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居然跟開店平台合作?

疫情促使電商這幾年更加蓬勃發展
許多大品牌焦點逐漸轉往D2C策略上
像是去年跟家人到倫敦旅遊的時候
偶然發現可口可樂居然開了旗艦店(整家店其實都滿可愛的)
明顯就是一種全新的嘗試

但昨天被推播到一條新聞

露天居然跟開店平台合作?

過往可能都認為
電商網站與開店平台 
兩者多少都有些微天然的互斥
一個是透過平台助客戶媒合交易
一個是協助客戶架設自家品牌網站
怎麼想都不太像合作夥伴吧

不過細看這新聞稿的內容
才發現他們將彼此的角色切割開來
露天藉由平台每月上千萬的流量
引導群眾從賣場到Cyberbiz上的官網
讓消費者直接從平台串聯到品牌
實現B2C、C2C再加上D2C的商業模式

簡言之
日後各位老闆不但可以在露天平台上架商品販售
也可以引導消費者到品牌官網中註冊會員並消費
算是一種互不衝突的全新模式吧
對商家的直接好處則在於
能夠有效蒐集客戶資料、追蹤管理並數據分析
補足各類行銷開展應具備的基本要素

感覺後續還有滿大的潛力可以挖掘
也許接下來會是各開店平台的新戰場
2024-08-06 13:2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開店平台
如果能夠引流同時強化品牌忠誠度,對商家而言前景很值得期待
滿酷的 小品牌終於就不用受限於第三方平台了 現在最困擾的就是這個 唉
原來露天流量還剩那麼多?!
好久沒在上面買東西了
不知道這波能不能重新發展起來
希望電商生態能有所改變 不然在大平台壟斷之下 賣家真的很難生存
雖然知道這是行銷文
但還是想講一下

這效果一定不會好
因為流量已經不在露天


露天的問題其實很明顯
所有問題都在運費
賣家需要承擔退貨、不取貨退回運費
所以現在很多賣家都不在露天刊登販售

有的則是露天賣得比蝦皮貴
同一個賣家明明露天手續費比較低,但卻賣得比蝦皮更貴
因為要承擔退貨運費風險

導致露天賣家越來越少
價格又不便宜之下
買家流量也越來越少

而且露天計費中心不隨單扣
卻都要逼小賣家多花手續費去轉帳
很多加乾脆都不用露天了

這種急速萎縮的情況下
連露天賣場都賣不了多少的情況下,又能引到多少流量到店家網站
公司之前有跟Cyberbiz合作過,對方技術人員真的很專業,而且會傾聽需求再給出實際的解決方案,難怪露天會找上他們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