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一時衝動,買了不適用的『商用軟體』或『網路開店』方案

常在版上看到有大大在轉讓一些電商平台的權益,或是抱怨一些軟體買了不適用。

其實,不論是開店系統,或是套裝軟體,其功能都是模組化、標準化,除非你花錢客製,否則功能就是那樣,是你要配合他,不是他要配合你。

相對的,因為是模組化、標準化,在開發成本分攤的機制下,您可以較低的成本『購買』,對創業初期來說,能省一點是一點。

在軟體授權的銷售方式,主要分為『買斷』『訂閱』兩種,另外還有一種介於兩者之間類似租購的 『S2O (Subscription-to-Own)』訂閱一段時間取得永久授權。

不論是開店平台或是套裝軟體,一旦啟用了通常就不能退費了,以下就簡單說明幾種方案的特點以及陷阱,避免一時衝動付了錢,錢就要不回來了。

==============================
2025/03/20 補充
有網友建議,內容太多,沒時間看,可不可以簡略的給幾個建議,所以稍微節錄一下
【買斷型商用軟體】
  • 一定要試用,重點不是好不好,而是適不適合。
  • 試用期基本上應該可以涵蓋兩個月以上的帳,才能顯示前期後期的關係,如果能試用 3 個月以上做好。
  • 最好選擇能自行安裝的,避免使用遠端連線試用,因為廠商的環境和你的環境並不一樣。
【訂閱型開店系統】
  • 一定要試用,不只要試功能,更要試商業模式,別人能賺錢不代表你能賺錢。
  • 試用期結束,若還不確定商業模式可不可行,可以先月繳,雖然貴一點,但是可以隨時停損。
  • 不要急著購買方案,方案永遠有。

【S2O 訂閱方案】
  • 頭期款不要超過直接買斷的 10%,否則就失去訂閱的意義。
  • 確認訂閱多久可以取得永久授權,中途可不可以轉換合約。
  • 期滿取得永久授權後,保固與售後服務怎麼算。

==============================

版上常常看到幾家業配的軟體廠商,歡迎直接回文提供自己的授權、訂閱、與試用方案,這時候就不需要自問自答了,直接公開打廣告。


【買斷方式】

這種方式通常僅限套裝軟體。買斷的方式,因為需要一次付全額,所以絕大部分都會提供試用的功能。既然可以試用,那還有什麼問題呢?

1. 試用期功能太短,可能來不及試用所有的功能或情境。
如果是全功能試用,一般軟體試用大多是 30 天,有的則只有 14 天,也有的給 90 天的。像微軟這種大廠就比較大方,直接給 180 天試用版。當然也有些是無限期試用,但是會限定一些功能。

2. 試用版的功能限制
有的試用版是有功能限制的,有的則是全功能。如果是有功能限制的,而那些限制的功能正是你要的,最好詢問廠商有沒有替代的方案可以讓您測試,或是請廠商明確的說明使用情境。例如試用版可能限單機使用,但是你要的是多機連線的區域網路版,這時候就要問清楚授權規定,以及是否協助安裝設定。

3. 無法使用真實資料進行試用
有的廠商提供的使用方式是使用遠端連限連到廠商提供的電腦上操作,這種方式只能在廠商限制的環境、時間、資料情境試用,雖然說試用過了,但是也只能體驗操作介面。


4. 隱藏費用與售後、保固服務
雖然大家俗稱買斷,但是軟體買的是使用權,不是所有權。而且可能還會隱藏一些看不到的費用,例如保固費、擴充模組的費用。

例如有的廠商會將一套軟體拆成好幾套,試用進銷存的時候,明明就看到帳務管理,買了之後才發覺帳務管理模組要另外購買。這種通常是透過遠端連線使用廠商提供的試用環境最容易發生。

又例如買的時候,跟你說有問題就打電話過來問,但是沒告訴你保固期只有 90 天(比人家的試用期還短),過保之後,不要說電話,連 Email 都不回,更不提供軟體更新。商用軟體的售後服務成本對廠商來說是非常高的,因此不要幻想會有永久保固的廠商。只能依據不同的保固條款,選擇適合自己的。一般軟體公司的保固條款大概分兩大類。
  • 保固和售後服務綁在一起,過保之後,不願意買保固,基本上廠商就當作沒你這個客戶了。想要問問題或是軟體更新就得買保固,或是重新購買授權。
  • 過保之後仍提供基本的售後服務,例如微軟過保後,在終止維護之前仍可以下載更新檔,甚至有時候還可以免費升級新版本。有的商用軟體過保之後仍可以下載更新,並提供基本的 Email 客服。

所以如果選擇買斷型的軟體,除非有同業可以參考,或是以前用過,否則能試用就務必要試用,同時弄清楚售後服務與保固條款,否則套裝軟體一旦註冊啟用,是無法再退費的。


【訂閱制】

訂閱制,也就是用租的,而且通常也會有試用期,例如前面 30 天不用錢。和賣斷最大的差異在於,不滿意,下個月就不要租了。既然這樣,那還有什麼問題呢?

1. 生意是無法試用出來的
開店之前總會幻想網站架起來,客戶自己就上門了。而試用期通常只能試用一些功能,等到網站內容都編好了,正式開始做生意了,試用期也經到了,這時候就必須在時間壓力下,倉促做下決定,一方面平台業務可能會給你畫一些大餅,另一方面自己也不願意放棄辛苦上架的這個網站,癩痢頭的兒子是自己的好,幻想著上線後可以賺大錢,這時候早已失去理性思考能力。

2. 平台提供誘人方案,誘使簽下長約
訂閱的特點就是不用一次付大筆的費用,你知道,平台也知道。所以為了框住你這個客戶,平台就會端出誘人的方案,讓你一次簽下 2 年、 3 年,不能退費的合約,這時候只要加上限期優惠、即將調漲價錢,再畫上一個美麗的大餅,對初創的新人來說,就很難抗拒。而為了降低您的戒心,通常會再告訴你就算你不想要了,你也可以轉讓給別人啊,不會讓你的權益受損。是嗎?尋找轉讓對象期間,租約可以暫停嗎?如果不能暫停,等到轉讓成功,也許已經過了一半的時間。

3. 資訊不對稱,無法知道你到底配置了多少資源
因為是開店平台,網站是架在廠商的伺服器上,除非是大型的雲端服務才可能提供 SLA (Services Level Agreement),否則你永遠不知道廠商提供了多少的資源給你。有可能試用的時候使用的主機是效能比較好的機器,上線之後,廠商會依據『實際營運需要』,重新配置網站所在的伺服器與使用的資源。

4. 未考量流量因素
有可能試用期都問題,上線後開始有生意上門了,需要的資源多了,必須加錢升級方案。雖然說有賺錢、客戶多了,所以流量才會增加,但是,這時候可能超出自己原本預估的成本,或是增加的獲利無法支應增加的費用。

5. 合作夥伴理念不合
『合作夥伴理念不合』關平台屁事?有時候『理念不合』不見得是生意上的,而是在合約的認知上,比較理性的人,可能認為我寧願多付一點錢,至少保留彈性,不要冒大麼大的風險;有些比較敢衝的,會認為反正都要做了,那麼好的優惠方案為什麼不做。如果主導的人簽下了長約,其他夥伴不願意承擔風險,可能就會選擇退出。

所以在選擇訂閱制時,建議是充分的利用訂閱的特色,不要因為一時的優惠,將自己暴露在風險中。例如試用 30 天期滿,如果還沒辦法確認生意能不能做下去,可以繼續採用月繳方案,也許再做個 3 個月,發覺不行,及時停損,損失的是三個月的費用,而不是 3 年。如果覺得可行,再一次訂閱三年,前面三個月並沒有什麼損失,只是成本比較高而已。


【S2O (Subscription-to-Own)租購】

S2O 訂閱方案是介於訂閱與買斷的一種折衷方式,訂閱一定時間後,即可取得永久授權。

S2O 訂閱方案和分期付款不同,分期付款等於是一次買斷,只是帳款可以慢慢的還。S2O 訂閱則是隨時可以停止,不用再付錢。

如果以信用卡分期為例,如果您以 24 期 0 利率買了一套軟體 48,000,每個月付 2,000,當您完成交易時,銀行已經將 48,000 扣除手續費和利息後,全額支付給廠商。如果中途不想付錢,是你和銀行之間的問題。

如果你是以 S2O 訂閱方案,每個月銀行由你的信用卡自動扣繳 2000 給廠商,如果訂閱期間你不想訂了,只要通知銀行不再扣繳即可。但是相對的,授權問題就是你和廠商之間的關係了。

S2O 訂閱方案看似彈性,但是相對的成本會稍微高一點,簡單的說,就是花錢買自由。但是,如果未訂滿一定期數不訂了,軟體也不不能再用了。因此選購 S2O 訂閱方案,以下幾點還是要注意一下:

1. 初期建置費或是頭期款
S2O 訂閱方案最終是買斷的,因此大多使用在套裝軟體上,而套裝軟體初期的客服成本是最高的,因此大多會以不同的名目收取費用,例如設定費、頭期款、安裝套件等,這時候要比較的是收取的費用是一次性費用,或是可以折抵後續的訂閱費用,也有的不能折抵,但是延後訂閱起始日。例如購買安裝套件,內含 90 天授權,90 天後才開始收租金。

付了頭期款之後,如果選擇不續訂,錢是要不回來的。所以務必小心,不要選擇頭期款太高的。


2. 是否有提前繳清或轉換合約的機制
S2O 訂閱制大多是採月繳,未繳滿一定期數中斷了,之前所繳的費用是要不回來的。如果不想一直繳,可以詢問是否有轉換合約提前繳清的機制。

例如購買了安裝套件或支付頭期款之後,使用了 90 天,在開始訂閱之前,如果不想每個月慢慢繳,是否可以轉換合約?例如一次付清三年的訂閱費用,或是直接購買授權。提前繳清或轉換合約後續的保固服務為和?

3. 取得永久授權後,後續的保固怎麼算?
S2O 訂閱制在訂閱期間可以享有完整的保固服務,但是取得永久授權之後呢?有的廠商會故意避開不談,只會告訴你『訂閱期滿無須再繳費』,但是相對的也不再提供保固服務。

取得永久授權之後,就和買斷一樣,有的廠商會提醒購買延長保固,但相對於訂閱費用,金額相對少很多,大部分的商軟體都是這樣。有的廠商則是等到有問題之後,告訴你過保後不再提供服務。只能再訂閱一套新的,有的繪圖或工具軟體就是這種方式。

創業初期,如果資金不是很寬裕,S2O 是一種非常彈性的購買方式,如果您選擇 S2O 訂閱方案,可以評估一下頭期款以及每個月的費用是否可以支付,如果不續訂,所繳的錢是要不回來的,因此建議不要選擇頭期款太高的,我個人建議是不要超過 10% 。例如買斷 10萬,頭期款就不要超過 1 萬,或是訂閱 30 期,那頭期款就不要超過 3 期。這樣才能享有 S2O 的財務彈性。
2025-03-19 11:51 發佈
不要只看一家廠商的產品,多比較幾家,選擇最符合自身需求的方案。在簽約前,務必仔細閱讀合約條款,確保了解所有權利和義務。保留所有交易紀錄、合約、溝通紀錄等,以備不時之需。
naposin wrote:不要只看一家廠商的產...(恕刪)


這類入門套裝軟體或是開店平台,大多是定型化契約,遊戲規則大同小異,差異就是功能、費用、保固這三項。

但是有趣的是,廠商常常會用促銷的方案,讓你專注在費用上,而忽略了功能與保固,尤其是功能部份才是買軟體的最主要目的,不是嗎?

如果軟體提供的功能或是網站提供的服務不符合需求,再便宜都沒用。

我們最近碰到的一個例子就很有趣,一個規模 5 人的新公司,跟我們索取了 QBoss 90 天的體驗版。QBoss 會計總帳和進銷存 90 天體驗版除了授權時間限制外,其他功能和服務和正式版是一模一樣的,客戶用了一陣子之後,開始提出需求,其中一項要求會計總帳要有員工費用申報和多層次核銷的功能,我們跟他說會計總帳沒有這項功能,而且這些功能也不屬於會計總帳的功能範圍。但是客戶堅稱他們之前用的會計系統就有這項功能。

結果我們找了很多家套裝軟體,都找不到有這項功能的會計軟體。後來公司要求業務再次聯絡客戶,確認一下他們之前用哪一套,客戶說他之前的公司是用 SAP,就可以申報和核銷費用。

好在我們有先提供體驗版讓客戶免費試用,否則如果客戶直接買了,到時候對客戶來說,等於是買到不符合他們使用的軟體,另一方面對我們來說,可能有會有客訴發生。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