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新聞介紹大陸的一些少年企業家,發現一堆都是85後,甚至還有90後的,
至於他們創業的錢都哪裡來? 富爸爸富媽媽出資的,
他們大陸的富二代很多對家業壓根沒興趣,想要自己搞事業,
而家人也會滿足他們成全他們,創業基金給的也很大方,
動不動就是一兩千萬以上人民幣讓他們揮灑.
那個記者訪問到一個1990年生的企業家,他原本在家族企業短暫工作過,
後來索性自己出來闖,公司還沒賺錢,但他靠著父母資助下錢砸下去很大方,
比方說租下黃金地段大空間的辦公室,把辦公室裝潢得像皇宮,
還設有專門招待VIP客戶的招待所,請員工也是用比業界高的錢來請,
而且還去挖角幾個業界的人,有人問說創業成本概念很重要吧,
結果他這麼回:成本概念已是過去式,現在根本是落伍,時機不錯下反而該拼命砸錢,
家裡是我的後盾,就看誰能撐得久,我只要一路撐下去早晚可以搞出一番名堂,
然後又訪問到一個1988年生的企業家,他做的生意是代理,
一樣靠著家裡的庇蔭創業,代理權都是用錢砸下去取得的,每年靠這就有不錯獲利,
他回答得更妙:我至少不是混吃等死,而是認真搞事業,
做代理的生意跟傳統行業比好賺多了,至少客戶與獲利都可以確保,
重點只在於你的本夠不夠標下去而已,只要標到今年的利潤就差不多可以算出來了.
你沒看我的辦公室多大,多富麗堂皇? 創業成功貴在什麼? 就是錢跟人而已.
只能說,大陸這幾年經濟高速成長,暴發戶一大堆,
一些富二代公子哥創業也是只管用家裡的錢拼命砸下去,除了讓人大開眼界外,
也讓人憂心的是他們完全沒有風險意識,萬一景氣突然衰退,公司遇到困難的話,
真不知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