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台灣人的創業心態

badday wrote:
的確,台美文化不同...(恕刪)


假設光是台灣的市場每年就有可能是百億市值,自己一個人根本吃不下,為什麼不去好好選擇誰是你的投資人?

相信講到這邊,一定又有很多酸民說我在唬爛,所以麻煩要酸我的,出來指正我吧
badday wrote:
另外我認同前面有人說可以獨資通吃為何還要找人分杯羹
...(恕刪)


其實這個想法是有問題的。最重要的是你最後能擁有多少?你一個人可能只能做到千萬。有個投資人可能幫你到億。一億的20%大於一千萬的100%。 個人不是什麽都懂。你現在是一個人,請問你知道如何帶領一個百人或是千人的公司嗎?另外找對投資人,他們給你的人脈是不容忽視的。 臺灣人的生活是安逸了些。

Enter Passcode wrote:
假設光是台灣的市場...(恕刪)


Mainline Pocket wrote:
其實這個想法是有問...(恕刪)



產業不同,遊戲 APP 一個人搞可行


ps.婀...我不是酸你,你有些觀點我認同
別人有些觀點我也認同,很多東西並不衝突
badday wrote:
產業不同,遊戲 APP...(恕刪)


沒有錯,很多人的反對意見是對的,只是當員工說老闆貪時等候,老闆有沒有給員工機會?

justdreamer wrote:
你英文如何? 有的話有些英文專利,境外公司等的資訊你可以去查。 不過誠心建議,找專家。

今年跟一個美國非常資深的公司法律師(X州律師協會的大頭之一),我們聊到創投,他很喜歡幫那些自己開始不懂造成問題的公司處理事情,因為常常收費非常高。

創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最好有些覺悟再去碰。


呵、呵,justdreamer大大誤會了,我不是要在這個討論串聊我的問題,我只是舉例,說01沒有過濾身份、不適合給特定創業者聊那些他們想聊的(因為…會有一些不相關的人進來插花)~

順便回覆一下,我喝過幾年洋墨水、寫過幾年專利,有些專利案的前案檢索會去搜USPTO,EPO,至於我說的境外公司相關問題,我想問的是有去Kickstarter籌資而設立境外公司相關經驗的團隊有關出貨、報稅方面的問題,這個去問專家(代辦境外公司設立的顧問)他們也不是很懂…
魯拉拉拉 wrote:
其實我覺得最大的酸言...(恕刪)



說失業是自謙,像我也常說自己是到處流浪的無業遊民啊!
狼性(這應該大陸的流行語?應該是指很奮發努力追求的意思?)

狼性也要有命可以花? 有些人或許三四十歲已經有能省吃儉用過一生的積蓄,會比較著重在於後續的其它生活。可能就缺乏了年輕人爆肝努力打拼的體力 精神!


狼性文化:一種先進文化。

狼也,狠狠地盯住一個目標,鍥而不捨、用心專一、不達目的,則不罷休。狼性如此,成功之勢定矣。嗚呼!狼性可佩可敬,人性對及此乎?狼性文化,是指將狼野性、殘暴、貪婪、暴虐的特製變通為一種拚博的精神運用到事業之中,它是一種先進的文化樣態。

===


Enter Passcode wrote:
打個比方,假設你年薪250,如果你要創業,你的預估打算一年賺多少?幾年回本?


如果沒大陸這種低勞力成本市場搶市 <=== 但最近朋友的公司又要跟著大廠 到越南了! (嗯...終於以後可以買到大陸製之外的產品嚕 真好!)

年薪250 先存十年 大概2200w 再看看這十年內有沒有比較可信賴的同事 貴人 或有錢的金主 (要絕對可以信任的才行)

如cch liu版大所言: 最熟悉的人, 往往是出賣或背後那一刀的人.

若沒有股東或金主

就2200W全壓 看是要用最低成本蓋個鐵皮工廠 主要資金抓機台

或直接租現成的廠房 主要資金抓機台

譬如先抓十台好了 扣掉所有支出 每台一天大概淨利潤有2000~3000 (看產業別)(24hr開工)

若持續有銷路 (通路商的銷售管道很強)

十台約等於一天淨利潤有2萬~3萬

每個月27天淨利潤大概54~81萬


再以這數字取個中間值 每個月扣掉所有開支(電費 運輸費 員工成本 勞健保 機台維護支出 會計事務所算帳費 各種稅金支出 公司車子保養費 稅金 油錢等等) 大概淨存60萬 一年大概存720萬!

再看看幾年可以將當初的成本打平!
我也走過創業

想兼職創業的人基本上都會失敗

創業後工作時間比上班還久 昏...
但是收入比22k慘

創業的人都想到成功
但是有多少人去注意失敗的人

最後我又回來上班了 哈哈
創業後才體會上班很幸福啊
打混摸魚薪水照領
南梁陳慶之 wrote:
我也走過創業想兼職

創業的人都想到成功
但是有多少人去注意失敗的人

最後我又回來上班了 哈哈
創業後才體會上班很幸福啊
打混摸魚薪水照領...(恕刪)


+1

創業的挑戰度, 真的很大.
風險

先從小做起, 我有一朋友說: 要賠就現在看到的, 也沒花很多.
他接觸"風險管理"課程後, 見到我就說此, 任何一行都要有"風險管理".
什麼行業, 我不說, 我也沒此經驗, 我也不懂.

偶有一次和陌生人聊, 對方曾和合夥人出去開公司, 結果是失敗
(他自己好像是全賠).
他給我最後的結論是, 大樹底下好乘涼.
(因為他也在大公司待過, 認為時機好就出去闖天下)

打混摸魚薪水照領, 但工作仍會盡量如期達成, 否則會被批評.

Enter Passcode wrote:
我第一次跟01網友出來的時候,我有先跟網友説:我在創業,但是不是直銷和保險,就是怕網友誤解
因為我去年常待在 coffee shop,所以我常跟網友們說,要不要出來喝咖啡,所以才會怕網友會擔心
跟陌生人聊天非常好,他們會給你他們的意見,尤其是跟金主聊天,在英文叫 shark tank,你能回答的一清二楚,他們才有可能投資你,所以他們的問題才是好問題,難的是什麼?把你的100w從你的口袋拿出放到我的口袋,那才是難,


我有點看不下去了。
沒想到這篇還可以繼續下去。
我貼個borland公司崛起故事。

當年 Philippe Kahn(Borland 的創始人)和 Anders Hejlsberg 到美國創業時,便由 Anders
以組合語言撰寫了 Turbo Pascal 的編譯器,而 Philippe 則包辦了 Turbo Pascal 其他的部分。
在這兩位仁兄開發完 Turbo Pascal 之後,窮得快連登廣告的錢都沒有了。Philippe 為了在 Byte
雜誌(還記得這個著名的雜誌嗎?)刊登 Turbo Pascal 的廣告,和 Anders 商量了一個方法,那
就是直接約 Byte 雜誌的人到當時 Borland 的辦公室討論刊登廣告的事情。

當 Byte 的人到了 Borland 之後,Philippe、Anders 和公司的助理小姐故意忙著接電話,
接受 Turbo Pascal 的訂單,並且告訴 Byte 雜誌的人等一下。
過了一陣之後 Philippe 才進入房間向 Byte 的人道歉,說他們的 Turbo Pascal 受到市場的熱烈歡迎,訂單源源不斷地到來,
因此可能不需要在 Byte 雜誌刊登廣告了,接著 Philippe 向 Byte 的人展示 Turbo Pascal 這個
產品。由於在當時的機器中 Turbo Pascal 能夠在極少的 RAM 中常駐執行,又提供閃電般的
編譯速度,這立刻讓 Byte 雜誌的人當場震驚。憑著專業知識和豐富的經驗,Byte 的人立刻
知道這將是一個革命性的軟體,因此馬上希望 Philippe 能夠在 Byte 雜誌刊登 Turbo Pascal
的廣告,並且願意以半價刊登。當然,Philippe 也立刻爽快地答應了,於是一個革命性的軟
件 Turbo Pascal 終於在 Byte 雜誌刊登出來了。當時售價 49.99 美元的 Turbo Pascal 立刻為
Borland 帶來了大量的財富,Turbo Pascal 也馬上成為 PC 上除了基本的 Basic 之外最暢銷的
開發工具,由此正式揭開了 Borland 影響 PC 開發工具近 20 年的歷史的序幕。

Turbo Pascal 是由 Anders Hejlsberg 親自開發的,並且和 Philippe Kahn 談好的條件是
Borland 每賣出一套 Turbo Pascal,Anders 便從中抽取一份版權費。由於當時軟體的價格不
算便宜,能夠寫編譯器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編譯器工程師通常都能夠獲得優厚的報酬。
因此當時 Anders Hejlsberg 在完成了 Turbo Pascal、並且和 Philippe Kahn 談好了合作條件之
後,Anders 理所當然地認為一套 Turbo Pascal 會定價數百元美金,因為這不但是當時一般編
譯器的價格,而且 Turbo Pascal 還內含了一個開發環境和編輯器(Editor),這是當時許多工具
沒有提供的。

沒有想到極具商業頭腦的 Philippe Kahn 瞭解到:如果把 Turbo Pascal 定價在數百美金,
那麼 Turbo Pascal 可能只會賣出數百到數千套,無法沖出大量的銷售額。因此,Philippe Kahn

以極大的勇氣,瞞著 Anders Hejlsberg 只把 Turbo Pascal 定價為 49.95 美金。這種價格在
當時對於編譯器和開發工具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低價。當 Anders Hejlsberg 知道了 Philippe
Kahn 的定價後,簡直快氣昏了。因為在這麼低的價格下 Anders 的版稅金一定少得可憐,因
此當時 Anders 說他把最好的 Pascal 開發工具拿去讓一個白癡銷售。沒有想到的是,Philippe
Kahn 的定價策略獲得了極大的成功。Turbo Pascal 以極佳的品質和令人不可思議的低價格成
為當時最具吸引力的 Pascal 開發工具。當然,在 Turbo Pascal 賣出了讓人難以置信的成績之
後,Anders 便再也不提他把專業 Pascal 編譯器讓白癡去賣這件事了。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