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很多創業做生意失敗

你那個數據有依據嗎?不要一桿子打翻一船人!我遇過創業也有成功的雖然是少數,但不失敗也不一定,不好經歷也是收穫啊!

真的很省 wrote:
啊不然怎麼辦?現在...(恕刪)


再差的景氣都有人賺大錢...
再好的景氣都有人倒閉...

要創業很好,但利害分析,風險評估才是重點...
更不用說要找出自己的競爭力...
不然就跟花大錢買股票的散戶有什麼差別?

社會不是吃素的,會賺錢的人,錢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我小時候就認為我是賺錢機器


以上的網友說的其實沒錯,對一般人確實不容易,因為當老闆需要具備非常多天生的能力與條件,

不是人人都有辦法,但如果以下你有六成,勤勞、遠見、刻苦、人緣、善於溝通表達、說服、理想,

其他你可以靠後天去努力,(我大學曾經在這裡問有100萬你們會做甚麼)大家都回我屁話

此後我不再這裡問這類問題,會成功的人想法一定是與眾不同,我大二出了車禍,對方賠了我15萬

我買了二手進口機車,開始買賣之路(到畢業後中斷)大四我有了100萬,現在畢業兩年多了,

我用這100萬創業,我目前月淨賺30萬元,目前規劃是年年倍增,然後我做的一樣是樓上所說的餐飲業

(我打算明年,事業有照我方向走,我就上01 來分享 錢應該如何賺)





最後我要說,外面的工作就像是度假,創業你還想要輕鬆,那還是回去喝奶吧

舉個簡單例子,在外面聊創業,如果對方跟我說到要開咖啡店,我大概直接結束這話題

想開咖啡店的絕大多數,都想在自己店裡悠閒聊天,看書、上網以為輕鬆自在!!!!!!!

可是如果你真的是一家賺錢的店,不可能有這種場景(你會忙翻)而且外面學的手沖咖啡一點創業價值也沒有,

頂多讓你在家泡泡 陶冶性情,提開咖啡店的人9成還沒脫離舒適圈,如果你認為現在工作很辛苦了,

那你就不是創業的料,在工作之餘,你還有精力東看看西找找,做跟未來發展有關的事 那麼你就應該試試這條路

Deoxyribose wrote:
以科學而言
鈔票的數量是固定的
所以我才說除非自己印鈔票
損失勞動力換來金錢算"賺"嗎?
你自己也講了
是"換"錢
我講的是"賺"錢
你要弄清楚
當給予與獲得兩者不等值
其差叫"利潤"
利潤正的叫"賺"錢
利潤負的叫"虧"錢
舉例
蘋果一支手機假設利潤70%
這70%利潤從哪來
從買手機的消費者口袋來
消費者是用高於手機成本的錢去換取蘋果手機
等於你為了這隻手機損失了過多的勞動力
買手機你賺嗎?
沒有
你是虧
虧的錢到哪去了?
到蘋果公司去了
所以24樓講的好
"分享成功的經驗,基本上就是要海削你的錢到他口袋而已"
了解了嗎?


你到底在講什麼?
亞當斯密斯都哭了

鈔票數量根本不是固定的
一百年前全世界有10億人
總財富為X
現在全世界有70億人
總財富有變成1/7嗎?
顯然沒有嘛!


就說不要用股票的概念去理解經濟學
以經濟學來講
蘋果的利潤是因為有其他公司的虧損
才會造成他的高毛利
這都可以從邊際效應去分析

Front end wrote:
我用這100萬創業,我目前月淨賺30萬元,目前規劃是年年倍增,然後我做的一樣是樓上所說的餐飲業
...(恕刪)



這是熱門店的規模??

不是就得開分店的總和??

台灣創業的確只剩下餐飲的前途

作餐飲也得本身就懂餐飲出身的

個人知識不同,他能就的就有所拘限,

台大博士出來賣吃的也只想到賣雞排而已


Medesigner wrote:
我倒覺得"運氣"比任何條件重要
至於能力甚麼的都是馬後炮而已
沒成功之前那些都是垃圾

有點贊同"運氣說"

像我家附近有家肉圓店,實在有夠難吃
價格貴,又小顆,也沒料,根本吃不飽
辣椒醬還不是自己調配的,是買現成的

帶朋友去吃~ 吃過的人都嫌到爆
但人家生意搶搶滾,都不知道買幾棟房子了

有時候運氣真的比實力還重要
然而沒實力就更不可能成功了
ake999 wrote:
這是熱門店的規模?...(恕刪)


臺灣創業還可以選擇軟體業啊!
只是可能大部分都沒聽過沒用過的產品!
政府用 亞洲.矽谷 在贊助他們!
他們是明日之星!
要多多愛護他們!

還有一類人士會選擇生技產業!
跟大老闆打好關係!
記得上櫃上市是賺錢之道之一。
新產品放個10幾年,投資人仍然會吹捧,即使藥品還未通過三階段臨床試驗上市!
分析師們會說此乃前瞻性企業值得等待!
適合會編織夢想的創業人士
(只能說社會對生技產業是容忍性相當高!)
george306 wrote:
小弟我也是選擇自己創...(恕刪)


台灣目前的負面環境猶如日韓,但正面的積極改善卻跟不上...
...
前陣子新聞銀行存款率創高,表示通縮即將來了。因過度通膨低薪,大家減少花費。因股房市交易量縮,投資資金回流銀行。這樣銀行放款利率再低都沒有人要借貸....

如果政府再不拿出魄力,來個基本面的政策改善,不要再搞小確辛,意識型態或討好財閥等...

我想惡性循環下,這環境庶民還能再創業投資而賺錢嗎?!

Dennis520 wrote:
你到底在講什麼?
亞當斯密斯都哭了
鈔票數量根本不是固定的
一百年前全世界有10億人
總財富為X
現在全世界有70億人
總財富有變成1/7嗎?
顯然沒有嘛!
就說不要用股票的概念去理解經濟學
以經濟學來講
蘋果的利潤是因為有其他公司的虧損
才會造成他的高毛利
這都可以從邊際效應去分析...(恕刪)


所以"經濟學"並不算在"理工"那一掛的
當然"質量守恆"也是在"理工"那一掛裡的
我講的理論基礎是科學
也沒有提到股票
你跟我講啥經濟學?
蘋果的利潤是因為有其他公司的虧損?
請你告訴我是哪一間或是哪幾間公司虧損?
ake999 wrote:
當前貨幣供給量看央行
主要是貨幣乘數是不固定的
記得多多消費哦 大家就越好...(恕刪)


質量守恆是假設在同一個時點下
和經濟學沒關係
純粹就是以物易物的概念而已
用A物去換B物
得了B物卻損失了A物
貨幣只是個媒介
最終會相抵而消失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