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請問有餐飲人想嘗試一起開發自動化流程嗎?

目前在製造業擔任自動化相關的職位,想要試試餐飲業是否也能像製造業那導入自動化,來降低人力需求和提高製程穩定。
開發過程中,需要視覺辨識、PLC、傳感器與週邊零件,只要我這邊有的,都可提供一起來測試。
2024-06-08 15:19 發佈
感覺這難度不小耶,資金差不多也要燒上千萬才能有成果吧?不知你是要降低服務人員還是廚師的人力成本?
hithis wrote:
目前在製造業擔任自動化相關的職位,想要試試餐飲業是否也能像製造業那導入自動化,來降低人力需求和提高製程穩定。

先從手搖飲開始 ....
只有煮茶裝桶需要人工 ...

製作過程可以自動化 ...
因為冰、糖比例都是有規律的!!!!
自動化的問題在於是要流水線(店坪數有限)?
還是做成類似咖啡機台?
御都尉 wrote:
感覺這難度不小耶,資...(恕刪)


會比較偏餐點的製作這塊,它比較類似於工廠制程,過程中如果能導入ISO 或TS的製程控制,應該滿有發展性的

在難度和預算上,主要還是得看餐品的種類

飲品中,使用計量泵(液体、固体)、荷重元(測定重量)和傳動機構配合,應該就能做到再現性極高的產品,設備機構上盡量使用鋁擠型和板金件去搭,控制系統 用S7-200 SMART 加一些擴展模塊,感測器走modbus RTU,這樣一套建置成本算是非常低的。

焗烤類的,之前有看過類似的設備,使用者把先前備好的料放至小鐵盆內,最上方撒上乳酪絲和配料,再置入設備內,其設備的運作是,加熱過程採特定的升溫曲線,除保證食品熟透外,最後一段加熱,溫度會拉高到特定區間,保證梅納反應的產生。
設備其實不難,使用K型熱電偶、高功率電熱管和PLC做配合就能搭出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難的是升溫曲線需要餐飲底子夠好的人,才能摸索出。
ucandoit1010 wrote:
先從手搖飲開始 .....(恕刪)


多工位(流水線)和單工位(類似咖啡機台)系統都可以,主要考慮訂單量和品項數

如果單位時間內需要生產的杯數非常多,那麼採用多工位(流水線)系統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案。
例如 第一個工位負責加入茶或奶 、第二個工位加入糖等調味料、最後一個工位負責封口
每個工位在完成操作後,都需要對產品進行秤重,並與系統設定的目標值進行比對,確認無誤後才能將產品轉移至下一道工序。

但如果產品品項和訂單數量不是太多,那麼單工位系統(類似咖啡機)也是一種可行方案。

其實都可討論一個比較合適的方案,來達到製程穩定度和降低工時。
我想自動秤咖啡粉機,大概就是定量咖啡粉裝進濾掛包…就這樣,後面我自己手工處理
延伸, wrote:
我想自動秤咖啡粉機,...(恕刪)


這個很容易阿,之前有做過類似機器,其中不讓粉体受潮成塊和沾貼是很重要的點。

用送料螺桿機構、荷重元配合,而PLC作為主控,在系統穩定性與重量控制應該是沒什麼問題。

若送料螺桿機構每轉送料量做小些,加上伺服電機驅動,只要咖啡粉粒徑適合且不受潮沾粘,控制在±0.1g是有機會。

市面上已有類似的機器
hithis wrote:
這個很容易阿,之前有...(恕刪)
你說那個應該只是定量機,還是需要手工拿濾袋去接…
如果可以自動濾袋裝好就差很多吧,再者機器越小越好,我很懷疑一台定量機為何需要搞那麼大隻呢
延伸, wrote:
你說那個應該只是定量...(恕刪)


之前主要描述的是定量部份解決方案,實務上的小型現場機,遇到場景是顧客常需要改量及變更包材種類,因此不會考量裝袋機構,反而是要求供料速度,設計上,定量機構會先將料供至轉置盤上,按下料鍵後,轉置盤料粉立即倒入包材中,當作業員拿取下個包材時,轉置盤會預先裝料,等待作業員操作。
如果是生產節拍不快的裝袋機構,且包材是光滑易操作的,一般使用真吸盤的方式去執行,是低成本且不錯的方案。
至於為什麼定量機的占地大,應是有其需要,機構設計是件不容易的事,只要能讓設備穩定運行且顧客滿意,不論機器大小,都是一個很好設計。
我有六軸機械手臂可以幫忙啦,整合的話可以配合看看,機械手臂是用手機編寫程式38萬一套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