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你的建議 你說幾點確實中肯 品質問題確實 沒台灣的好 但是也沒到難喝自己喝過幾次 員工 大陸人服務態度確實沒台灣人好 自己兄弟也是開店鋪請的 大陸人真他媽的有個性 也問過這樣的人你也請呀 兄弟回我:大陸人教育就是這樣。網紅效應 給一點點帶來極大影響 但是沒網紅店其實也沒說到差 只是有網紅店 是不科學人潮錢潮。50萬是加盟 代理沒這個本錢也不會去代理 50萬中小店 前提說過 資金約200萬台幣 所以50萬偏向一面店鋪模式 沒座位為主 3線城市加盟費也比較低。如果我會飲料方面知識跟貨源 我也不著麼想加盟 但是加盟 收益遠遠超過 自創收益 。以上是我觀察的狀況,你越到的狀況也是肯定存在的 這流潮就跟 台灣娃娃機一樣跟風 唯一不一樣就是 大眾對飲料接受度相對較高。 kyoellen wrote:其實在去年我也想加盟...(恕刪)
幫你分析一下因為剛好你想開的三項, 其中二項我有點了解,1. iphone的維修零件批發:維修零件是非常專業的領域, 沒有那麼簡單.不是簡單的去深圳華強北賽格那附近把貨買回來批發.消費者維修費很貴是因為店家要賺, 店家跟維修站都要冒風險, 拆機如果把手機拆壞了要賠.一般維修站進貨價格壓得很低, 而且你也要對維修站保固你的零件.像螢幕就有很多種貨,A.原廠全新B.半原廠翻新(一半組裝)C.完全非原廠(全組裝)蘋果電池也是阿有正原廠, 仿原廠, 非原廠, 你會分嗎? 如果買到仿原廠當正原廠賣會被客戶笑.你的上游廠商如果知道你不懂他不會跟你講實話. 但是你付錢進貨之後, 你的客戶...維修站他們會知道是不是原廠...正原廠全新的維修零件少之又少高仿的很多廠商也是看你是甚麼人就跟你講甚麼話.你很懂很大咖, 他會跟你講實話你似懂非懂, 他就咬死跟你講是正原廠現在有辦法在台灣批發維修零件的人很多都是已經經營很久, 非常懂. 貨源也很熟. 甚至不用跑香港大陸就可以進貨. 錢也比你多, 認識全台的維修站也比你多.相信我因為我有朋友就是做這行的100萬當單幫客(蟑螂)進一些貨開車到處跑是可以, 但是你最好有師傅帶.2. 美式炸雞不懂3. 三線城市飲料店這個可以嘗試因為市場還沒有飽和之前有評估在三線城市開咖啡廳.我覺得給年輕人消費的這類餐廳, 咖啡廳, 飲料店, 在小城市都還是大有可為.只是看你如何經營.我常去福建某三線城市, 市區走路一圈約一個小時走完, 常常去一家咖啡廳.觀察到很有趣的現象整個小城市所有的店都可以抽菸但是就這家店不可以抽菸但是大家還是愛去消費年輕到中年女性去消費的滿多的主要是氣氛好, 喝咖啡都是加一堆糖, 雖然是咖啡廳但是更多人是喝甜的飲料.2年後老闆又在附近街上開一家二倍大的店, 咖啡西餐廳之類的可能是城市太小的關係, 新店開幕之後, 舊店生意就越來越差.但是新店生意還是很好老闆會經營, 還會賣賣進口啤酒, 搭配炸的烤的肉, 二個人簡單吃一餐, 二盤食物+二杯飲料, 要上百塊, 在鄉下100塊夠4個人在街邊小餐館吃一餐了也去過其他三線城市也是人口少的小城市咖啡廳, 一杯咖啡25-30塊錢因為裝潢有特色也是不少年輕人會上門消費覺得生意好很1-2樓的店 我都懷疑租金都不用5千人民幣因為整條街空店鋪很多話說我建議你如果要去大陸發展不要先入為主對大陸人帶有偏見你們說飲料難喝, 重點是賣得好嗎? 合乎大陸消費者口味嗎? 也許你覺得難喝但是消費者覺得好喝? 或許消費者並沒有那麼的專業, 喝不出茶的好壞, 只要夠甜, 裝潢漂亮, 杯子漂亮, 就是好喝?就像台灣咖啡廳, 有些人說他的咖啡豆多好又多好, 鬼知道? 大家都喝拿鐵(牛奶咖啡), 是有幾個人喝得出好壞? 懂得喝咖啡的都不會點拿鐵啦! 台灣消費者去咖啡廳也就是氣氛跟裝潢, 咖啡其次.就像我說蚵仔麵線好吃, 但是很多大陸人吃不習慣, 我曾經看到一個大陸人隔壁桌付了錢, 點了一碗, 吃2口受不了不吃了.服務態度員工的服務態度本來就是你要教的, 教不聽就再請過人.來上班就按照你的規矩做事, 有甚麼困難?如果帶人都不會帶, 要如何創業成功?我去大陸10幾年了我跟你講帶人要帶心不要一副自己台灣人很高尚, 他們大陸人就是髒就是懶就是爛這種偏見.你要賺大陸消費者的錢, 請首先放下身段, 也好好的帶領員工.我的員工都是大陸人我覺得很好啊比台灣人好很多又認真又盡責. 當然也是經過篩選.遇到各式困難基本上都是團體討論解決方案, 再讓我下決定.下班時間或者周末不上班時間, 只要公司有事, 隨時回來.我的員工都是廣東小城市本地人這麼多年遇到很多事情都是靠員工幫忙解決甚至遇到政府部門的問題, 也是員工到處找關係幫忙處理.帶人要帶心你以為大陸經濟快速成長是怎麼來的?當然都是員工們跟老闆們都很拚好嗎?在大陸連銀行周末都在開門營業有台灣那麼爽嗎?
union0 wrote:我去大陸10幾年了我跟你講帶人要帶心不要一副自己台灣人很高尚, 他們大陸人就是髒就是懶就是爛這種偏見.你要賺大陸消費者的錢, 請首先放下身段, 也好好的帶領員工....(恕刪) 就這點而言,台灣也一樣了,年輕人已不再接受權威式領導,有才能的不用說,連一般的庸才或更差的,都不接受也不如老一輩的那麼好凹,台灣管理層從來都是帶人不帶心,省帳面上的成本又不肯在教育訓練下功夫,嫌年輕人難用不敬業没忠誠度,從不檢討問題就出在高層身上,一直惡性循環下去,這種心態到對岸創業,自然是剎羽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