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arp 夏普在近年手機市場耕耘頗深,近期也推旗下 R 系列新機 AQUOS R10。一樣是由日本設計師三宅一成的 miyake design 團隊來做產品設計,並延續上代的方正造型,以及特殊的「自由曲線」鏡頭模組之餘,這次相較 R9 也有新色做搭配。
AQUOS R10 在規格配置部分,大部分與前代相同,像是高通 S7+ Gen 3 處理器、5,000mAh 電量等,主要的變革是在螢幕峰值亮度提升、散熱結構改變,以及音響採用大型箱型結構、全金屬設計以及 8Way Audio 環繞音等新功能。
另外,AQUOS R10 相機也有延續品牌的徠卡認證,也獲得 R9 Pro 的 14 頻譜光譜感測器下放,藉此拍出色彩更真實的影像。同時這次也導入了部分 AI 功能,在使用上也更為便捷。

開箱外型
功能效能
相機實拍
小結
▌開箱外型

AUQOS R10 外盒設計與前代差異不大,一樣還是以機身正反面的渲染圖加上品名,側面也有 SHARP 的品牌紅色設計。

側面與底部則分別是產品型號以及相關認證資訊。

盒裝內部用了蠻多紙材的,主要是手機本體、USB-C 線與 USB-A 轉接器,並無充電器。另外,前代的保護貼在這代也被移除了,可能是跟之前有人以為是一般的保護膜就直接撕掉了(?)


AQUOS R10 這次共有晶鑽黑、晶鑽白、晶鑽米三款色系,相較上一代多了一款黑,本次開箱的為晶鑽米。說是米色但其實現場看比較偏淡淡的綠色。
外型基本上與上代是相同的,背蓋採玻璃的鏡面設計,同時亮點就是在方正的機身中,容納的特殊弧形的「自由曲線」相機模組了。另外,AQUOS R10 也支援 IP65/IP68 防水防塵之餘,也有美國軍規 MIL-STD-810 耐用認證。

這邊也附上前代 AQUOS R9 的森之綠給大家參考,可以看到 R10 的晶鑽米相較起來,這個綠色可以說是從森林的深邃感,變成比較淡、年輕感強的綠調。

AQUOS R10 尺寸為 156 x 75 x 8.9mm(跟前代一樣),官方重量為 197g。實際以電子秤測量,得出差不多的 196g。
- 機頂
- 機底
- 左側
- 右側
至於音量與電源鍵則都整合在機身右側,電源鍵也同時具備實體指紋辨識功能,可用於解鎖或是行動支付認證使用。

退卡槽與前代一樣是用上單 nanoSIM 以及 microSD 記憶卡的設定,要完成雙卡雙待則是需要靠內建的 eSIM 完成。

AQUOS R10 螢幕部分,也是搭配自家的 Pro IGZO OLED 面板,加上延續前代的方正與窄邊框設計。規格部分像 FHD+ 解析度,旗艦級的 1-240Hz 更新率等大抵與前代相同,這次的重點提升至峰值亮度從前代的 1,500nits 提升至 3,000nits。
・6.5 吋 Pro IGZO OLED 面板
・解析度 2,340 x 1,080
・1-240Hz 可變更新率 / 3,000nits 峰值亮度
・支援 HDR10+ / 杜比視界

設定部分也是頗有旗艦機的感覺,包含色彩模式等等都有,而且這次 R10 還新增了模擬 HDR 的模式可選。

其他設定部分則與其他手機類似,包含四種色彩模式、色溫調整等,而 HDR 也有三種情境可選;但更新率這邊無法手動選擇檔位,而是僅能選支援的應用程式。
- Youtube HDR範例(原比例)
- Youtube HDR範例
▌功能效能

效能部分,AQUOS R10 大部分規格也與前代相同,像是高通 S7+ Gen 3 處理器、5,000mAh 電量以及 36W 充電功率等都相同,主要的變化是這次用了新的散熱結構,在均溫板跟 SoC 之間多了高導熱性的銅塊來分散熱源。並有 12GB LPDDR5x Ram + 256 / 512GB UFS4.0 兩種版本。

AQUOS R10 身為近期的 Android 機種,也一樣具備 Google 的畫圈搜尋,以及 Gemini Live 的相機辨識功能。

對於 SHARP 手機來說,雖然整體作業系統算是蠻原生的,但整體 UI 設計相對舒服簡單,同時還有自家的 AQUOS 小幫手。
其中包含像之前介紹過的 Clip Now 截圖、自動捲頁之餘,這次針對電話部分也有新增多個實用功能。

首先在通訊機能上,AQUOS R10 支援 Wi-Fi 7、VoLTE 以及 Wi-Fi 通話等機能外,剛剛提到的 eSIM 也是有的。

AQUOS R10 也具備騷擾電話功能,只要開啟後就能把未加入聯絡人的電話做提醒,同時也會自動播放語音給對方。另外,有別於一般 Android 的原生通話錄音機能,需要在騷擾電話提醒功能中才能開啟,這點要特別注意一下。

與通話錄音有關的還有一項通話亮點功能,在通話時不僅會錄音,也會透過 AI 將通話內容整理成重點,並呈現在螢幕上之餘,如果電話內容中有提到像時間、地點等人事物,也會將資訊整合至 Google 行事曆建議加入行程中。不過我自己試了一下發現,通話時的聲音要足夠大聲,不然 AI 會聽不到.....

音效部分,AQUOS R10 除了有前代具備的杜比全景聲,這次還新增可模擬 8 個方位的 3D 音效技術 8Way Audio,以一款中高階機來說算是蠻少見的。

效能部分,這邊以安兔兔以及 3DMark Wild Life Extreme 壓力測試來做對照,可以看到 AQUOS R10 就是一款比較中階效能的機型,日常生活使用足夠了。

搭配 50% 亮度、連接 Wi-Fi、關閉藍牙與 GPS 定位後以 PCMark 3.0 續航測試,得出 17 時的成績,續航能力算是頗爲不錯。充電部分則是 36W,從 5% 開始充,系統偵測會花 1 時 41 分,其實 AQUOS R10 只要多個快充功能,相信整體性價比會來的更高一層。
▌相機實拍
- 主相機
- 前相機
・50.3MP OV50A 1/1.5" f/1.9 等效 23mm 廣角(徠卡 HEKTOR 認證)
・50.3MP OV50C 1/2.5" f/2.2 等效 13mm 超廣角
・50.3MP OV50D 1/2.88: f/2.2 等效 23mm 前鏡頭

相機介面大抵與前代相同,主鏡頭的最大變焦距離為 8x,而且變焦介面跟前代相比稍微有改,前鏡頭則是具備 1x / 1.5x / 2x 三個焦距,但 2x 這個好像有點太近了

至於專業模式則提供 30s 最慢快門以及基本的參數調整,設定中也能選擇 RAW 無損格式檔案外,夜景模式也提供星空、煙火與自動三種選項。

人像模式則是與前代相同,具備最大 10 級的散景以及美顏功能(自拍則是會有更詳細的選項),並有寵物模式可以使用,美顏就會變成毛髮的柔順與銳利程度。
不過由於手機是採內建的 Google 相簿,雖然可以搭配多種編修功能,但景深調整就不是原生的景深資訊,而是藉由 Google 相簿額外演算的。

錄影部分則是支援 4K 30p 畫質,同時也支援 Dobly Vision 等規格,不過沒有景深人像錄影。

這邊也附上詳細的設定給大家參考,而 AQUOS R10 也有相當實用的手掌自拍,以及獨家的食物陰影消除,這一代更是擴大支援到文字翻拍上。
日拍
實拍部分,可以看到 AQUOS R10 整體調性與歷代 SHARP 機種差異不大,是對比不會太強,色調可以看到雖說稍微偏暖,但由於多了 R9 Pro 的 14 頻譜光譜感測器,還是蠻接近肉眼所視的,可以說頗有自己的特色。至於有沒有徠味?我是覺得那個濃厚感蠻有意思的。畫質表現部分,雖說是中高階機的定位,但因應全 50MP 的畫素,可以看到放大檢視時,雖然有些塗抹與雜訊狀況,但整體細節還算有撐住,甚至比較容易抹的超廣角表現也比一般中階的 8MP 還要來得好,平時社群使用絕對 ok。
另外還有一點是,這次 AQUOS R10 的專屬浮水印,終於會因應焦段的不同而顯示正確資訊了.....
- 超廣角
- 廣角
- 2x
- 超廣角
- 廣角
- 2x
換成逆光情境,可以看到整體色調與順光差不多,HDR 修正也算明顯,而且是主要走壓光的方式;不過要注意的地方在於,背光的主體可能會有霧狀的情況出現之餘,畫質也多少受到影響。後面幾組更為逆光的會相對明顯。
- 超廣角
- 廣角
- 2x
再來是數位變焦部分,2x 這邊縮圖看倒是沒什麼問題;如果是用預設的 4x 焦段,其實縮圖可以看到些微雜訊出現,放大看畫質就有點鬆散了,我自己覺得會是本次 AQUOS R10 相對極限的焦段。
- 2x
- 4x
再來是近期 SHARP 手機頗爲實用的陰影消除功能。有時候遇到那種光是正下方打下來的餐廳,要拍個食物可能構圖角度就會受限,不然俯拍的話只會被自己的手機遮擋到。這邊我以麵食還有小菜來做對照,可以看到碗旁邊的陰影,以及被筷子陰影遮蓋到的豬耳朵,幾乎都被修掉了。
只是食物陰影功能預設是關的,在開始拍攝之前一定要到設定先行開啟。
- 陰影消除開
- 陰影消除關
- 陰影消除開
- 陰影消除關
人像
人像部分我自己覺得會是 AQUOS R10 相對有進步空間的地方,在測光上似乎會比一般模式要再暗一點,整體對比感覺就會變得更高一點。另外,在虛化的演算法我是用預設的中間值,雖說整體摳邊成功率還不錯,但景深過渡的自然感就稍微不足,感覺就明顯是演算出來的,建議可以把強度降低一點,效果就會相對自然。另外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AQUOS R10 跟前代一樣,拍攝肖像模式時,偶爾會有一段時滯,如果是在低光環境,或是手動的比較大的話,就多少會有手震的狀況,建議拍人像就拿穩,等手機讀完。
- 1x
- 2x
- 1x
- 2x
- 1x
- 2x
- 1x
- 2x
這邊也附幾張逆光的人像給大家參考,可以看到主體多少會有一點低對比的霧狀情形出現,所以拍攝時還是要稍微注意一下,不要在太逆光的情境拍攝。


自拍部分其實整體拍攝樣貌也和一般模式差不多,畢竟都是用上 50MP 的鏡頭,一樣在比較逆光的狀態下,背光主體或多或少會出現一點淡化的狀態。
- 人像自拍
- 人像自拍
- 人像自拍
夜景
夜景先來看自由廣場的牌坊,這組超廣角因為夜景模式加上快門時滯的關係有點晃到,其實跟人像模式一樣,建議就是手抓穩。而整體色調部分,超廣角跟廣角比較貼近現場的狀況,至於 2x 與延伸的 4x 色調校正相對明顯之餘,廣角整體亮度則是相對低。- 超廣角夜景
- 廣角夜景
- 2x夜景
- 4x夜景
最後挑戰一下幾乎沒光的中正紀念堂本體,這組無論是曝光還是色調,一致性都算上乘,可以說相當穩定,算是同級機種中表現優異的。而且就算開了夜景模式,整體曝光也不會太亮。
至於畫質部分,由於幾乎沒光的關係,就算是廣角放大看字體其實也稍微有點鬆散了,要是以縮圖作為標準的話,大概 2 至 3x 會是極限,5x 縮圖的字體就有點塗抹了。
- 超廣角夜景
- 廣角夜景
- 2x夜景
- 3x夜景
- 5x夜景
最後也附上一些未成組的照片給大家參考:












▌小結

AQUOS R10 延續了前代的特色,在中階的效能中,打出部分旗艦級的體驗,像是外型設計、續航等等;不過 R10 與 R9 實在太過相似,真的要分出明顯差異,就是在聆聽體驗,還有螢幕亮度上有明顯提升。
相機部分則是有著 SHARP 獨特的濃郁色調,拍出來跟其他家手機倒是不太相同,也不是目前演算法多的那種鮮豔感,而是比較沉靜、穩重的感覺,但自動測光我自己稍微暗了一些,可以手動加一點來做調整。比較需要注意的還是高倍變焦使用上可能要注意畫質的衰弱程度,以及一些需要演算,像是人像與夜景,手就一定要拿穩。
最後,AQUOS R10 還是一款效能夠用、外型相當不俗的中高階機種,該有的長效續航、相對實用的相機表現,以及防水、耐用等通通有。但比較讓人在意的地方是,跟前代有多過相似的地方,但前代反而現在是有時間帶來的價格紅利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