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上購買 泳裝 可否退換貨?

在分享個人消費經驗前, 我想請教大家的”第一直覺”

Q: 在網路上購買 泳裝 可否退換貨?
(在七日內沒有剪標, 下水, 商品完整的情況下)

A: 1. 可以
2.不可以






*事件經過;

我是個第一次購買 比基尼 的消費者, 在IG上看到一個賣家專賣泳裝(亦有蝦皮賣場), 於是加入賣家的Line, 做線上商品諮詢, 從量尺寸到選購尺寸都聽從賣家的指示與建議, 最後完成下單與轉帳

直到收到商品, 在第一時間試穿後, 才發現問題, 並立即反應, 還回傳實穿照片, 卻得到賣家表示, 在一開始的說明中有” 貼身衣物不得退換” 的告知

但這” 貼身衣物不得退換” 的告知, 跟我以往的消費經驗值有很大的落差!! 我曾在奇摩購物中心買過內衣, 也跟網路賣家買過內衣, 這些網購平台都有退換貨的服務, 只要商品沒有剪標, 下水, 在七日內都可以退換貨, 甚至無需自行負擔任何費用!! 唯獨這家是我第一次遇到不讓消費者退換貨的賣家, 甚至強烈表示” 貼身衣物不得退換” 是法規

於是我上網搜尋資料, 才發現以往有更多業者與賣家, 將” 個人衛生用品” 自行擴大範圍!! (ex: 泳衣, 運動內衣, 保溫瓶, 刮鬍刀, 床單, 枕頭套...等), 壓縮消費者退換貨的權益!!

泳裝賣家表示, 在一開始就有說明” 不得退換” , 所以下訂即是認同買賣規則, 但多數消費者不太會仔細詳看買賣細節, 再加上以往在網路上購物的消費經驗值, 根本不會分辯賣家如何定位 ”個人衛生用品”

賣家回覆, ” 很多人是不願意去穿別人貼到身體的貼身衣物 不是大家都可以接受試穿的 “
我反問賣家, “ 我很想請問您都沒有在百貨公司試穿過嗎?”
為什麼實體店面(ex:百貨專櫃)的內衣或泳裝都可以經過消費者試穿後, 才決定是否願意購買, 而部份網路賣家卻以衛生疑慮來否決消費者可以退換貨?

鞋子有版型, 褲子有版型, 衣服, 外套甚至帽子都有版型, 難道內衣或泳衣的某一個版型都適穿任何人? 而且我只是要換尺寸, 自付運費或只換一次我都ok!! 但消費者的問題與困難完全都否決, 是好的嗎?

賣家說,
"有機會再購買的話再請幫我們確認看看上下胸圍了”
試問有哪一個消費者在吃了這樣的悶虧之後, 還會回購的??

雖然最後, 賣家表示願意” 特例” 讓我換貨, 但消費者真正遇到的問題, 難到都要被當成是特例?
(而我最後也沒有退換貨, 因為誰會穿著一件自認是奧客的商品在身上??)

可能會有些人說, 賣家事前有說明”不得退換”, 所以下訂即代表同意, 自己沒看清楚是消費者自己的問題,
但當九成以上的賣家都可以退換貨類似商品的時候, 是不是也成為一種普遍被消費者認定的買賣過程?
依法”個人衛生用品” 可不予退換貨, 那電動牙刷算不算個人衛生用品? 梳子, 襪子是不是也都可以算是個人衛生用品? 不得退換貨?











*站在一個消費者的立場;

我今天第一次購買這樣商品, 在不知道怎麼選擇尺寸的情況下, 當然是諮詢賣家的建議來選購, 收到商品後也在第一時間向賣家反應真實情況與實際上遇到的問題, 卻得到賣家暗指”奧客” 與” 依法可不予退換貨” , “ 畢竟我們也只是交易不是誰欠誰” 的回覆!! (我覺得好莫名奇妙)

賣家回覆,
” 私訊討論上下胸圍也是因為怕買家依照規定尺寸推薦容易選錯尺寸 現在卻被當作一個是我們推薦的關係覺得不能退換貨不合理”
” 我們會給您換貨 只是希望您知道自己的不合理 也不要誤會了我們堅持要私訊核對上下胸圍的貼心服務”
消費者向妳們購買產品當然是請教妳們尺寸怎麼選購, 難不成要我去請教黛安芬或華歌爾嗎!?
結果商品適不適合每個人的落差值要消費者自行負責?(我只是要換尺寸也不行?) 這算是一種貼心服務還是一種變向卸責?



賣家回覆, ” 如果還得把退換貨的成本加進去給大家退貨那一套比基尼得賣三千了 ”
關於商品的訂價, 本來不就應是賣家含括買賣前的諮詢與售後服務的範圍, 怎麼會要求消費者全盤吸收?

今天我是一個可以負擔這項商品交易風險的消費者, 但如果我今天是一個學生, 是一個時薪133的打工族, 我要存多久的零用錢? 打幾個小時的工? 才能負擔這樣的交易風險
有多少賣家是不是只要說這是”個人衛生用品”, 這是”法規”, 依法可不予做商品退換即可? 又有多少消費者遇到真正的問題, 卻只能吃下悶虧認賠了事?

在爭執的過程中, 我們買賣雙方都在網路上搜尋相關資料, 但雙方各執一詞, 也對某些見解不同; 所以最後多說無益, 沒有結論


以上 ~不愉快的消費經驗跟大家分享~







*相關資料

依消保法第19條規定,僅郵購或訪問買賣消費者得主張七日無條件解除契約。
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4.aspx?n=5E98B30FD9813E30&s=C7EB9644405B016F

企業經營者網站可否規定「不提供7日無條件退貨」?
http://www.cpc.ey.gov.tw/News_Content.aspx?n=556A2ECF97171BAB&sms=29EA4B95E85C4EA0&s=612A2CFC23EA5DCF

通訊交易「不合理」例外規定 應儘速修正
http://www.consumers.org.tw/contents/events_ct?id=319

「已拆封個人衛生用品」的定義及範圍處於灰色地帶
例如:消費者網購「真空保溫瓶」,因不滿意商品,於7天猶豫期內向業者要求退貨,業者卻認為「真空保溫瓶」屬於個人用品,有衛生疑慮,拒絕受理。也有消費者網購攝影鏡頭,發現有瑕疵欲退,但賣家稱「已拆封」不能退。另外,部分業者認為,床單、枕頭套、耳環、泳衣、運動貼身服裝、小腿按摩器是個人衛生用品。



在網路上購買 泳裝 可否退換貨?

在網路上購買 泳裝 可否退換貨?
2017-11-01 11:1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網路 泳裝
zoe pan wrote:
在分享個人消費經驗前, 我想請教大家的”第一直覺”...(恕刪)

第一直覺為:看賣家的規定是怎樣,接受之後購買。
如果有規定讓自己不能接受的狀態,除非獨賣或是真愛,不然會尋求其他賣家,避免問題發生的爭議。

也發生過賣家沒說清楚,但我已經事先問過&得到答案,真發生狀況的爭議。
所以...現在盡量在大的平台買東西,買之前看清楚,貴重商品收到拆封前就開始錄影避免爭議。

至於您的事件,個人沒看法&僅分享自己網路的看法&自己也是被騙過。
我覺得消費者太容易壓抑自己本身遇到的真正問題, 不去反應或經驗分享
所以希望我的消費糾紛能提高更多消費者的警覺心跟勇於反應實際問題,

不給退換貨的賣家其實微乎其微, 大家購物前還是要睜大眼睛!!
像類似這種不站在消費者立場的業者或賣家, 大家走過路過就好 不要跟自己的荷包過不去~

zoe pan wrote:
我覺得消費者太容易...(恕刪)


因為你是買家, 所以站在消費者立場看事情, 你只對應一個賣家
賣家不知道要對付多少個要退貨買家, 你覺得他要怎麼把關衛生問題, 怎麼做才省事?

不是每個人都像你一樣是正直買家 真的是試穿不合適退換
從好市多就看的出來 多的是無理奧客!
Ex:外拍麻豆買幾件去換裝拍照賺錢穿了一天, 然後退貨到你手上
你是下一個消費者你OK嗎? 又或者你是賣家你OK嗎?

再說"店家就可以試穿啊..."
起碼在店家被試穿的 就真的只是進去試穿一下下(時間短,且不會被拿來做試穿以外的ooxx事)
如果有髒汙, 店家也可以馬上發現作處置, 買賣雙方都有保障
(網購被退貨髒了怎麼辦,遇到盧的消費者硬要退 為了商譽自己吞下去?)

老話一句, 能接受在買...
我也只是小消費者, 泳衣這東西我沒辦法接受網購

藍三毛 wrote:
因為你是買家, 所...(恕刪)



你的論點我非常認同!!


如果當初這個賣家以類似的舉例或解釋來告訴我, 我就比較能夠接受賣家的立場

而不是像我遇到的賣家...
"如果您堅持要退還可以 我們認賠 也將會把這個案例公開"
"我們售出五千套 也做過各種測試" "數據不會有問題 也絕對用數據推薦的"
"我們會給您換貨 只是希望您知道自己的不合理"
"我們還有很多包裹得處理"
"畢竟我們也只是交易不是誰欠誰"

一收到貨之後我還回傳實穿照給賣家, 買賣雙方明顯一看照片就是尺寸不合(需要換大一號)
卻得到上述的回覆 不是很讓人花錢買氣受嗎

總之, 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
兩仟塊上一堂課, 買一個教訓, 跟大家經驗分享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