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從失業到創業( 6月7日PM7:30更新)

從失業到創業

失業很多人遇過,創業更多人想過。當你突然被知會裁撤的那天,十之八九必然驚慌失措,陷入人生低潮的深淵而無法自拔,心態上的調整更會讓自己虛耗上些許時間。
職業是為別人打拼,事業是為自己奮鬥。或多或少,在每一個人的心裡,總是會想著應該有份為自己奮鬥的事業,但是卻模不著頭緒,沒一個方向可以去衝刺,終究只能無奈選擇埋頭為人打拼。

我在20出頭時,腦中也不斷地想要創業。只是沒資金,也更沒歷練,是能夠創出個什麼名堂?只能夠先設定個目標,想在35歲前有個自己可以養活自己,不用依附在公司底下為了五斗米繼續折腰。退伍後,第一份工作就讓我存到一桶金。帶著這桶金去國外留學,拿著一張碩士文憑回來台灣,兩手又空空了。本來以為,頂著國外碩士的學歷,工作應該不難找,卻也耗了3個月才去電子公司作國外業務。一個月的時間,就讓我看到這份工作缺少長期發展的空間,於是選擇將好不容易捧到的飯碗給打破。這次的代價,是值得的,才一個月的時間,終於讓我找到最想從事的行銷企劃。
從回台灣後的半年內,有機會面試到的工作,八成以上是跟業務性質有關的。這畢竟不是我在當初選擇去留學回台後,所設定的工作方向。只是,以一個男性要在多數需求需要女性的行銷企劃而言,我是討不上任何便宜的,再加上,從未做過企劃,所以花了較長的時間才有得到個機會。
第一份行銷企劃的工作起薪3萬多,和一同回台灣的同學相比,低了許多。但是卻讓我很滿足,總歸是自己沒這樣的經驗,卻有公司給我機會去學。所以這個飯碗,我捧了將近七年,從年薪五十萬到將近兩桶金的年薪,不知下了多少苦工,才熬到的成果。近七年的時間,我換得了一定的能力,也累積了不少人脈。但終究敵不過所負責的商品,在不經氣環境下的衝擊,業績直落了七成,不得已部門內裁掉了一堆人力。
在獲知自己在這次裁員名單內,內心百感交集,喜憂參半。七年前,這部門是賠錢的,花了三年,讓這長期虧損的部門轉虧為盈,也獲得不少來自原廠的讚賞。一瞬間過往的努力,就變得無足輕重。憂的是,自己能力不足才被選到名單內的嗎?喜的是,終於可以下定決心去創業了。這年,我33歲了。

6月5日PM11:30更新
回想起進這家公司前的第一次面試,主管就問我,會不會抽菸?我回,不會。主管是個老菸槍,當下也回我,年輕人這樣很好。那會不會喝酒?我回,會。殊不知,我喝一杯台啤就會掛掉。但是這麼問,可以感覺的出來,這家公司需要點酒量才有辦法生存。於是乎,硬著頭皮也要說會。第二次的面試,更有意思了。來的層級當然再高了點,面試當時除了問不少行銷上的想法,最後竟然問我有沒有辦法在4月6日上班?當然可以!原來這位高階主管,在十多年前也是4月6日到職的。這兩位主管也都跟我表示過,這個位置本來是要女性、英文流利、最好懂些AI和PS的軟體。但在兩年內,前後換了不少人,最長的待也不超過半年。他們反而覺得是該考慮用男性看看。就這樣,我錄取了。當下是百感交集,終於有公司願意給我機會,而且是負責我非常有興趣的商品。
在這公司第一年的表現,就讓我從個行銷專員,升到了課長。但是顧到面子,卻失了裏子。這年,我們部門還是一樣虧損達數千萬,所以升遷加薪在部門內的人是想都不敢去想的。而我何其幸運,竟然能在八個月內就升上課長,雖然還不是管理職,但是能被肯定就非常興奮了。不過加薪一千多,勞健保的投保薪資級距往上加後,實際上也才加了七百。主管說,因為部門今年還是沒賺錢,只能象徵性地加一點點以慰勞辛勞。不過,對我來說,這就令我滿足了。只是這說法,沒幾個月就讓我戳破。原來,部門內沒升遷的人,加薪幅度也是有兩至三千。
第一年,我是在學習。以一個菜鳥PM,要去引導一群平均年資十年以上的老業務,來配合我的想法,落實我的計畫,真的是件苦差事。畢竟,我所生存的業態別裡,是很講究資歷的,能力或許是一切,但是缺了年資,連同行都不太正眼瞧你一眼。因為流動率太高了,適者才可生存。這在我七年的觀察下,確實如此。今天是你跟老同行換名片,沒幾個月又是新人來交接。也難怪,部門內老業務的圈圈是很難打進去的。更何況,我又不菸不酒。行銷部門所提出的任何案子,總是令業務們有天馬行空、不切實際的感受,所以,部門內的行銷們,從以前就被他們定義成怪咖,當然我也不例外。
不會喝酒的這件事,也很快被看破手腳。第一場對經銷商的新品發表餐會上,在我主持完後,不少經銷商都來前來敬酒,業務們是炮口一致對外,一定要保護好內勤的同仁,即便我是男的,他們也是一視同仁。只是強敵環伺,虎視眈眈地想要把我灌倒,業務門的防護網總有百密一疏的漏洞,經銷商們突破重圍,就這樣,我被灌到了一杯紅酒,不出十分鐘,酒精體內發酵,四肢已跟不上使喚,突然有個人輕拍我的背,我整個人就這麼應聲倒地。從那天開始,某品牌的PM不會喝酒的事,就在這業界傳開了。我主管當下也意識到,他被我欺騙了。

6月6日PM12:30更新
主管他倒也覺得無傷大雅,酒量只要多喝練練就好,總有一天也會是千杯不倒。哪裡知道,這七年來,我從一杯台啤進步到三杯,又不知為何退化到連一杯都喝不下。七年過後,胃倒是健健康康的,肺就沒這麼好運了。
為了能夠打進業務們的圈圈內,我忍著頭昏腦脹的苦痛,每天陪著他們吸“二手菸”。不誇張,我一天可以吸上超過一包量的二手菸吧。開會空檔,PM和業務們在走廊上哈上幾根,案子就確定了。陪著業務跑客戶,也總得和客戶陪著吸幾口二手菸,貨就可以出了。所以,七年下來,我的中醫師說我的肺比吸菸的人還遭上十倍吧。這一切也只為了能夠打入業務的圈圈內;能夠幫業務一起去談成業績。
換得的是,終於在第二年,成功地被劃入業務的圈圈內了。同時,也在撐過第二年後,我也成了近年來負責這商品在職最久的PM。
第一年的年薪,算算將近五十萬。我媽問我說,為什麼不回去做以前的工作?雖然是業務性質的工作,但是一年也有個百萬年薪。我回她說,我出國求個碩士,不就是為了換個跑道嗎?我知道自己不適合業務,不擅交際。熟的朋友、同事面前,我才放得開。可能我是勤勞點吧,當初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才有辦法賺到百萬。但是那一年,我並不開心,因為錢賺得不踏實。賣的是嘴上的口才,但是著實厭倦交際。所以,這第一份工作,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存到錢,一定要換個自己有興趣的跑道,一定找到要對自己未來有發展的工作。在這三個大前提下,毅然決然地出國念個碩士。
念碩士的期間,異常的享受那段生活。不只是因為少了工作上的壓力,更多的原因是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有在念書的感覺。大學唸的科系是當年文組裡,較為熱門的大傳相關科系。但是大學四年的生活,我不知道學到了甚麼?沒課,就是排上打工的時間,多賺,自己才有生活費。因此,系上交的課,傳播理論、國際概論、新聞學….我早已記不得,那四年我還看過什麼書。每當考試到了,就是硬背書裡的內容。大學四年,只有一個老師的一句話影響到我,到現在我都還記得。他說,他到三十歲,才知道自己想要甚麼。原來,他三十歲之前,在廣告公司打拼,幾年內拚到個總監的位置。或許他不快樂;或許壓力太大;或許沒有挑戰性了,是甚麼原因,我已經忘了。只是他說,他想當老師,想將他之前的工作經驗傳給後輩。所以選擇在三十歲,辭掉人人稱羨的工作,跑去美國念個傳播管理碩士,再回來台灣當個小小的講師。他的課,永遠是精彩的。不過,對傳播感受不到熱忱的我,那些精彩的課程內容,甚是枯燥乏味。大三大四時,就想好,應該走商這條路。所以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選擇做業務,也同時在短時間內,感受到作個基層業務對於未來的茫然。因此,商學碩士的生活裡,我很享受念書的過程。

6月7日PM7:30更新
第二年,我已經很進入狀況了,也摸著些方向去協助業務提升業績,去刺激品牌商品的銷售量。很多行銷的操作方法,在拋離原有的框架之下,有顯著的成效。不過,也必須坦白說,這家公司的行銷操作太過死板,太過傳統。公司內多數商品可能還適用,但是用在我負責的品項,早已不合時宜了。可想而知,為什麼這位置的流動率這麼高了。
執掌範疇涵蓋的相當廣,畢竟公司裡一個品牌只有一個PM,一開始也沒有助理可以協助分擔工作,所以下班之後,回家繼續加班到凌晨的情況是十分頻繁。原廠推出新品前幾個月,就要出差與其他國家代理商開會討論商品,之後便是一連串的行銷規劃,包含商品定價、競品分析、通路布局、上市宣傳、促銷活動等,全都一手包辦,這就是大公司小PM的工作。在這公司資源相當相當有限,多半的工作都只能靠自己完成,就連行銷預算也是的錙銖必較。
這一年,主持了很多場消費者新品體驗活動、經銷商新品發表/餐會,因此簡報的功力大大提升。也因為銷售數字大大提升,往往在國外所舉辦的經銷商大會,我都被指定上台簡報,分享行銷成功案例。主持和簡報,這大概是我在這七年裡,最大的收穫之一吧。主持的活動小至二十人,大至辦過集結上千人的活動。
只不過,第二年部門還是賠了幾千萬,害得全公司同仁仍無法分紅。為什麼看似成功的一年,卻仍虧損連連呢?因為,這是歷史共業所累積的爛攤子。我們的商品,就像中古車一樣,這個月沒賣掉,下個月就可能會大跌價。然而,過往所累積的庫存金額過高,即便新品賣得再好,庫存商品的處理應對過慢,導致價格必須一直對半砍,最後可能是成本的一折才有辦法出清掉。這當然也跟事業處主管的魄力有很大的關聯,因為在位的處主管沒人敢承擔一次處理所有商品的庫存,或是處理的價格往往不到位。所以,這七年內,我們事業處主管也換了四位。
庫存的處理,在其他部門的PM並未把這任務列入工作範疇內,因為他們的商品價格是穩定的,即便有些庫存產生,他們的業務也能夠很快的找到出清管道。但是,在我們部門可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曾將近九位數的庫存金額,如在新品販售情況不佳,同時當初新品進貨數量過多,就又會被打入庫存品去。每年處主管”敢”處理的庫存又有限的前提下,導致這樣的惡性循環持續了多年。所以,在我到職後,也把庫存處理列為個人的首要任務之一。每一年,我可以處理掉的庫存金額也有好幾百萬,只是杯水車薪,難以澆熄庫存大火。
這年,我也才稍稍感受到,有總經理的關注了。於是,這年我升了職等,薪水也加了不少。年薪從五十,也升到快六十萬了。
第三年,情況大為好轉。原廠的新品終於稍稍符合市場預期了,在行銷活動上也可以大展身手了。這年,幾乎是達成了損益兩平。不過,這也或多或少跟處理掉的庫存金額還是有限,才讓損益的數字比較好看些的結果。不過,庫存金額確實降低了不少。
我和部門內業務的感情特別好,這樣的氛圍在其他事業處的PM是看不到的。業務的休閒嗜好很多,刁牌、撞球、麻將、菸酒檳榔,這些我一概不碰。因為我加入他們的圈圈,刁牌從有賭金的十三支和大老二,改成怡情養性的橋牌。我們甚至在腳踏車風行時,組了一團腳踏車去環島。這些業務分處北中南三地,只要一有機會,我們就會聚在一起打橋牌。一有機會,也是一起結伴去旅遊。
只是,業績上的壓力,讓我們這部門從我剛加入的26人,逐年降低,至第三年已經剩下約15人了。人少,感情倒也越來越好,業績上的表現也越來越爭氣。
從第三年起的損益兩平,第四、五年業績大好,我們部門在公司內的聲勢如日中天,雖然業績不是最高,雖然人數不是最多,但是我們是最團結的團隊,在公司也是相當有人氣的一個團隊。唯獨令人不解的是,總經理卻在這幾年換了不少處主管,而且越換越糟糕。看到這部分,你一定覺得很困惑,換了處主管,業績又大好,為何我們都會覺得新來的處主管是越來越糟糕呢?
在我到職遇到的第一個處主管,霸氣、果斷,是業務底子的。在公司待了十多年,職稱已是副總級的,人見之總是敬他三分。他是從其他部門調來收拾這邊的爛攤子的,無奈他對這產業不熟習,想用過去的經驗來改善部門內的陋習、顛覆業界內的舊思維,卻無力回天。過去再強的豐功偉業,也敗在這裡了。因此,我在公司的第二年,他便自斷手腳掛冠求去。
接任的人選,是我們事業處行銷部的協理,也是我的直屬長官。人稱好好先生一名,是行銷底的。在位一年,對於庫存的處理甚為保守。因此,轉調至公司的策略部門,冰封了多年。不過,也在他高升處主管時,他下放了很多權力給我,也是我開始大展手腳的時候。
第三任處主管,從其他部門的行銷單位轉調的,也是毛遂自薦來挑戰這處主管一職,是行銷底的。進公司前,在幾間FMCG產業的公司待過。滿懷雄心壯志,野心勃勃地來到這事業處,卻老是拋出一堆天馬行空、不切實際的議題,搞亂了部門內的運作,挑撥行銷部與業務部門之間的關係。再加上他曾導入進公司的商品,因錯誤評估市場,又造成了虧損,所以沒幾個月便被調離至其他單位冰封起來,也成為鄙單位在位最短的事業處主管。
接手的這位,是空降來的。原來也是這產業的高階業務主管,但是,因年事已高,加上在原公司已無績效表現,而被資遣。最令人不解的是,總經理是以何種思維模式,來聘用這樣子的人才。他之所以能在原公司升上高階主管,充其量也只是因為年資夠,再加上阿諛奉承的功力堪稱一絕,才有辦法在原公司待超過二十年。後來,因為後起之秀竄起,取代了他的位置。來到我們公司,不改其阿諛本性,小至門前櫃台,大至總經理、董事長,每個都是他阿諛的對象。幾個月後,他摸透了每個人在公司的地位及重要性,他的官架子就浮了出來。只是,他的無能,在三個月內也被我們部門內的同仁,看透個徹底。憑藉著他奉承的功力,即適逢業績大好,也讓他苟延殘喘了三年。因為行銷部和業務部的良好配合,才將內部體質改善,業績的好壞,根本與這位主管扯不上邊。

(待續)


2013-06-04 17:41 發佈
勇敢的冒險故事~是真人真事嗎?期待續集~

Cleo0121 wrote:
從失業到創業失業很多...(恕刪)


占位子看續集

好像我的心情一樣
35歲的確是一個轉淚點了
是否真的要創業拚一下
但是看到小孩的可愛的臉孔
讓我不敢輕舉妄動離開耕耘了好幾年的
職場環境

給樓主讚一個
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讚
期待後續.......

Cleo0121 wrote:
從失業到創業失業很多...(恕刪)

佔個位子,
期待續集!!
占位子看續集 !

讚!讚!讚!讚!讚!
Cleo0121 wrote:
從失業到創業失業很多...(恕刪)

Cleo0121 wrote:
將近兩桶金的年薪,


業績直落了七成,不得已部門內裁掉了一堆人力...(恕刪)



掉七成 不砍你這兩桶金的要砍誰


不過話說回來 也算是際遇

不像很多人領著一份吃不飽餓不死的薪水 撐著撐著 也錯過很多機會~
很棒的文章,期待後續

現在自己也是卡在框框裡
一邊工作一邊懷抱的創業的夢想
月薪七萬多,三十歲留
老闆,來份雞排+烏龍綠,卡位先
Cleo0121 wrote:
從失業到創業失業很多...(恕刪)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