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新技術,要能衝破創新的死亡幽谷,順利進入市場、創造價值,繼而打破接踵而來的競爭、永續存活,這過程需要多久?」
https://www.facebook.com/bwnet.fans/posts/pfbid0kg6D8KbaYdu4Q9ttgGezLBTCGHJ32dAWNMPZbMnXQgsCoUs29Q49e7Zvjj9rCGbQl?locale=zh_TW
答案是:32年
一萬個小時的定律
十年磨一劍
都是來形容要成功都必須經過時間的淬鍊
花了30年 才讓一個電子紙技術 市場上受到青睞
元太一路走來:先投資液晶面板,後因無法掌握關鍵技術而退出,接著轉入電子紙;這期間一波三折,產業生態劇烈變化,各方玩家進出競合,新技術取得「產品與市場契合」(Product-Market Fit)時間超乎預期的長,董總高階主管更迭,但何壽川打死不退,終迎來創新花開。
何壽川:「很多事情碰到了,不是你要做什麼選擇,也沒有你講的什麼英明的決策。碰到了,就是處理問題、解決問題,沒什麼太多的學問。」
—這段話點醒了我,該振作起來
真的滿喜歡看創業故事
尤其這種起死回生、轉虧為盈的、能堅持下去的
對科技業來說掌握關鍵技術
非常重要
還有能看到未來ESG、綠色經濟崛起
確實非常具有獨到的眼光
難怪商業周刊總編輯特別有感的
寫下內心的感想:沒有英明的決策
sroach wrote:
最重要的只有一個字 : 錢
infc8151 wrote:
資金很重要
技術可以用買的,錢可以跟銀行借。重點是眼光看得遠,子女們也都很爭氣。
十幾年前有位永豐餘的高層因為一些資訊技術要找我們合作,他說何壽川說過,買肉粽沒有在買一個,要買就買整串,查一下永豐餘旗下有多少子公司或是有多少部門是買進來的就知道了。
至於資金調度,入主永豐金算是很重要的一步棋,但是一不小心也是會栽觔斗。
何壽川涉永豐三寶超貸案重判8年6月
〈2017大事回顧〉永豐金三寶超貸弊案 金錢遊戲壓垮何壽川家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