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nce Café 流光咖啡館》大約是二十年前寫過的一份文案,當時沒有被採用,也就放掉了。前幾天我在二手市場的競標清單裡,竟然在一頁 250 個域名中,一眼就看到它,決定不惜代價把它標下來。
有趣的是,我想查查看有沒有咖啡館用了這個名字,結果沒有找到咖啡館,卻找到了一本小說,就叫《流光咖啡館》,而且今年剛好出了復刻版。於是我又立刻買了一本。
一天之內,我和 Once Café 再續前緣,不只同時買下了 OnceCafe.com 和 Once.Cafe 兩個網域名稱,也把《流光咖啡館》這本小說收進書架。這一切,就像當初文案裡寫的:
所以,我們就以 Once Café 流光咖啡館 作為品牌故事館開始的第一個故事。Once, forever...
當年客戶的構想是希望循著左岸咖啡館的概念,設計一個耳掛式咖啡的品牌。那個年代台灣還不是很流行耳掛式咖啡。但是「左岸咖啡館」的品牌成功案例,問導遊就知道。許多人第一次到巴黎,總要吵著導遊帶他們去左岸咖啡館。
我跟他說,如果你想要一個東岸咖啡、南方咖啡這類的就不要找我了。「左岸咖啡館」的成功不是因為左岸,而是她述說的故事。當時第一代左岸咖啡的音樂 CD 我至今還留著。你想要怎樣的一個品牌故事?或著你想營造什麼樣的氣氛?什麼樣的故事情景?浪漫、歡樂、勵志、懷舊、文青 …

和客戶聊了幾次,我總共提了三個方案。而我通常都是反指標,每次我覺得最好的,都會被客戶拒絕。Once Café 也就無緣在市場上出現。
Once Café 想要營造的是一種文藝氣息,以 「Once, forever... 一見永恆」這樣的概念,既懷舊又浪漫。中文名稱當時也有過幾個版本,「一見咖啡」、「往昔咖啡」、「寯永咖啡」……最後定調為「流光咖啡館」。
而 Once, forever 一見永恆,可以是相逢何必曾相識、可以是兩小無猜的初戀情懷、也可以只是隔著玻璃窗的回眸一笑。

故事還沒完…
Once Café 這個品牌,不論是要開設連鎖咖啡,或是咖啡產品,都是不錯的選擇。我曾想過,如果 Once Café 真能重現,或許可以再從耳掛式咖啡開始。目前耳掛式咖啡代工體系非常完整,許多高檔的耳掛式咖啡也都是採取代工模式。在產品規劃上,也可以依據目標族群推出兩個等級:精品款強調品牌精神,形塑品牌的高度;平價款則主打文創與上班族市場,讓它更自然地走進日常生活。

另一種選擇,也可以是一間懷舊精品咖啡館。懷舊的燈光、懷舊的音樂、懷舊的角落,一杯懷舊的咖啡,串起一份懷舊的思念。

以上就是這一期 Once Café 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