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關於貿易商的大小事

手機排版 請見諒
小弟高中時期有幸能到德國做一年的交換學生
德文有一定的基礎
回台後結識一位德國人(早期在台是工程師的退休後待在台灣開餐廳並且販售一些德國的民生用品)
一開始這位德國人賣的東西主要是沐浴乳 洗髮精 乳液護顏霜等等 但是在台灣屢屢碰壁 
小弟我因為覺得是緣分所以協助他 
中間有找過一些電商平台 但是成本對於我們這種規模負擔實在太大 於是只能先從網路開始做起 但是半年下來並無起色 反而是虧錢居多(買廣告 甚至有辦抽獎 也有請網紅幫忙推廣)
先說說這個產品的品牌 在德國算是從中下 中等 到中上的等級都有的 涵蓋範圍蠻廣的 算是德國人民生常用的品牌 東西除了外觀設計稍微保守 其實整體cp值滿高也還不錯用(大約75%是比較偏向女用)

再說說這位德國人 他的中文程度交談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但是文字讀的非常吃力 台語也完全不行 基本上口頭上的交流是沒有問題的
以下我列出幾點經歷

1.
蝦皮 ig fb共同經營:賣場主要是以蝦皮為主 粉專負責推廣宣傳 但是表現普普 買了廣告辦了抽獎也只有略有起色 完全沒辦法比的上某s網路品牌找明星代言的威力 加上真的購買的人 大多數都是身邊認識的親朋好友們少數才是完全不認識的 這些不認識的人才是我們需要的淺在客戶 但也是困難所在

2. 
合夥人:當初因為朋友介紹 有結識一位公家部門的政治人物 一開始提議是 創立新公司 合夥 並且重新設計包裝 但是半年過去 從過年前說要創立公司到現在也遲遲沒有下文 設計包裝的部份也是他付錢請人設計 再拖我們洽談相關事項 但是這家設計公司並不是很搭理我們(因為是那位合夥人出資)設計部份也是一拖再拖 半年內完全毫無起色我個人是非常難跟那位德國人交代
這位合夥人也曾下過大量訂單 但是他表示因為疫情的關係只能延後(原訂5.6月 )現在延後到9.10月左右
前前後後發生的事情讓我在這一塊發展不太抱有希望 因為承諾的事一直跳票(因為還未正式合夥 基本上也是口頭贅述
而近日這位好德國人向我表示他不能在等了 言下之意就是需要另外開拓其他通路(因為那個訂單 他於4月份已經跟德國哪邊叫貨了
3.
台灣通路商的部份:基本上PX home momx 家x福 全x 寶x大盤中盤我們也有想嘗試 但是面對高額的庫存要求以及抽成 我們實在不敢輕易嘗試相信有走過通路商的前輩都大概了解台灣這一塊的生態 對於小資本的市場開拓是非常不利的


———-分隔線———————
總結 小弟想問問看前輩是否有任何更好的建議 還是說這些產品無法在台灣有立足之地
目前並沒有想要放棄的念頭 這些產品我本人都有用過 我們也已經挑選出最適合台灣人的產品 (味道 功能性等等) 價錢設定的也很親民 以德國原裝進口的商品來說個人覺得cp值非常高 
但是實在不知道有什麼別的方法可以增加曝光率了 很多廠商 網紅代言 都是拿了產品
demo 後沒有下文 
避免文章過長 若有任何問題我儘量在留言區回覆
有什麼不對的想法或表達方式 也請各位多多包含🥺
2020-05-03 0:5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貿易商 大小事
民生用品,然後又是女用多,猜測是清潔/保養類,其實走低價路線在台灣沒有市場,因為女用商品在台灣開架類主市場是韓國&日本,除非你的價格有低過本地市場,但是又沒有資本來做行銷,很難贏過本土商品。

基本上從客群定位到行銷戰略都不太合格,我也很難從隻字片語中給到你答案。女用市場非常在乎產品定位,每個價格取向都是完全不同的銷售模式。

而每個客層所接受的行銷買點也大不相同,比方說低價產品卻找很紅的媽媽網紅,光受眾就不同,或是低價產品找年輕網紅(但網紅本身主打拜金形象),高價產品但找在乎CP值的學生/小資美妝部落客⋯⋯等等不勝枚舉。這些都是行銷誤區。

絕對不是你覺得該做的都做了怎麼沒起色,還是得從最基本的市場定位、客層分析、產品形象來擬出一個完整的行銷企劃。

因為不了解你的商品,我所能說的就這麼多了,我之前在電商公司就是負責歐線有機保養品與高價婦嬰產品,我只能說行銷沒有一個答案就可以解決問題的選項。

產品再優秀,沒有策略也是白說,而策略需要專業與資本來執行⋯⋯
民生用品,台灣市場的競爭者太多了.
台灣市場又不大, 想要靠這個達到預期的獲利,會撐的很辛苦....

這種B2C 的銷售, 要擅用電子商務..
其實民生用品的市場極度成熟而且有固定規則的,每個通路的適合的商品與操作手法都不同

如果不了解通路的操作方式,有再好的商品就算可以上架最終也可能難逃下架退貨的命運

就算是同樣的商品,可能會因為容量的因素也會有很大的銷售差異

版主對通路的疑惑以外行人來說是很正常的,不了解通路貿然硬做反而不好

台灣每年有上千種新的進口民生用品上市,真的能留下並被本地市場接受的可能不到5%

看要不要先從人家沒有或競爭對手少的商品類型開始著手做,不然很難拚得過人家
走電商、去看看人家對岸~天貓商城、專業程度、連文盲看了都想買來試用、反觀台灣....商城、一堆做的跟小學生一樣。

別浪費錢搞一些摸不著邊、看不到實際銷量的廣告費、還不如把豆丁大的台灣當據點、推至中國市場(大陸人對歐美日有偏好)

台灣市場太小了、競爭者也多、疫情後消費習惯也會改變更多、電商通路是未來的驅勢。

以前有位中盤茶商、連電腦都不會開機、也想走電商、而且是專攻中國市場。

初期靠著分送免費試飲包及勤跑二岸設下線及電商合作代銷、初期賠本送做口碑及廣吿、不到二年就回本了、現在靠電商中國下單、台灣發貨、連款項都能直通台灣入帳。

所以、生意不一定凡事都要花錢才能做大、沒有基本客源及營收、大灑幣只會變成別人眼中的大傻B
hihi

你們有找過目標客戶正確的部落客合作嗎?或是那些團購媽媽呢?您提到的政治人物的合作我完全不建議喔!(真心八百次建議)。現在網路上也流行聯盟行銷,你也可以透過這種聯盟去推產品,我不是要推銷喔,就是把我最近看到的訊息告訴你。
找網紅直播主帶貨直接線上賣,雙方講好抽成比例,不賠就是賺到吆喝。你提供文案講稿背景立牌,海選50個直播主,造成一定的曝光率。
給你5個字, 砸錢買廣告
給你5個字, 砸錢買廣告
重發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