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我該如何給業務設計獎金制度

我把公司產品的成本、銷售金額、與公司利潤放上來給大家看
請問這位員工的底薪是1500萬
我該如何設計一個完善的獎金制度
我們公司是低底薪高獎金
各位這個金額不是台幣
所以別被金額嚇到
希望各位大神能幫小弟的忙
請問我該如何給業務設計獎金制度
2019-12-27 2:13 發佈
hato wrote:
請問這位員工的底薪是1500萬


沒寫幣別,害我差一點想把公司收一收,去您那上班。

其實獎金制度還是要看您的訴求重點是什麼,沒有任何一套制度可以適合所有公司,即使是同業也是一樣。
一個優秀的業務自然會以自己的利潤最大化為努力目標,所以您定的制度,會影響他推廣的方式。

首先,您是要以衝高營業額為重?還是以利潤為重?

如果您想衝高營業額而使用銷售金額計算獎金,業務人員就可能會常常會希望打折去賣,反正不管賣多少,都會有獎金。這種現象,如果配合績效獎金制度,那情況會更嚴重。舉個極端的例子,保險業務的退傭就是這麼來的,業績獎金退給您,他賺績效獎金。

如果您是以利潤導向的,那麼就是利用銷售利潤來計算獎金。這種的作法計算會比較複雜,包括促銷活動的計算。以及折讓的計算。而且,業務人員為了保障自己的利潤,可能會放棄一些低利潤的單子。

再來則是計算周期的問題,如果固定 % 數,業務人員就是穩穩地做。如果設門檻調高 $ 數,或是激勵獎金,好處是月底的時候,會有意外的業績進來,但是缺點是可能會有塞貨、轉月... 等等作帳的狀況發生。

所以,建議可以參考同業的作法,再依據自己的營業狀況做調整。

我們公司內部是採用銷售金額計算業績,也就是看發票金額。因為我們是以經銷通路為主,經銷價是採合約價,所以業務作帳的機會不多。碰到給經銷商促銷折扣,我們是採用 rebate 的方式,也就是由公司吸收,掛在行銷費用,不影響業務的獎金。所以,業務的工作,就是協助經銷商銷售,經銷商賣得越多,他賺越多。
本生物已配置全天候戰鬥系統~ 手機不通、Skype 離線時,請託夢,或留言!
謝謝這位大神的解析
這個幣別是越南盾,所以金額看似很大但實際金額沒多大哈哈
對了我有一事請教
我們公司傾向只要業務讓公司打平支付他的薪水也就是利潤到達1500萬,那麼剩餘的就是採抽成,公司賺少點業務抽多點,那麼這樣抽成的比例該如何設置謝謝
Ricado wrote:


沒寫幣別,害我差...(恕刪)
1. 要先要求業務達到一個基本的業績門檻後, 才能開始計算獎金抽成 (業務底薪的來源)

2. 獎金的算法, 是業務到達門檻後,每增加多少營業額,公司要提撥多少獎金出來? (這取決於你公司利潤要保留多少? 願意給業務多少分紅?)

3.獎金分紅最好再級距化, 例如達標100% 以上, 獎金計算方式再套用另一套計算方式.


心得: 自己遇到的狀況是, 通常公司願意提撥出利潤的10%出來當獎金,你就要謝天謝地了, 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公司沒賺錢".....
練笑話是一種藝術 wrote:
自己遇到的狀況是, 通常公司願意提撥出利潤的10%出來當獎金,你就要謝天謝地了, 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公司沒賺錢"


您是不是把利潤和紅利搞混了。

通常利潤是指單一訂單,售價扣掉成本就是利潤(毛利),頂多成本被灌水,降低帳面上的利潤,但不至於會不賺錢,不賺錢業務幹嘛做。

以我們公司為例,如果是大型專案,就是專案費用的 10%當獎金,只要依照合約準時完成,10% 就是獎金,才不管你今年有沒有賺錢。

如果是套裝軟體,或是客製,一律看發票金額計算獎金。

至於分紅,就是年底結算,依據整體營運狀況來看。那才會發生您說的那種問題,賺多分得多,賺少分得少。

記得有一年,景氣普遍不好,我們那一年除了表現好的有額外分紅獎金,很多人都只能領最低的一個月年終獎金。
我們一個同業,感覺營運賺況沒我們差,甚至應該比我們好,但是他們不只沒有年終,連尾牙都省了,因為沒賺錢。結果過年後老闆換新車,買新的辦公室。

不論什麼制度,業績獎金或是任何的獎勵把握三個原則:
1. 明確,遊戲規則寫清楚,業務在銷售的時候就可以知道他可以賺多少,而不是看老闆心情。
2. 即時,發獎金絕對不能拖,那才會有感。
3. 公平,既然規則訂好,就要一視同仁,最怕看到某一個人業績太好,領太多,就想辦法改變計算方式。
本生物已配置全天候戰鬥系統~ 手機不通、Skype 離線時,請託夢,或留言!
Ricado wrote:
通常利潤是指單一訂單,售價扣掉成本就是利潤(毛利),頂多成本被灌水,降低帳面上的利潤,但不至於會不賺錢,不賺錢業務幹嘛做。(恕刪)


專案獎金是給PM 或RD 在用的,
業務只有底薪 + 業績獎金

業績獎金的算法, 談法有很多種 ,

有的是談公司計算完利潤後,業務要抽多少?
有的是看單位銷售量,依業績獎金公式, 業務紅利會拿多少?

如果獎金制度要清楚明了, 基本上用論件計酬(紅利) 的方式, 是比較保障自己的方法.

至於公司有沒有賺錢? 只有老闆自己知道,
但對外說法一定是公司沒賺錢....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