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爸罷日本大割哥有玩這玩意嗎?kenkoyo wrote:很多人習慣說,政府沒錢,用這樣方式扣一般小民的錢。其實是主要消費型態改變,以前在店面,百貨公司 ,賣場,一樣的東西,在廠商,代理商進口時,已經付了關稅了(而且一付是全得付,不敢廠商東西有賣完沒賣完,廠商根據進口量都得付關稅)。只是買的人沒有感覺(不知道付的錢是含關稅價)。現在變成電商購買,政府減少了廠商整批的關稅收入,也就是餅一樣大,台灣人一樣花錢買進口的東西。但是政府的關稅變少,關稅變少,政府收入減少,當然就得借錢,負債一樣是由全民負擔。(今天不討論政府是否換花錢)所以只是政府將同一塊餅的稅收,用不同的方式收回來而已。
kenkoyo wrote:現在變成電商購買,政府減少了廠商整批的關稅收入,也就是餅一樣大,台灣人一樣花錢買進口的東西。但是政府的關稅變少,關稅變少,政府收入減少,當然就得借錢,負債一樣是由全民負擔。(今天不討論政府是否換花錢)所以只是政府將同一塊餅的稅收,用不同的方式收回(恕刪) 胡說八道!商品進來通通都要報關,不會因為單件或少量免報關,稅收多少是政府訂的!買家資料通通都在賣家或進口物流商手裡,要個人買家再次報關是什麼把戲?這要是在大陸就叫迫害,在台灣叫誠實納稅!什麼綠共呀怎麼偉大
好像是耶 之前買海外東西該扣關稅也沒少扣現在還多一個APP還要抓緊時間按報關真的脫褲子放屁sbook1231 wrote:商品進來通通都要報關,不會因為單件或少量免報關,稅收多少是政府訂的!買家資料通通都在賣家或進口物流商手裡,要個人買家再次報關是什麼把戲?這要是在大陸就叫迫害,在台灣叫誠實納稅!什麼綠共呀怎麼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