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低基本薪資討論熱烈,大家都能說出一番道理,我想能力也應該都很好。
可是大家為什麼不出來創業呢?(誠心問)
不要只做個1.2人的小店就叫做創業,最起馬請個10多個人的企業來改善台灣的經濟。
也不要光說:「努力就有好待遇」。企業都走光了,你有總裁之能又如何?
一張披薩10個人吃,就算全套餐具都齊全了,吃得飽嗎?
鼓勵你们出來創業,膽子大一點,創業沒什麼難,不會比吃死薪水還難。(我以前還被老闆拍桌子,是離職也不會被慰留的廢人,都可以經營20多年)
既然「努力就有好待遇」,那「努力就可以經營好企業」。大家還在猶豫什麼?
出來吧!台灣靠你們了。
happywork wrote:
最近最低基本薪資討論...(恕刪)
我覺得並非人人都適合創業,大致可分為四個象限
創業企圖心旺盛
-- 能力強 ----適合創業
-- 能力普通 --適合創業
創業企圖心弱
-- 能力強 ----適合當經理人
-- 能力普通 --適合當員工
每個人有每個人適合的位置,但台灣的問題來自於勞動環境太差
逼使每個人都想創業,然後又產生新的問題
當過多不擅經營者進入市場,市場變的過度競爭,大家為了生存進而產生殺價紅海
產業往往在國內同業市場就殺的血流成河,降低了企業往外壯大的機會
我認為政府該分幾次大幅調漲薪資,加強勞檢,廢派遣、責任制 + 打房
1.清理戰場,淘汰不適合的企業,讓有競爭力的公司容易出頭
2.還給員工合理的職場環境,使每個人能在自己適合的位置發揮,不必人人非得要有三頭六臂
3.員工有餘裕消費,內需市場才有發展空間,最終能提高公司獲利,進而帶動員工薪資,形成良性循環
你說外面的陽光依然~~http://blog.roodo.com/onlymusic/
happywork wrote:
最近最低基本薪資討論...(恕刪)
20幾年前景氣正好,做啥基本上都會賺.
大陸的小米的老闆雷軍說了一句話
站在风口上,猪也会飞起来
所以您做起來我也不覺得有啥特別的,就是景氣特別好而已
現在台灣走的是下坡路,貿然創業只能變成烤乳豬而已.
我離開台灣好幾年了,這幾年真的都沒有聽到台灣有啥特別振奮人心的改革跟進步<指經濟 科技方面除了HTC以外>.
現在關注的只有大陸這邊的科技新聞而已.
前幾天,大陸這邊的聚美優品已經赴美IPO了,才開業三年.
淘寶網也準備IPO上市,也把財務報表給交出來了,賺真大.大約可以募到1500億美金上下.
雖然中國目前有很大的問題,但是我還是覺得大陸的發展比較大.
有志創業的人,還是來中國看看吧.
部份人的意思是:「這個這麼重怎麼拿得動?」
沒有我期待的:「我未來想創業,雖然有多重困難,但我找人來幫忙就好」。
這讓我驚覺「少子化」不只是讓未來的「人口紅利」消失。更嚴重的是新一代慢慢忘了團結的精神。一支筷子,五支箭的故事,真的只是故事。不會利用於創業,不會利用於開疆闢土,只能用於癱瘓忠孝西路。
這說明了為何現在創業困難,因為大家都偏向於單打獨鬥就可以的小事業,同質性太高,僧多粥少。也像小船一樣,只想在淺灣裡撈小蝦米,根本沒有想出大海去搏鬥的打算。
yen5214 wrote:
當過多不擅經營者進入市場,市場變的過度競爭,大家為了生存進而產生殺價紅海
產業往往在國內同業市場就殺的血流成河,降低了企業往外壯大的機會...(恕刪)
為什麼只剩低薪的工作?如果沒實力那也罷了,可是有人語言和學養都不差,又考了好多張高級証照,卻還是找不到可以學以致用的好工作。根本原因就是台灣大公司變少了。
反過來說,在現今懂得好好的珍惜好朋友,化團結為力量的,必然能扛得動更重的物品,駛入更深更遠的大洋,這不是真正創業的目的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