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很好奇
如果你是一家小型的文創公司,或是網路公司又或是SOHO族
這些人應該會選擇在家工作吧!?
但為什麼還蠻多分租辦公室都是租給這些族群的人呢?
如果真的是小型的1~2人公司,
節省成本的做法當然是在家上班.
不過身邊很多這種例子,
隔壁鄰居去年退休,自己出來偶爾接生意,
就去租了間小辦公室...
有地下停車場,有管理員可以收信,自己放跑步機與高爾夫推桿練習...
維持星期一到五上班的生活,
早上處理公事,下午看看新聞看看股票,運動完再回家.
偶爾有人要談事情也有簡單的會議桌,投影機等...
他說在家就會懶散,無法專心,
很多事情每天只要專心2~3小時就可以處裡完,
如果在家大概效率會拖慢一倍...
而且公事與家事本身就該分開,
他很享受不用把公事帶回家中跟家人鬧到不愉快的生活,
下班回家就是整理庭院,帶孩子出門打球運動等...
或是在家庭劇院看電影.
老爸五年前退休,休息半年後也是閒不下來開始自己接生意,
算是貿易公司...
這下好了...他覺得很方便,24小時幾乎都可以上班,
經常5am起床回Email,收傳真,不到9am就把所有事情處理完畢了,
接下來苦了員工,幾乎隨時會接到他電話,隨時要處理事情.
苦了家人,因為電話沒分開,隨時都有國外電話打過來,
有時為了公司形象還得配合演戲裝作是辦公室要轉接給相關分機XD,
全家人變成無薪水勞工,老媽兼任會計,我兼行政與工讀生...
下班回家或是周末很累還要幫忙處裡家裡公司的事情.
地址電話公開後,三天兩頭政府,配合廠商,客戶,消費者... 來電,來信,甚至親自來敲門.
只因為老爸懶得去租郵政信箱,懶得多弄一支專線來處理公務.
沒錯,省了辦公室租金...省了人力成本,但是苦了家人.
隔壁另一家也是... 孩子大學畢業自行創業在家接案,
其實薪水是不錯,到目前為止兩年多每月平均45000起跳,
遠好於一般上班族22k,
但久了總是在家中會有摩擦, 從細故因為工作起爭議, 到 "年輕人不出去工作整天待在家裡"
都有話講.
當然基於節能減碳的立場, 很多小企業其實是不需要辦公室的,
很多公司提供相關服務,你可以借地址花錢讓人家把你公司登記在他地址上,
會有會計師幫你管帳,如果有公文會幫你轉送.....
國外很多短期出租的辦公室或會議室,供臨時使用,
但台灣這方面的風氣還沒起來.
不過在台灣要談生意到處都有咖啡廳與超商,其實若不是太正式的場合是還算好.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
登記的公司地址不能用自己家裡,登記的電話也不能用自己的
不然那棟房子和電話就會被視為營業目的,很多稅和費用都會用營業用來算
所以去租一個地址,只有一張桌子和電話也行
還有另外一種功能
就是倒閉的時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