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資訊收集:
1.先研讀型錄,比較各車款配備差異,至Mobil 1讀文,用網路搜尋資訊,等研究得差不多後並確定自己的需求後(兩三個月),與太座到營業所試坐觀察了2次,但不留個人資訊以免麻煩。依網友之提供之結論為:車價應從空車價格談起,再逐項討論並評估要增加的配備與保險內容之金額,如果空車價格降價太少或折扣有限,後面再凹贈送配備也難彌補。
2.根據搜尋近6個月內的網路購車菜單,結論是空車的合理折價至少為(現金北部價):Altis 1.8E(4萬),Altis 2.0G(4.5萬),Camry2.4E(6萬),或者相當定價的6~7%以上,和泰或經銷商其他的特仕車或精裝車折扣率應更高(因為利潤更好)。
3.個人之購車目標是Altis 2.0G,因為配備較佳,太座是希望買Camry,但個人覺得大車在都會停車或窄巷較為不便,何況後座也很少有乘客,故並無太大意願。
二、洽業代詢價:
首先電話聯繫公司同事介紹之業代A,報價Altis 1.8E僅折價2萬,因實在差距太大,因此就此再見。此時經由Mobil 1網友介紹(由於不熟悉版規,直接po e-mail信箱索取業代資訊,故遭版管刪文)業代B,聯繫後雖在北縣,但報價Altis 1.8E折價4萬,並稱Altis 2.0G或Camry折價更高,故直接約期前往試車。
三、試車與車價協商:
1.這是個人的第3次購車,之前買的2部車都各使用了12~13年,當時似乎還不太流行購車前試駕,這次要不是太座很想買Camry,心想等試駕後再推說說難開,否則我還未必想試駕(當時認為如此暢銷的車款哪還需要試乘),沒想到試駕結果(與太座、業代B一起試乘),因感到駕駛Camry並如預期的困難,我當場改變主意,決定買Camry2.4E(建議:試車是必要的過程,但最好對車價已有初步共識後再請業代安排),於是與業代B坐下來,就車價與細節進行洽商,業代B首先表示可折價4.7萬,這與我的心中底價有相當差距,但既然人都來了,這時掉頭走人也有點不近人情,因此仍就我的需求逐項詢問價格以及施工的一些疑問,我的需求內容包括:隔熱紙、定速、抬頭顯示(非崁入式)、外把手鍍鉻、腳墊、行李箱防水墊等,還有保險(強制險、意外險600/1200/50、竊盜險10%自付),領牌費等,業代B報價結果全部共需86.2萬,談完後,我告知對方將於考慮後作決定。
2.晚上回來,拿著報價單針對有疑問的項目上網逐一詢價,現今網路無遠弗屆,隨便搜尋一下,東西的價格都查的到,起碼Y拍找一下就一大堆,有些技術問題還打電話去賣家去請教一下,順便增加知識。但是個人覺得Y拍的低價並不能期望業代能比照提供,因涉及原廠定價(稅金)、保固條件與車商與業代的利潤,很可能會貴20~30%(就像在原廠維修零件報價一定比一般保養廠貴幾成)。個人以為,除非業代贈送,或是涉及保固與安全必需在購車時安裝,否則有些配備如果報價差太多就不如交車後自己再另覓廠商添購。
3.當晚收到網友leeleo6699傳給我的業代C資料,電話聯繫結果,報價大致符合我的目標價,但因地點稍遠,而且感覺業代B的服務態度不錯,故仍再電詢業代B能否再降價,當時想如果能差業代C的報價不太多,仍考慮向他購車,但結果是降價有限,於是決定再轉洽業代C。
4.由於有過與業代B的溝通經驗,因此與業代C協商就簡單很多,先將配件與保險需求清單mail給他,請他填覆清單各項報價與總價後,我和他只通了兩通電話澄清一些疑問後,就敲定時間,於約期赴營業所完成簽約訂車。
四、我的購車菜單:
CAMRY 2.4E 定價:875000
空車現金價:(減60000) 815000
選配(公司正廠)共18000
1. 隔熱紙3M8702(前檔不貼)贈送
2. 晴雨窗(前窗)贈送
3. 腳踏墊 贈送
4. 抬頭顯示(崁入式)
5. 定速
6. 排檔鎖(終極鎖)
7. 擋泥板
8. 行李箱防水盤
保險:強制險+意外險(600/1200/50)+竊盜險(10%自負、免折舊)共11000
領牌費(實支實付) 5000
交車總價 849000
五、購車心得
1.事先做功課是必要的過程,與其在網上問一些別人早已問過的問題等網友協助,不如自己先搜尋並仔細閱讀網上既有的答案,這點,Mobil 1的文章就很豐富,另外,土X汽車網的試駕與油耗測試影片也頗有參考價值,總之,除非是剛發表的車種,否則網路平台能提供的資訊很多。
2.如何找到開價大方的業代,求助網路或網友可能是最迅速的方式。
3.我的購車菜單可能有些網友會覺得還不夠漂亮,我知道再少個數千元甚至更多也有可能,但自己覺得已接近心裡的目標價,一百分有個八九十分,也就夠了,不想再尋尋覓覓花時間精力去比價,文章提供菜單是舉例參考,重點是購車的過程。理想價各人標準不同,做足功課加上多訪價,只要時間不急,相信總能找到滿意的價格。一位網友說的好,買的開心最重要,而且,個人覺得讓業代有些利潤也是應該的。
4.配件方面,如果特仕車或精裝車正符所需,而且業代給的折扣足夠,亦可下訂,而且可享原廠之保固,但多數車友是從基本款再另添配備,是否加裝,除了個人的需求外,也要考慮有無保固、價格合理性、施工方式等,像我原想更換外把手為鍍鉻把手為新車增色,後來得知並非於製造廠內裝配,需於交車中心拆門飾板與防水膜來更換,就決定放棄,而擋泥板安裝是利用車體之預留孔,並非於板金鑽孔固定,就決定加裝。另外,加裝配備的保固期也要問清楚,包括如何證明列入保固,個人曾為了加裝定速是否只能保固一年的疑惑,除上網查詢外,並分別去電和泰、車仕美、經銷商交車中心求證,總要弄到明白才放心。
5.隔熱紙的學問不少,網友的評語可能因各人感受差異而有別,個人覺得還是眼見為憑最好,我的隔熱紙(贈送品)原為3M8803,網路看到T牌貼此型者頗多,心想應該不錯用,結果訂車日在現場一台貼此此型Altis內坐觀後,感到透光較低晚上可能會太暗(可惜無法於晚上實測),才改用3M8702,當時是依據業代提供型錄的小片樣本決定的,回家後再上網查證一番,發現3M8702多被推薦用於前檔,故而放心採用,不過其隱蔽性或許有人會覺得不足,總之,就因為各人需求感受各異(還有對GPS、ETC的使用影響),故建議一定要眼見為真再決定。
6.保險方面,下面這篇前輩的貼文對我助益頗大,謹提供大家參考: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0&t=1854658&last=23820645
7.個人閱讀了不少Mobil 1的網友大作,並獲協助完成購車,故而覺得應該回饋一些感想,希望對初購車之網友有些幫助,畢竟,您都已來到這裡了,何不多讀文瞧瞧前輩們提供的寶貴經驗,來建立自己的購車與用車的知識呢?個人在公司與同事討論購車問題時,很多人不知道可以這樣方式收集資訊來購車,因此車價是否合理也無從論斷,如果吃虧也不知道。
8.最後,我也在此謝謝dragonnick0109、ucup35、leeleo6699等諸位網友,各位熱心提供業代的資訊,讓我輕鬆完成購車。
u767929 wrote:
雖然我並不追求最低價...(恕刪)
連定速能不能裝都不確定 表示是蠻資淺的業代
不同經銷商表是折讓也會不同 即便是同經銷商不同營業所也會有不同趴數
所以差個數千萬出頭很正常
以你這CAMRY的趴數來算大概是差1-2趴之間
這是很有可能的(跨區 主管會不會討趴數等等啦)
當然在種種你判斷下跟其他網友給你意見參考
你選擇與業代C下訂 似乎也很合理
業代開價還真是個藝術阿...
起頭爛 就沒過程了 當然也沒結果
開價太衝 沒利潤 可能還倒貼
太保守開價 客人又東問西問
有時候想想那隻賊的做法 其實真的很爽
業代就是銷售 而不是行銷了
常在Mobil之論壇看到各品牌孰優孰劣之筆戰,如果確有「公認第一」品牌或車種存在,那其他品牌豈不早該關門了,故個人認為買車挑品牌只是一種「選擇」或購車者的個人「需求」,並不完全代表論斷其「優劣」,再怎麼不被看好的車子也是有人買,必然並非全無優點(就算低價也是優點)。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