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 XO 醬,你想賣給誰?

同樣都是 XO 醬,你想賣給誰?

同樣的一罐 XO 醬,你想賣給誰?
一罐 200,一罐 3000,
差別不在配方,而在定位。

有人賣的是「方便、家常、實用」,
有人賣的是「風味、儀式、價值」。

產品相同,受眾不同,
決定了包裝、語言、價格,
甚至品牌的靈魂。

品牌價值,不是成本堆疊出來的,
而是「讓誰願意買單」的選擇。

差異不在配方,
而在你選擇被看見的方式。
2025-10-09 9:34 發佈
所以廣告公司/代言人很重要
宮 二 : " 世 間 所 有 的 相 遇 都 是 久 別 重 逢 "
cchcchcch wrote:所以廣告公司/代言人...(恕刪)
沒錯!

但是那也得先有品牌,包裝好,才能找人代言啊。
這問題太平面........

我想Ricado哥一定是有策略性思維的吧?

應該沒那麼簡單



要嘛我會創立兩個品牌兩邊都賣

要嘛我會先賣右邊賣出成績之後再推左邊
鋼筆文青 wrote:我想Ricado哥一定是有策略性思維的吧?
哈~

也不是什麼策略思維,就是強調多花一點點錢,搞好品牌,不要只會拚 CP 值。

我們公司對專案客戶一直以來都有提供品牌設計的服務,包括品牌名稱、品牌網址、商標設計和商標註冊的服務。

最近和一個傳產二代的客戶聊到現在生意不好做,我拿這個當例子,如果傳統市場競爭激烈,為什麼不能包裝一下走高端市場了。

同樣一罐 XO 醬,你選擇用阿嬤牌的包裝,就只能放到賣場賣 200 啊。如果想賣貴一點,市場定位和包裝就要改啊。

之前有一個朋友也是,他要做體育用品,我幫他找了一個五個字母的品牌包含稱,包含商標設計,收他十萬。結果他老婆嫌貴跑去找另一家設計個 logo,後隨便註冊一個 .com.tw 的網址,收八萬。省兩萬,這個品牌質感全沒了。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747&t=7167775

這是我給他的品牌包含 WASUB.com 的網址,logo 還沒設計。但是他不要。

Ricado wrote:
哈~ 也不是什麼策略...(恕刪)


我把這個東西統稱叫"產業質感"

台灣目前對於這種東西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牽涉的問題很多~從勞資關係到企業主的思維還有台灣人民的消費觀念等等,都是關係到這"產業質感"的問題所在

簡單舉個例子一樣是修車的車廠,台灣的工作環境相比於日本和歐洲的工作環境是天差地遠

另外像我在隔壁樓和筆友聊到的都市環境和菜市場環境台灣和日本韓國相比也髒亂許多


為什麼會這樣?台灣的環境為什麼都這麼沒有"質感"

就像您的客戶一樣,寧可省兩萬換來的是得到簡易效果,卻無令人"舒服"的結果


我認為,台灣要進步到大多數的人民都願意花錢在"藝術休閒"的境界,才是真的達到足夠的人民水準

這是一種指標

而現況,台灣人大多還只是停留在CP值和短視近利的觀念裡
鋼筆文青 wrote:我把這個東西統稱叫"產業質感"


台灣也不是沒有過成功經驗。計程車的轉型應該是從台灣大車隊開始的,雖然後面也走下坡了。剛開始很嚴格,司機的穿著、形象,都要過濾的。

其實,以 SeaXO 這個品牌來說,我同一個品牌給兩家客戶提案過。
誰說海洋音樂祭只能喝啤酒啊!



Ricado wrote:
台灣也不是沒有過成功...(恕刪)


同意

或許也會帶動新風潮也不一定
鋼筆文青 wrote:同意或許也會帶動新風...(恕刪)
以前還沒高鐵,我去竹科,公司不讓我開車,都會派租賃車給我,但是我講課一天,司機就在外面乾等一天,還是要付一整天的錢。後來,台灣大車隊成立,我就改坐他們的車。

但是後來做大了,形象還是不行了。但是他們當時,真的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Ricado wrote:
但是後來做大了,形象還是不行了。但是他們當時,真的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這也是企業常遇到的另一個問題

做大了~轉型了

剛開始算有成功

但品管就不好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