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問:何嘉仁幼稚園,加盟店與直營店是否會有不同

貴不一定好,好不一定貴。

何嘉仁幼稚園雖然好,但是要看小朋友與環境是否合得來,有的很OK,有的則完全無法融入。科見也是一樣的情形。

建議妳先讓小朋友試讀,然後多觀察小朋友的學習狀況。
Computer的來臨, 不見得要割捨溫暖的古老打字機... Digital的衝襲, 讓我們更加了解人文的豐富與獨特性。
科見的老師說,他們科見全都是直營店,但是其他美語學校多是加盟店。
所以,我才想,桃園市何嘉仁是否是因加盟店且有城鄉差距的關係,才使小孩程度不及板橋科見?

我們住家社區有一間格蘭英語,它的大招牌是掛「格蘭英語」,但小招牌卻掛「小寶貝」,兼補數學等科目,感覺就很不專業,所以我們不加考慮。

上星期遇見一位同事,她們以前住土城時,小孩是讀土城的夏恩美語,去年她們買新屋搬到板橋市中心,小孩也轉去板橋讀科見,結果也是被科見降級讀,原本去年該讀小四程度的,被降成從第三冊開始讀。
聽同事這樣說,才釋懷。

同事說,她很後悔沒有早點買房在板橋,她感覺土城與板橋的學校真的有水平差距。
她的小孩以前在土城讀清水國小,去年轉去讀板橋的後埔國小,她說,板橋後埔國小的教學作業水平都比土城好,
她感歎,市區房價比較貴是有道理的,因為教育資源就有城鄉水平差距,更不用說其他生活機能、醫療、工作機會等資源。

因緣有自性空 wrote:
科見的老師說,他們科見全都是直營店,但是其他美語學校多是加盟店。
所以,我才想,桃園市何嘉仁是否是因加盟店且有城鄉差距的關係,才使小孩程度不及板橋科見?

我們住家社區有一間格蘭英語,它的大招牌是掛「格蘭英語」,但小招牌卻掛「小寶貝」,兼補數學等科目,感覺就很不專業,所以我們不加考慮。

上星期遇見一位同事,她們以前住土城時,小孩是讀土城的夏恩美語,去年她們買新屋搬到板橋市中心,小孩也轉去板橋讀科見,結果也是被科見降級讀,原本去年該讀小四程度的,被降成從第三冊開始讀。
聽同事這樣說,才釋懷。

同事說,她很後悔沒有早點買房在板橋,她感覺土城與板橋的學校真的有水平差距。
她的小孩以前在土城讀清水國小,去年轉去讀板橋的後埔國小,她說,板橋後埔國小的教學作業水平都比土城好,
她感歎,市區房價比較貴是有道理的,因為教育資源就有城鄉水平差距,更不用說其他生活機能、醫療、工作機會等資源。.(恕刪)



生意人都有一套屬於他們自己的說辭....


多用心去觀察小孩 看小孩適合哪種教學.......


才是真的.......................


因緣有自性空 wrote:
科見的老師說,他們科見全都是直營店,但是其他美語學校多是加盟店。
所以,我才想,桃園市何嘉仁是否是因加盟店且有城鄉差距的關係,才使小孩程度不及板橋科見?


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補習教育,都要因人事物而有所調整。城鄉差距是不爭的事實,所以補習班要針對當地狀況調整教材難度,不然你要那些小朋友唸超難的教材,不產生學習障礙才怪!!

再次強調一下,每個補習業者都有自己的環境與風格,應該多多觀察小孩的學習狀況與補習班老師多多討論,找出小孩子適合哪間學校的教學方式與環境,這才是對小孩子好。
Computer的來臨, 不見得要割捨溫暖的古老打字機... Digital的衝襲, 讓我們更加了解人文的豐富與獨特性。

David Jackson wrote:


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恕刪)


+1

---


家長不負責任
沒多花點時間觀察孩子和老師溝通

卻怪罪學校有問題....



這樣說啦
教學品質師資佔八成重要性
只挑學校不挑老師
你搬去板橋~那老師就不會搬去板橋呀?

到頭來下學期說不定又遇到同個老師
然後家長又是學期結束很久後才知道
到狗窩裡說狗臭 豈有不被狗咬的道理
感謝各位提供意見。
今天中午,何嘉仁緦部管理處有打電話給我,我把意見轉告他們了,我說,我不是要讓導師受非難,而是要讓她知道她的肢體粗暴會傷害兒童心理,且我不希望有其他小孩再受傷害。

我另外向他們總公司表示,小孩過去幼稚園三年期間,外籍老師經常更換,有時學期尚未結束就換新老師,這樣對學生很不好,因為這些新老外會搞不清孩子的過去學習情況,孩子也常須適新老外。
我猜,這些老外可能都是短期來台灣工作,簽證一到就回國,這樣的外師品質不太穩定。

我比較何嘉仁與科見的教學方式是不同的。

以前小孩在何嘉仁幼稚園時背了很多單字,都是用單字卡學習;
單字卡一面是圖案,另一面是英文單字,小孩都是認單字卡的圖案而說出英文,但如果我們不顯示圖案那面而只顯示英文單字那面,小孩就不認得單字而不會說了。
也就是,小孩是憑良好記憶力而記住許多物件的英文單字,但卻不認得字。
感覺小孩背的單字雖多,但都無法應用,因為幾乎不曾聽他在生活中講出完整英文句子。
也可能是桃園的何嘉仁是半天英文課而已,下午都是中文導師在教(那個k導師不會講英文),故無充分時間讓小孩練習英文對話。

現在小孩去科見暑期班才半個月而已,小孩回家時竟會習慣講英文。
譬如他要上廁所時就問「May I go to bathroom」,他流鼻涕時就說「Please give me tissue」,我給他以後,他就說「Thank you」,他用完後要丟掉就說「garbage」,讓我感到很驚訝。
後來,有機會去科見接他放學,發現櫃檯的負責老師(台灣人,不是老外)是用英文與小孩對話,小孩們在一起遊戲等待家長來接時如果講中文,老師會用英文糾正要求講英文。
我在接小孩時,小孩頑皮掀露衣服露出胖肚子,老師就用英文告訴小孩「Dont show me your belly」,小孩馬上接話「my belly is fat」,老師接著用英文要求小孩把鞋櫃的鞋子擺好。

我從這點發現,科見的台灣籍老師竟能用英文落實在學校休息時間。
以前我去過桃園的何嘉仁,那裡的台灣籍導師都是講中文,就與普通幼稚園老師一樣,可能都不會英文。
難怪,小孩在桃園的何嘉仁三年,不曾在生活中講出英文,只背了一些單字。
顏如玉 wrote:
幼稚園是給爸爸讀的?還是給小孩子讀的? ...(恕刪)


這樣爸爸才會自動去接小孩阿
這些老外多半拿觀光簽證,屬於發法打工居多,而且沒學過幼教,根本不可以教幼兒園.

何家人超收上新聞了!哀.
我是人,我反咳!
因緣有自性空 wrote:
以前小孩在何嘉仁幼稚園時背了很多單字,都是用單字卡學習;
單字卡一面是圖案,另一面是英文單字,小孩都是認單字卡的圖案而說出英文,但如果我們不顯示圖案那面而只顯示英文單字那面,小孩就不認得單字而不會說了。
也就是,小孩是憑良好記憶力而記住許多物件的英文單字,但卻不認得字。
感覺小孩背的單字雖多,但都無法應用,因為幾乎不曾聽他在生活中講出完整英文句子。
也可能是桃園的何嘉仁是半天英文課而已,下午都是中文導師在教(那個k導師不會講英文),故無充分時間讓小孩練習英文對話。


我們家小朋友是從幼幼班就開始在何嘉仁桃園幼校就讀,現在已經是第4年了,就沒樓主說的這種情形,幼班是每天都有聯絡簿、小中大是一週中文一週英文聯絡簿,老師都會在上面寫孩子的學習狀況,班上有家長說過老師都寫的很明瞭易懂,為了讓孩子可以跟上同學不影響老師教學,私下都會請教其他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有些孩子的嘴巴真的很緊,因此有些過家長只能靠其他家長和與老師常溝通得知孩子的學習狀況和學校生活等。就算桃園幼校是加盟的,但學校與老師用心程度絕對不輸給直營(親戚中也有孩子是念北市直營的幼稚園,因此會常常互相交流),不管孩子是讀哪種體制的幼兒園,最重要的是親師和親子要常常溝通,才能盡早發現問題,而不是等到畢業時才來怪罪老師、怪罪學校的不是。畢竟老師很辛苦,外師基本上只負責教學、中師要教學、改作業、管教孩子、聯絡家長、做孩子每學期的成長紀錄,1打22耶,我們家長看了都覺得幼稚園老師真的太了不起了!!

至於老師的流動率我覺得還好,孩子班上也遇過,不管是中師還是外師要請育嬰假或離開,都會有1~2個月的時間是新舊師一起,不會有小朋友適應不良、老師搞不清楚狀況,老師請假的話,會由其他老師代課,小朋友學習能力和適應力很強的,我家小朋友全校的外師和中師、行政老師、連廚房阿姨、清潔阿姨他都知道誰是誰,誰離開了他都知道。他們的中師或外師離開後也會不定時回來看他們這些寶貝。

何嘉仁是主題式的母語教學法,所以是循序漸進的、從遊戲中學習英文,跟我們學中文是一樣的,先會聽和說後才開始學習拼音、認字,幼兒園是沒有教KK音標,每個主題都會有一小本發音的練習本,比如bl->black、block...。這樣的教學方式或許對很多家長來說是花很多錢卻看不到想要的成效,而且要花很多時間與孩子互動,但是對孩子來說,是自然、沒有壓力、不容易產生排斥感的學習方式。回到家裡,孩子不會排斥去看英文卡通、在家也是透過玩遊戲、角色扮演幫孩子複習英文。桃園的何嘉仁的確是雙語的,上午中文、下午英文,但是外師中午吃飯時間就會到班上來,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NO CHINESE,孩子跟外師互動都很好,就我家孩子的說法,他們見中師說中文、見外師說英文,班上也有孩子的爸或媽是外國人家裡都是講英文的,同學們自然就用英文溝通,他們會自動切換,如果中師跟他們說英文或外師跟他們說中文,這都是件很奇怪的事,他們會搞不清楚跟這個對象到底要講哪一種語言,容易造成幼兒在語言學習上的混亂。而且外師上課時,中師不負責教學,只是在旁協助小朋友生理上的需要,當然孩子有特別需要時中師是會用英文與外師溝通的。

學校不論是是中英文教學內容或是校外教學,主題是上下呼應的、一貫教學,課程進行方式,舉例來說這一個月的主題是動物,不論是中英文課,WK1是肉食性動物,孩子會學10個肉食性動物的單字後,WK2搭配每個動物的習性(動詞),最後才有了問句,WK3草食性動物(10個)+習性,WK4綜合閱讀小故事。孩子是先學會ANSWER,才學會QUESTION,配合唱歌跳舞、美勞幫助孩子自然記憶並練習大小肌肉的發展,每個月的校外教學會去跟主題內容相呼應的地方,是非常活潑的教學方式。我家小朋友超愛上學的^^

我們有朋友孩子在美國念了一年的幼稚園搬回臺灣去念福華全美語,大班一開學老師發了一張考卷要小朋友寫,上面滿滿的英文文法選擇題和填空題,他的孩子完全看不懂,所以請班上同學幫忙完成,事後父母去找老師溝通,老師說他們的孩子小、中班開始就會背單字了、每天都要背3~5個單字、課堂上都有小考,如果他的孩子都不會,那就請父母回去自己教、不會就硬背。他們小朋友說英文課很無聊,老師一直寫板書、一直坐著沒有互動。可惜何嘉仁已經額滿了,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不能適應、也不認同這樣的教學方式,所以又帶孩子回美國。我想大部分的雙語學校如果學費高昂又要符合父母不能輸在起跑點、望子成龍的期望,應該差不多都是這樣的教學方式(打聽過幾間桃園區有名又比何嘉仁貴的的雙語或外師每天只上2小時課,其餘都是中師帶、小朋友要跟中師講英文的全美語幼稚園)。

我們今年就遇到有些家長去向學校反應收費這麻貴、進度比其他雙語學校慢一學期、作業量又少,導致學校後來決定從今年開始的大班生每天都有回家作業。家長們私底下也都有跟老師抱怨為什麻每天都要有作業,以前沒作業的那一天至少我們可以跟孩子用英文玩遊戲、幫助他記憶學習,老師也很無奈,因為變成每天要改作業,壓縮了很多教學時間,老師更希望的是帶著孩子多閱讀多長知識,而不是專注於作業量上。當然我也知道學校也有經營上的考量,所以沒辦法狠下心來請家長幫孩子轉學,才會導致現在大班生每天都要寫作業的窘境。

其實小孩子哪懂哪個體系哪種教法才叫做好,我認為所有的問題都是源自於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和所花的錢與成效是否成正比。如果父母親能拋開這些,只要學校與老師有用心、有愛心的對待每個小孩、孩子在學校裡過得很愉快,那就是間好學校,其他的都是附帶的。至少孩子這一班的家長想法都很接近、班級凝聚力很強,從幼班開始一路到大班也只有1個轉走。

至於科見比何嘉仁好,見仁見智。我自己小時候也是從幼稚園就開始學英文,科見、何嘉仁、進階、花老師美語我都上過,每個體系的教學方式和教材內容都不盡相同,你在A體制是LEVEL 5,在B體制有可能就是LEVEL3,根本無從比起。只要有基礎,孩子和父母多費點心、要跟上進度都不是難事,最怕的是孩子根本就不喜歡、被強迫學習或沒找到一個合適的學習方法而產生抗拒排斥的心態。

PS.至少我知道的的外師是有拿工作簽證的,在國內申辦外僑居留證
我自己對於雙語幼稚園是不太相信的
所以小孩自始至終都沒考慮過何嘉仁這類的幼稚園.

我實在好奇那堆外國人願意領著跟國外麥當勞打工差不多的工資在台灣教小孩.
特別是還有一堆男師
家裡有小女孩的家長也不會喜歡讓男師教吧.
這些外國人肯定不是有教育熱誠, 願意來台灣這個偏僻低薪小島捨身奉獻.

我倒是相信像之前那個新聞
在美國有案子卻跑來台灣教小孩

抱歉, 以前接觸過一些在台外國人的關係
印象不是很好
年輕外國男性在台灣無非是泡妞,大麻,喝酒.
如果家裡小孩是被這種老師教到實在令人擔憂

至少我有認識台籍的老師
年輕男性
都是上課下課, 充實自己, 正常生活.

至於中師的品質
我覺得看個人啦
反正幼稚園老師本來門檻就很低, 薪水也不高
有些人, 特別是有些年輕老師比較沒耐性.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