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失去理智與客人吵架的一天....開店的你會後悔開店嗎?

su723 wrote:
會不會損失一些客戶,有可能...(恕刪)

會損失的就是那些澳客

反而以後來了更好的客人
李準基 wrote:
其實客人很多都是要教育的

像我朋友做服裝的

最肚爛就是客人不問價錢先試穿
結果一聽到價錢就跑掉


誰規定試穿了就要買?
為何不直接在吊牌上標示價錢?

售價不透明的商店往往讓人無法信任
報告一下原先事件起因的處理狀況,誠如大家說的,開店以和為貴,事實上客戶也就是付錢的老板,這件事情有了不錯的結局,我在這件事情上要負最大的責任,是我讓這幾年來累積的一些情緒、感覺的火山爆發了,最後與客人一人一半,我退了50%的增額部分(不過客人原本推辭了,他說那天情況也有點抱歉),但我想這就像前面有回覆到的,要感謝此客人,是我要轉變的時候啊,我不該繼續埋著頭做我不喜歡的流程,以為這一切會改變,這算收穫吧!

~~ 哇系車頂行李架專家 ~~
說到跟客人吵架,你去FB的靠北奧客就有多少篇了,你不是第一個情緒爆發的,包括我自己也常跟客戶吵架,不可否認吵架理由不外乎就是價錢問題.售後服務問題等等,有的來消費個幾十元也要殺價都大有人在了,甚至有的人為了想殺10元都可以跟我吵架了,那你這個事情算什麼?反正做生意就是這樣,合則來,不合則分開,我永遠記住一句話:因價格而來的客戶,也會因價格而離開

su723 wrote:
今天一個上星期五來...(恕刪)


我認同二樓說法,客人需要教育,因為台灣經濟及殺價的文化習慣導致市場越來越無法生存,適者生存,就是教育。
客人要買商品,除了商品本身的價值和所付出的金額
還包含了過程中及感受以及售後服務
所謂感受講白一點就是爽度問題

為什麼現在網路購物盛行
除了因為競爭大、24H可以下單、打破區域限制之外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方便而且一翻二瞪眼
去店家看我得要出門,女生可能還要梳妝打扮
路上可能塞車下雨出車禍,還要配合店家營業時間
結果很可能問到一個芭樂價
然後老闆嫌你奧客,你也花時間花錢搞到一肚子火

網路上至少馬上看得到價格
同樣的產品,搜尋一下就知道價格合理區間在哪
接下來就是看哪家介紹詳細、流程好操作
點一點就買完了
不用風塵僕僕跑到店家
不用看老闆心情好不好
不用擔心有貨沒貨
更不用怕比價被當成奧客
所以即使有些網路價格比店面高
但顧客還是願意買單
畢竟便宜的實體店面是要花時間花精神去找的
不是每個人都住店家隔壁或是有很多美國時間去一間一間比價斡旋

說真的,買一樣的東西,誰會希望買貴的?
開店的老闆有成本有店租有水電有人事
但客戶在乎的不是你會不會倒店
而是噴出去的鈔票和購物時的爽度
很多人不喜歡"花錢的是大爺"這種說法
但現實上你要開一家店,把客戶購物時的情緒顧好就是你的競爭力
尤其是要透過安裝或是服務的商品更是如此

你當然可以很帥氣的說我不賺你的錢,滾出去!
但最終錢還是在客戶口袋,而貨還是在你的倉庫


guderian wrote:
客人要買商品,除了商...(恕刪)



客氣一點。
價格多少就說清楚。
如果不給殺價就嚴正說明,賣不了就算了。
除非你的商品是會隨時間降價的
否則根本不用理客戶的無理要求
樓主本身做過銷售嗎??
su723 wrote:
今天一個上星期五來...(恕刪)
su723 wrote:
今天一個上星期五來店...(恕刪)


台灣人多半不覺得服務值錢,覺得服務是應該的,但還是有不少人尊重專業服務。

有些買家一副主子嘴臉的更是令人反感。

樓主辛苦了。實體店面要提供網路做不到的附加價值,如果只是提供一個看實品的管道,在價格上不易跟電商競爭的。
前幾年自己賣鞋子
一個長輩買了一雙鞋子
穿了一個多月跑來找我換
說會腳痛
而且
還說不換就不走
(鞋底都有一點磨損)
當然是不理她
後來她就真的坐在那裡不走了
後來自己想想

算了
她有年紀一把了
就換給她

做生意什麼人都有
不是那麼容易的
su723 wrote:
今天一個上星期五來店...(恕刪)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