現今可以折價多少......
之前去看過...GTI價格好像很硬....
如果有不錯的業務,也請各位大大PM給我....
謝謝!
六代Golf能否成為Volkswagen的獲利王牌?
於去年巴黎車展正式亮相的六代Golf,實在不能算是具革命性變化,畢竟一款以百萬銷量為目標的車,自然不能太過進取。但是相較於外觀,六代Golf更多的是內在方面的變化,且隨著更多科技導入Golf車系,越來越貴的售價也使它逐漸脫離了「大眾車」身份。其實在過去,Golf曾是德國父母們送給子女大學畢業的禮物,不過從五代Golf開始,逐漸高昂的售價就算是歐洲工薪階層也都變得難以接受。至於六代Golf能否成為Volkswagen的獲利王牌?
新款Golf Volkswagen的驕傲
問世已逾1/4世紀,雖然一提到Volkswagen,至今仍有人會聯想到以Type 60為名的金龜車,但是Golf的歷史地位其實也毫不遜色。70年代VW集團認為以新生代產品來取代Beetle勢在必行,因此在新銳設計師Giorgetto Giugiaro操刀下的初代Golf於1974年問世,並受到全球消費者歡迎。VW也順利擺脫「金龜車陰影」,搖身一變成為全方位汽車製造集團,亦是德國工業的重要火車頭。
毫無疑問,Golf絕對是歐洲市場上銷量最好的車款之一,並在全球180個國家銷售。根據市場研究機構JATO Dynamics的調查,2007年VW在全球共銷售了76萬3491輛Golf各式車型,其中光是歐洲就賣出54萬8,942輛!因為過去締造的光榮歷史,現任VW集團執行長Martin Winterkorn在談起新款Golf時難掩驕傲。他在這款歐洲暢銷車的第六代發表會上說:「這款車注入了VW全部的愛!」。
然而在面對2009年與之後不確定的未來,VW高層仍有許多疑問:「歐洲消費者會如前五代Golf那像喜歡六代Golf嗎?」另一個問題也是最為重要的問題:「Golf能讓VW有所盈利嗎?」前述擔心並非無稽之談,因為根據汽車產業人士透露,鑒於其生產過程的複雜性,於2003年問世的五代Golf直到最近兩年才開始讓VW獲利!
生產成本減少16%
在VW集團最重要的兩大海外市場美國和中國方面,VW的市佔率都面臨很大壓力。VW美國分公司負責人Adrian Hallmark為此曾大力暢言針對北美重新制訂產品與價格計畫。過去在北美銷售成績不差的Jetta,由於「高級化策略」而使售價比起同級競爭對手Toyota Corolla高出一大截,其頂級版本的售價更高達30,000美金,不但超越了Toyota Camry,甚至更接近BMW 3系列入門版。Adrian Hallmark認為,除非大幅改變產品價格策略,否足他們絕無法與日本車廠競逐北美市場。
目前Golf車系在美國仍被稱為「Rabbit」,美國市場的零售價約從1萬5,600美元起跳,德國市場的零售價則約從12,500歐元起跳。同比2007年的9.5%,VW集團希望在中期汽車業務上能獲得10%以上的投資報酬率。而Golf車系的成功正是執行長Winterkorn達成其雄心勃勃的獲利率及銷售目標的關鍵。Winterkorn預計在2018年時每年銷售660萬輛VW產品,並讓投資報酬率達到21%,成為車壇上最賺錢的車廠之一。
因為透過提高售價來提升盈利是難上加難,縮減成本也就成為VW提高利潤率的主要方式。VW內部人士指出,六代Golf的成本將比目前車型降低1,000∼1,200歐元。現有Golf車系的生產成本約在7,500∼8,000歐元間,因此要削減1,000歐元(超過16%)絕不是件容易的事。六代Golf所使用的PQ36平台將沿用前身PQ35的多數架構,如此一來可大幅降低研發開銷,但是遺憾的是,後懸吊的多連桿系統則須予以簡化,以降低成本,而這在某方面來說,也正是競爭對手Ford Focus、Toyota Corolla看齊。
其他省下的成本則來自核心零配件(包括FSI引擎與DSG變速箱)加速移往低勞工成本國家(如東歐國家及中國)生產,預估光是TDI柴油引擎在今年就能降低200歐元的生產成本,且通過使用簡化和標準化零件,每輛汽車的原物料成本又可減少300歐元。雖然六代Golf保留了PQ35車身平台的主要部分,但是包括車門和許多內部零件等仍有60%是全新設計。
在製程上,VW生產部門也採取許多措施來簡化六代Golf的生產流程,包括利用簡化和標準化零件來降低生產的複雜性,並減少引擎選擇款式。六代Golf的車門不像前代是由兩大部分構成,而是整合為一,引擎選擇也從現有車型的20種縮減至6種。這些改變所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削減組裝時間。例如到2008年底,狼堡廠的Golf整車生產週期就可減少至20.6小時,但在五年前卻一度得須40小時才能完成一輛Golf的組裝。與上一代僅3%的營業利潤率相比,VW高層將六代Golf的目標利潤率大幅調高至8%,該集團執行長Winterkorn接受採訪時透露:「我們無須額外成本就創造出額外價值,這樣的結果也讓人十分興奮!」。
靈活的定價策略
根據來自VW內部消息顯示,六代Golf的研發過程一波三折,最早是以「Golf 5.5代GP改款」為方針,之後由於新管理層走馬上任而被賦予「全新車型」的身份,產品開發部門也規劃2012年將推出全新車型以替換六代Golf(但考量到近來金融風暴帶來的樽節成本壓力,此時間表也可能向後順延),因此六代Golf的產品壽命可能只有四年,比起前幾代車型都要更短。第一、二代Golf在歐洲市場都銷售了8年之久,第三、四代Golf也有6年時間,第五代則賣了5年,至於第七代則計畫銷售6年。
2006年底VW集團主席Martin Winterkorn上任時,一起前往狼堡總部的另一位關鍵人物,也就是過去幾年Audi新產品線設計總監Walter Maria de Silva,被任命遞補VW前任設計總監Murat Gunak所留下來的空缺,而其首要任務就是六代Golf的造型設計。廠內代號為「Bernhard Pet」的研發計畫(即新一代Scirocco)與六代Golf都是交由Walter de Silva主導。儘管六代Golf與前代車型在外型上並沒有顯著差別(尺寸稍小),但是設計團隊也盡量避免大幅度改變,以免造成只有少數消費者認同的危機。畢竟此級距車款在全球市場上皆以年銷百萬輛為目標,所以當然得受到大眾的認同。
在產品內容底定後,另一個影響銷售的重要關鍵就是價格。從1974年初代Golf推出以來,Golf車系就因其獨特風格與實用、耐用而開創了掀背車風潮,更是多年連冠國內外媒體評選出的「最佳掀背車」,至今仍是全球暢銷經典車款。然而隨著更多科技的導入,Golf從四代車型之後售價越來越高,也使它逐漸脫離「大眾車」身份。
VW高層心中當然很清楚,想在歐洲市場稱雄,就絕對要在A Segment站穩腳步!所謂「A Segment」是指車長在4.2m上下的家庭用車,在歐洲主要市場上,此級距長期由VW Golf、Opel(Vauxhall) Astra、Ford Focus與Renault Megane等掀背車主導,Toyota Corolla在過去甚至還不是他們的主要對手。但是近年來日韓競爭對手特別強調動感設計及豐富配備,也讓歐洲消費者充分感受到價值、品質、創新以及操駕樂趣。六代Golf若想在A Segment市場擴大市佔率,就勢必得改變過去的思維。
為此,VW對六代Golf制訂了兩手策略,為了使Golf在面對老對手Opel Astra或新競爭者Kia Cee'd時能夠保有一定的競爭力,VW將在德國推出售價為1萬6,500歐元的入門版Golf,同時該廠也師法Mercedes-Benz,希望透過銷售高利潤、可量身訂製的各種車用選配來增加獲利,例如選配價為1,100歐元的ACC定速巡航控制系統(Adaptive Cruise Control)、1,000歐元的主動式底盤控制系統(Adaptive Chassis Control)或700歐元的輔助停車系統。
為了提升Golf車系的形象,VW在六代Golf上加裝了過去只出現在高級車內的裝置,並透過在懸吊、減噪、車廂材料、和塗裝技術的改良,將六代Golf的整體品質和舒適度進行提高。六代Golf還可選配包含ACC定速巡航控制系統、主動式底盤控制系統,這都是VW首次在中低端車型應用此類技術(過去僅出現在Phaeton旗艦上)。值得注意的是,六代Golf亦比起前幾代都更安靜,這完全歸功於特殊膜材料的隔層玻璃使車內能夠隔絕風切噪音,另外還有柴油引擎上安裝的平衡軸、前擋泥板內的隔音裝置等。
「我們讓更多人能夠享受到Phaeton所應用的科技,這就是一個突破!」VW產品研發負責人Ulrich Hackenberg說。在生產成本、產品內容與價格都下了苦心後,六代Golf的成功將不會是個意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