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為了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是必得汰換到5+2或7人座車型
這幾週逛了好幾台車, 目標應該會停在CX9
小小的賞車心得分享, 也順道看有沒有人可以提供CX9菜單和建言
![[心得分享+徵菜單] 七人座的選擇, 選CX9是對的嗎?](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305/mobile01-597329fcfd73c7be65be04c89e61cb96.jpg)
首先在網路上列出有7個椅子的車型, 然後再審視規格價位後挑了幾台預算範圍內的
Citroën Berlingo 長軸
Ford Tourneo Connect / Volkswagen Caddy Maxi
Hyundai Custin
Hyundai Santa Fe
Kia Sorento
Mazda CX-9
Mercedes-Benz GLB180
Peugeot 5008
Škoda Kodiaq
Volkswagen Touran
Volkswagen Tiguan Allspace
Volkswagen Multivan 短軸
......看太多車了, 如果有寫錯規格歡迎指教
由於平常不太常用車, 大多假日出遊露營才會用車
所以我很enjoy自己駕馭車輛, 除了一些科技輔助讓駕駛更安全外
對於level2這功能我並不列為重要的項目
僅存的國產5+2就剩Outlander和URX, 都由於車型過於老舊所以剃除
以下照字母順訊簡單快速的寫一下心得
1、Citroën Berlingo 長軸
難得外型受到老婆青睞, 四四方方車身也不到4米8, 箱體車的優勢靈活寬敞的空間
第二排是獨立三個椅子, 空間真的沒話說
最致命的是他第二、第三排座椅舒適度真的不行, 角度也不可調
再來就是第三排沒有冷氣出風口
但至少後門窗戶是可以開的, 這個我覺得蠻重要的
沒有電滑門沒有電尾門這也還可以接受, 尾門窗戶可開這挺方便的
2、Ford Tourneo Connect / Volkswagen Caddy Maxi
這一代為雙生車, 試駕了這台後就徹底放棄柴油車了
車內也是相當寬敞, 座椅試固定翻摺式, 所以前後不可調,
第二排可以調角度, 第三排也可調但較挺, 調到最傾位置還會回彈
柴油車的噪音在這台一覽無遺, Caddy的晃動傾斜也較嚴重
老婆說吵到完全聽不到業務跟我在聊什麼
全車系都沒有環景, 據說目前添加只能夠外掛一台螢幕不能AUX進車機螢幕內
部分控制按鍵虛擬化需要在螢幕上點選, 螢幕也不算大
操作上有些許的頓, 不曉得是不是試乘車有問題??
第二第三排是風機的風口, 不是冷氣出風口
3、Hyundai Custin
奢華感無庸置疑, 想的到的該有的舒適配備一個沒少,
高C/P值是絕對的, 缺點是實體按鍵幾乎虛擬化, 都由螢幕點選
另一個是沒有2+3+2的座椅配置, 一家5口勢必都需要用到第三排
即便4米9, 不收第三排根本無法裝完露營用品
想往車頂發展, 但這台並沒有預留螺絲孔或車頂直桿,
當然可以用勾的車頂架, 但會增加其他的缺點就不考慮了
4、Hyundai Santa Fe
這台是較為寬敞的5+2車型, 油電低規的149W不接單
所以只有179W的規格可以選, 以一台瀕臨明年徹底大改款的車來說貴了點
油電車起步加速油耗等都很漂亮, 駕駛起來也輕快
至於鋼網賭塞的問題原廠將列為2萬定保內容, 聽說收費是8百多元
試乘上車身晃動異常大的, 隔音也不如預期的好, 輪拱發出的噪音相當大
老婆表示不太舒適
第三排小朋友坐起來說還行, 有冷氣出風可調也有USB可以接
算是該有的配備都配足了, 但我實在無法接受他皮椅的配色
5、Kia Sorento
這台並沒有試乘, 主要是業務給我的感受非常不好, 問了也在內湖買KIA的同事
也有相同的感受, 他後來就到北投保養, 不去內湖廠
基本上這台系統跟同集團的Santa Fe相同, 但業務對於EGR賭塞的問題避重就輕
再加上開車到營業所叫我自己去路邊找停車格、叫了位業務來介紹卻等不到人
沒有展示車只能看他們的公務車, 不太願意安排試乘車, 要我確定想買再試乘
抱怨完了, 還是要講一下對車的感受
車內感覺有比同集團的山土匪寬敞, 視覺上也較為年輕化
第三排"好像"有比較舒適, 外觀也比較有科技感, 顯得山土匪相當老氣
油電版也剛推出硬是比山土匪便宜10萬, 優勢遠大於山土匪
6、Mazda CX-9
這台其實是最後才決定去試試的, 原因就是尺碼過大
一開始設定都在5米內的車型, 避免路邊停車格停不進去
但看了一圈每台車都有一咪咪不符合我的需求
試乘後老婆整格愛上, LSUV就是不一樣, 安靜到幾乎聽不到引擎聲
快速道路和市區駕駛起來晃動相當輕微, 方向盤非常靈活, 馬力那不用說了
2.5T實在太誘人了, 當然代價就是稅金翻兩倍
缺點是車機螢幕有點小, 環景畫直蠻悲劇, 油耗不漂亮
這代車型推出也一段時間了, 所以價格也比較低一點149W
另一個就是日系車維修保養比歐洲車來的親民
7、Mercedes-Benz GLB180
GLB外匯大多進250大約220萬左右、中華的GLB180家兩顆椅子約在215萬
差不多是捏爆後的預算, 這台就純粹是品牌光環
畢竟是賓士裡最便宜的SUV, 4米6偏小的車體、擁擠的第三排
但有個優點第二排三個椅子都可以前後滑動去錯位
第二排可以調傾角椅子偏薄, 第三排不行, 第三排沒有出風口
標配23P和環景, 本配備都有, 這台是比較偏向"駕駛"為主的車型
令人意外的是, 似乎中華賓士的保養比福斯便宜一些些耶!!??
8、Peugeot 5008
5008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車體, 短但是寬, 所以有著特殊的第二排獨立三座
但也因為跟GLB一樣4米6多第三排是壅擠的那種, 印象第二排都可以獨立滑動
第三排沒有出風口印象上也沒有USB
這駕駛座的科技感真的很合胃口, 帥氣的方向盤、很多實體按鍵
就是業務說只有179.9這個規格、價格就見仁見智了, 維修保養的點的確也少一些
要是還有162.9這規格就完美了, 4米6就比較不用在乎有沒有環景
沒有試駕是因為只有179.9的規格那好像買Tiguan Allspace比較優一些
9、Škoda Kodiaq
這台....其實還沒看, 因為同事剛買, 想說真的有想看再找他
規格上也是比較小型的5+2, 聽同事說就是比較划算的VW
這個有試過再補上心得
10、Volkswagen Touran
這個就是網路上惡名昭彰的DSG, 當然也有可能只是傳聞啦
一樣是第二排第二排獨立三座,MPV的設定, 低底盤寬敞的高車身
第三排不壅擠也稱不上寬敞, 很恰到好處的一台車4米5的車身市區很方便
環景要外廠加裝, 售價也比Allspace便宜一些, 不過聽說是要停產了
於是走到旁邊看Allspace
11、Volkswagen Tiguan Allspace
以172W的規格, 該有的都沒少, 比較特別的是第三排空間似乎刻意讓出一點
讓後行李箱維持同級車較佳的空間, 第三排無論是進出或是乘坐似乎比Touran不適
沒有試乘, 因為問了一圈周遭的同事
我停車位旁邊Tiguan 掛了, 預計修好變速箱後就賣掉
另一位開Tiguan的同事大概8~9年了, 車沒什麼問題, 但他也是不建議買VW
當然網路上的流言蜚語很多, 售價也蠻硬的.....保養費也是
12、Volkswagen Multivan 短軸
這台大缺車,畢竟T系列鮮少定掉到200萬內, 優點就是靈活度極高
只要能架上軌道的, 想改什麼就改什麼, 新的外觀也更不向貨車了
但近五米車身一樣是沒有配環景, 箱體的空間就是爽,
滑門上可以開窗, 就那個奇怪的Caddy沒有開窗, 雙電滑門, 電尾門
大缺車預定大概要等半年以上, 所以也沒有短軸的試乘車
199就是大概是預算的極限了, 還可以接受, 平整靈活的應用空間很吸引人
座以可調角度多, 滑動距離廣, 傾倒平整, 容易拆卸, 還有很多收納空間真的是太方便了
熱愛戶外運動的確是首選, 只是沒辦法試乘所以不知道隔音如何
對了, 電動滑軌蠻吵的
![[心得分享+徵菜單] 七人座的選擇, 選CX9是對的嗎?](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305/mobile01-74777086cfbe2e67f89f0ef2bfcf6eff.jpg)
最後取捨下感覺CX9是一個比較划算的選項
除了車體5米這件事外, 號稱魔術小空間也還算舒適
重點是試乘和賞車這麼多台後老婆說這台比較好....you know ~ happy wife happy life
上一台就是硬要買5門車轎車被罵了9年
.....還好GLB也被打槍~呼~不用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