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創業、創新 我在台北與成都(分享)






在永遠霧茫茫的成都早晨起窗,我的創業夥伴已經在飯店樓下等著我了,車子開過成都高新軟件園區的A區到達D區花了10來分鐘,走過十米的草皮之後來到了我們的創業辦公室,這麼個豪華高級類比台北內湖科技園區的軟件園,而其綠化水池等景觀環境更勝台北,這裡很少時髦光鮮西裝筆挺的上班粉領,各個都像大學剛畢業的學生,騰訊、完美世界等網路公司在這裡有整棟的辦公室建築,中國政府把整個D區規劃成年輕人的創業場,而我們在這裡申請了一個一年免費使用水電家具全給的創業辦公室。











一早在techorange.com上看到了’趙藤雄要不要出走都可以,我們該關心的是台灣為什麼沒有技術創新?”這則文章,心有戚戚焉的開始寫下這篇文章,我想今年剛得到台北亞太創業競賽、文創加值達人賽獎項又在台北成都兩地開始創業的我應該可以有一點經驗看法從另一個觀點來聊聊創業這件事。









創業家

一個年輕人、把全部的身家都投入到事業中,我覺得這是一個創業家最基本的條件第一條,也唯有這樣你的成功可能性才會提高,而當你願意這樣做的時候你的夢想一定是很偉大,而當然下一步要面對的就是失敗的一無所有,而在台灣甘冒大風險的年輕人已經越來越少了。




台灣的恐懼假議題、嚇壞了所有的年輕人

15年前我剛從部隊退伍,那個時候正逢網路時代的來臨,所有年輕人內心都充滿抱負躍躍欲試的踏入社會,而現在這種氛圍已經一絲不剩了,我覺得台灣萬惡的媒體與政黨鬥爭要佔絕大部分的責任,媒體與政客為了要版面,不斷的推出一些社會假議題來炒作,22K、部隊問題、監聽關說這些都是假議題,長久以來、世界各國都一直存在,這些是問題沒錯,但是我們不能被政客媒體搞的只剩下這些問題,每幾個月就來一個新的問題需要上街頭,台灣其實並沒有落後到必需只能上街頭才能解決問題,在這些氛圍下感覺台灣就要完蛋了,其實台灣整體還是很好的但是年輕人卻已經嚇壞了,22k、高房價,有能力的要先自保找份好工作乖乖存錢不然一輩子討不到老婆,誰還有心思背水一戰投入創業呢?







台灣政府跟創業者要錢的制度很完善了、但是服務卻很落後

30年前的創業家,開了家工廠招了幾個工人找了會計,乒乒乓乓的就開始做生意了,跟銀行政府往來沒這麼多規矩,設備抵押就可以貸款到錢,但是現在創業,找了個員工勞保健保每個員工20000的薪水就要多支出4000,雖說這是必要的社會福利制度,但是你想想三十年前的創業家在美好的時代賺進大把的收入時沒有健保這東西但是現在他們卻也跟我們享用著一樣的制度而且大都是他們在用卻是共同買單等我們要用的時候可能破產了,更可憐的是銀行對我們是更加的不友善因為他們被以前的企業倒怕了,人民所得比起以前更是有退無進,而年輕的創業者在這個時代該怎麼抉擇,政府還是束手無策,所以賣糖水炸雞也許是在台灣更好的選擇,不用稅金哪有什麼勞健保補貼給你自己去區公所工會,正正經經創業除非老爸有錢不然風險與成本實在太高,導致現在滿街的是賣吃的與喝的,而絕大部分政府根本收不到稅與該拿的健保費,而這樣的惡性循環讓我們更沒有可以跟世界競爭的創新企業空間了。







政府文創補助只給成功人事

去年開始我們公司陸續得申請了一些政府對中小企業的補助,很幸運的寫了一個60頁200萬的補助案被文化部文創補助通過了,而在參加領補助說明會的時候知道他只願意給我們50萬,而霹靂布袋戲卻拿到我們的好幾倍,更扯的是他還要我們完成這200萬的案子作為審查點,這到底是哪國邏輯啊!!最後再說明會上被砲聲隆隆之後相關人員吱吱嗚嗚的暗示我們帳面做好就好,他們單據可以實報實消就好,結果今年中在單據報銷時因為參展機票登機票沒留扣了幾萬塊,他的報銷規定明明沒有任何一條說要登記證但是我們也只好認了,因為這些單據報銷幾乎要把我這個幾個人的小公司搞翻了,而這次的經驗告訴我我再也不要申請這個補助了,如果要就請一個人專門做這件事把它的薪水算在這上面然後專心跟政府作帳就好。













創業競賽

因為一個朋友在上海創了個希品網短短一年變成了上億的公司,而我比他早創業的還在這苦撐,所以今年也開始陸續參加了創業比賽,很幸運的得到了亞太創業競賽的第三名,而政府也積極的介紹了幾家創投給我們,結果~~所有的答案都是~依照你們的eps我們應該是不可能投資、但是我們會持續觀察有問題可以聯繫我們,每家幾乎是千篇一律的回答,我說我們是搞文創第一二年都在開發設計當然不會有業績,現在市場對我們也蠻喜歡的我們才想要資金好好做市場,然後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苦笑與安慰,文化部據說編了幾十億的的預算要補助文創,結果你知道有誰拿到了嗎?一個演藝圈老大哥拿了上億拍了些youtube變魔術,只有他被創投補助、是的、只有他,而且他還得自己開一家創投公司才能~~~~我們公司並不是拿了個企劃案就想騙錢,我們也是認認真真把身家性命拿了近一千萬出來做了些有趣的創新產品,賣了世界20幾個國家,全球跑了一圈的展覽,而我們離政府幫忙的路還很遙遠,年輕人你們要靠政府來創業我比你們還害怕......




青創貸款

早在公司成立第一年我們公司就有一個人專門花了兩個月寫計劃書上課申請了創業貸款,結果我們拿著這份文件去銀行時卻沒有人願意貸款給我們,我們配合的台灣銀行就是不斷的都圈子要我把我爸房子拿出來抵押,明明我公司在銀行戶頭就一直有個百萬在那裡,他也不看我們產品不問我們營運就是要抵押品,區區一百萬百般刁難,那個倒你們幾百億的看起來卻輕輕鬆鬆,而後來今年因為得到獎項政府說可以可以給我們利息補助讓我們去貸款,果不其然夢靨又重演了行员又輕鬆的說出我看不出你們的還款能力,天啊~~我當時真的是覺得自己怎麼這麼傻又來跟政府銀行打交道,他們是要已經在賺錢或是作假資料搞空殼公司的人才玩的起的,認真創業的跟銀行往來你就輸了~~~(但是我也是有朋友隨便申請就過了..)














成都

成都這個城市因為位處於中國西邊交通不便所以一直沒法像上海廣東這些城市一樣發展,但是成都政府只到自己的這些劣勢所以開始以軟件作為發展的重要目標,也因為交通不便帶來了一個好處就是人員流動律低,因為十年前我在一家ic設計公司上班的緣故在這裡結交了幾個不錯同事,所以在今年因為要展開一個軟體項目就毅然決然來這開公司了,而初期剛開始猶豫要不要來成都的時候夥伴就跟我說成都創業政府是給你辦公室設備跟水電的,一開是半信半疑就草擬了一份20來頁的應運計劃書送上去,沒想到過沒兩週就說辦公室下來了,接下來就是等合約就可以成立公司了,而軟件園知道政府效率慢所以就說讓我們交個每個月幾百塊的管理費就搬進去吧!!就這麼幾百塊我們成都四個同事就這麼開始辦公了!!當然果不其然政府都搞了兩個月了才把公司申請下來,但是對創業者來說最重要的不是那份文件而是辦公室,這件事大陸政府懂了反而台灣政府不懂。









在園區工作了兩天,聯繫了之前帶過的幾個優秀的小朋友,他們已經在這裡創業了三年,從當初成都公司結束後五個人出來創業到現在已經五年沒見了,只知道他們做了一款帝國塔防的遊戲很紅,沒想到聊完天后才知道他們現在已經是月收入400萬rmb進入創業輔導加速期的公司了!!這對我無疑是個超大的打擊也是一個超大的動力,小米機創辦人雷軍說過要成功首要有個大市場!!中國人對於成功的定義很大,的確在這裡反應了事實,台灣的恐懼獲利思維在這裡慢慢的不適用了!!也可以說慢慢的改變了,以前台灣創業家的眼界是全世界,拿著一點技術就衝出去接單了,靠著cost down以及對解決問題的速度與能力創造了台灣奇蹟,但是當我們發現有人比我們還會cost down有人比我們更會copy的時候我們中小企業反而走不出價值,這陣子看了中國合夥人裡面一段,我們付的賠償金越多我們的市值就越高!沒錯!這跟早年美國山姆大叔的心態不是一樣嗎?不付給kobe這麼高的薪水湖人球賽的票能賣這麼貴嗎?創造價值這點彷彿像跟刺一樣插進我這個想著costdown裡變出小花樣做產品的心理~~~~














每每在台灣看著松煙的文創辦公大樓給了富邦誠品,我心中就隱隱約約的痛,我們充滿熱情的創業者真的適合在台灣嗎?台灣的人民對政府是這麼的好,好到不用有公共垃圾桶就還是可以有好市容,而省下的這些錢呢!?分給那些大咖!?遠通違約可以不用罰,老百姓罰單卻是準時到,建了個101結果政府要用它的肖像還要給錢!補助創業創新的錢鮮少有掉入20-30歲創業家的口袋!光是申請文件資格就不是我們玩的起,而變通方式呢?沒有!!









亂世之下要用猛藥
我覺得在這個現在已經是鄉民治國的時代,政府應該做的項目要是夠大的資本支出灌注在創新產業之中來引起關注以及加入,然後用網民檢視的方式來檢視這些創新產業,而不是幾億幾億的拿去做什麼夢的表演,例如把閒置的zoo mall提供出來成為免費的創業辦公室,扶植10人以下的創新公司免費進駐,每家進駐的辦公室都完全的公開在網路上給予檢視,每半年一次成果發表會,扶植期為1~2年後就必須離開,館內有個媒合的咖啡廳,會議廳,銷售中心,把台灣最有想法的年輕人結合起來才能產生最大的價值,而這些事情成都這裡已經做了五年了,年收入上億的公司也出現了幾家,台灣創業家不像美國媽媽至少可以給你個車庫把你們集合在矽谷,我們幾十年前在頂樓加蓋創業也很難打的贏大陸的資源整合實力,所以政府啊~你們只要把給企業優惠的萬分之一給年輕人們~搞不好我們會還你一個htc或google也不一定........



別再把錢給哪些已經知道政府玩法的創業公司了,因為現在活下來的大都拋棄了創新能力努力吸政府奶水,還有很多擁有好想法的年輕人不知道醜陋的叢林法則努力的創業著,而他們需要像中國一樣的基本創業環境.....

轉載自鋒哥對你說
2013-11-05 1:48 發佈
心有戚戚焉的也回復了版主的文篇!
並奉送上五分
曾經有一位老師跟我語重心長的說:未來,無須戰爭,只需要大陸的經濟超越台灣,再來個幾十年的交流
統一不統一,都是個人心證!
曾經因為中美斷交的痛,因為外在壓力的迫,締造了台灣光輝十年的經濟起飛,也奠定了台灣在亞洲的地位
,但是隨著這十年的政局震盪,頂頭的....安逸過了頭,我們已經沒有了前進的動力,猶如爭家產的敗家子
,爭個面紅耳赤



從N年前卓勝利跟廖俊主演的傻龍出海,以幽默的方式敘述著返鄉(大陸)的所見所聞,路邊春光外洩的公廁,
硬體猶如五0年代的台灣,再再的顯示當時台灣的優越


十年前,大陸各城市的起飛,在此真的語重心長的說:大陸在各方面真的已經超越台灣

看著樓主在成都打拼,享受著當地政府的照顧,也因此我也說說我朋友當時的事情好了

當時的他申請了創業貸款,計畫書是我幫他花了兩星期完整的寫完

很快的審核下來,只是需要家人的"不動產"抵押

當時的我也訝異,審核書上面規矩明明寫著,每人信用貸款上限一百萬,有使用不動產抵押可以上限至四百萬

他....只是申請個一百萬滿額的信用青年創業貸款

當時他也提出既然要不動產,那麼就提高貸款金額吧!!

呵呵.....銀行會做虧本生意嗎?

答案是不可以的,青輔會的簡章雖然如此寫,但是審核最後還是銀行

唯一的優點是,當我朋友經商失敗無力償還

政府可以補貼給銀行如此罷了


我朋友就沒有樓主的好運氣

兩年...苦苦的經營

每個禮拜幾乎都會看著他趕三點半

但是看著他每天七八點起來,晚上一兩點回家

又很期待他的成功,真的很殘念

他沒有成功

專家不是說了嗎?創業的人百分之七十五是不會成功的

他剛好是那百分之七十五的人

即使他付出了比以前還要多的精力跟時間

最後消失在我的眼前了

龐大的債務,讓他跑路了

真的很可笑,他的信用只值那一百萬

隨之賠的是老母的不動產


台灣對於中小企業說真的,批鬥有餘,照顧不力

很多的中小企業每個月過著剛好盈餘

不像以前,我們是靠著中小企業起飛在東南亞

現在靠的是財團,也因此要政府罰款財團

我還是....呵呵!!!

要政府罰款中小企業,哈哈....很快!!


有人的信用即使好幾億破產依然名車出入

兄弟....你只值一百萬


兩年不見你了,也藉著這篇文章

如果你有看到,敲敲我吧!!

也最後送上最真誠的祝福

預祝樓主事事順心!!

事業起飛
當"申請青創貸款"可以成為代辦公司的business, 代表這個制度已經有問題. 這就是台灣創業環境最真實的狀況. 真正創業打拼的人,會有時間去上那些所謂的"創業輔導課程"? 在台灣要創業,請拿出自己的身家,不然就回去乖乖上班吧!
看了這例子,分享一下這一兩年兩岸看到的現象和心得

之前在台灣工作,周遭人比較少關注大陸的事,加上沒去過大陸

的台灣人,不知道外面世界變得很劇烈,還以為對岸落後到誇張

(這些台灣同事還幾乎都是碩博士)後來我離開了台灣的職場,

在休息的過程中,除了學學交易之外,最重要的我開始關注創業

這塊版圖,就像很多人的一些夢想一樣,多少都希望能把自己的

創意實現,於是乎開始透過人脈接觸台灣的創投,也開始去報告

前前後後接觸了快十多家台灣創投吧,幾乎每一家都只願意投

2th stage的公司 (就是你公司已經開好了,也經營了,然後也開始賺了

些錢,進入第二波增資的階段)

看到這邊,有沒發現很荒謬的事?台灣創投保守到只願意投"已經開

使賺錢的公司"!!! 我當然知道投已經開始賺錢的公司,對創投來說

風險小很多,但是這樣的保守根本無法提升台灣創業的層次,很多真正

有創意的想法都是初期階段,然後因為台灣的風氣如此就胎死腹中...

我想如果Dropbox的創辦人是在台灣長大,找台灣的創投,我想到現在

都沒有這家公司

如果台灣創投真的有給錢,目前給軟體創業的錢就約莫200~300萬台幣

其實這樣金額的錢,很多團隊自己出就有了,又何必找創投...

反觀對岸的生態,我在今年也透過上海的朋友接觸了一些大陸的創投,

那天朋友約好後先吃晚飯,在晚餐期間,對方就聊聊我的一些賺錢的想法

我就邊吃飯邊大略的說明一下,對方聽了之後,可能蠻認同我的計畫,居然

連正式報告都還沒看就說:你明天來我辦公室一趟,在麻煩你報告一遍給董事會

聽,我自己這邊私下先投資你1500萬RMB,金額是不大,所以你明天再跟董事會

報告,你這想法太牛了,我覺得一定要快搞起來,這想法有機會幹掉騰訊...

後來這波在中國,我們團隊就找到快9000萬RMB的創業資本,而且找錢速度

之外真的是在台灣難以想像的

當美國人在討論Google,Facebook,Twitter,Dropbox,當對岸在討論

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的同時,台灣的網路軟體業有甚麼值得驕傲的新創公司???
請樓主加油~ 請樓主加油~ 請樓主加油~

linfon wrote:
在永遠霧茫茫的成都早...(恕刪)


我對這些創業者致上滿滿的敬意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台灣因為四五年級打拼打下基礎有點成績了
現在只想守成享福
但手握大權的大人們害怕改變失敗把資源全部一把抓
直接造成年輕人無法突破現況
這篇很棒
只可惜就算政府看到也不會做出任何反應
公務人員太過安逸
只求自保,平安下莊領退休就好

台灣
就是一個被財團綁架的政府

而政治人物
只要榜好下面的樁腳
去喜宴、喪事等露露臉
再來個你兄我弟就萬事ok了
什麼民主、政見、主張.. 都是假的

至於公務人員對預算的使用
那根本就是消耗預算罷了
"我要把去年邊給我的這些錢花光光,然後再對上面喊窮說不夠用,今年才能拿更多預算"
我不懂抱著這種心態執行公共建設,怎麼可能把錢用在正確的地方??

至於預算給誰
說穿了就是公務人員懶,怠惰,還有缺乏做正確事情的勇氣
給個不知名的小公司,就要先證明給他的理由,還要小心不要被上面覺得這中間有利益交換...
這樣還不如給王偉忠,你知我知大家都知道的人
反正給誰我薪水還不是照領,也不會比較多或少
那我不如選簡單的做...

最糟糕的是台灣的最大權力中心根本不是總統府
而是那個不管誰做總統都換不掉的立法院長(我沒有政黨偏好 先說好)
這代表著不管我們選票怎麼投票
上面那先真正拿著政治權力的那批人永遠換不掉...

台灣
現在走入一個困境了
問題是普通老百姓無能為力 唉...

linfon wrote:
早在公司成立第一年我們公司就有一個人專門花了兩個月寫計劃書上課申請了創業貸款,結果我們拿著這份文件去銀行時卻沒有人願意貸款給我們,我們配合的台灣銀行就是不斷的都圈子要我把我爸房子拿出來抵押,明明我公司在銀行戶頭就一直有個百萬在那裡,他也不看我們產品不問我們營運就是要抵押品,區區一百萬百般刁難,那個倒你們幾百億的看起來卻輕輕鬆鬆,而後來今年因為得到獎項政府說可以可以給我們利息補助讓我們去貸款,果不其然夢靨又重演了行员又輕鬆的說出我看不出你們的還款能力,天啊~~我當時真的是覺得自己怎麼這麼傻又來跟政府銀行打交道,他們是要已經在賺錢或是作假資料搞空殼公司的人才玩的起的,認真創業的跟銀行往來你就輸了~~~(但是我也是有朋友隨便申請就過了..)


這個真的沒那麼簡單,事實上是你們公司的人沒經驗,不會寫貸款文書。這種KNOW HOW 是要花錢的

linfon wrote:
在園區工作了兩天,聯繫了之前帶過的幾個優秀的小朋友,他們已經在這裡創業了三年,從當初成都公司結束後五個人出來創業到現在已經五年沒見了,只知道他們做了一款帝國塔防的遊戲很紅,沒想到聊完天后才知道他們現在已經是月收入400萬rmb進入創業輔導加速期的公司了!!



說實在的,美國和大陸市場那麼大,可是這十年來出了多少創新成功的公司?
以台灣的市場,除非有神一般的政府,本來就不可能和這二個市場比
況且,台灣年年也都有新公司上市,資本市場也不是死水一灘

你以前看過的小朋友能推出一款很紅的遊戲,就說明了人家能力比你強很多
並不單單是創業環境的問題

世界上創業成功的人,很少不破產個二,三次的,我還真沒看過沒輕驗的青年創業不必用自己的身家下去賭的
銀行又不是創投業,你怪銀行不貸款給你也太奇怪了吧?
你沒聽過這句銀行業的真言嗎? " Credit is for people who don't need it"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