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surface pro4 i7 的效能比一台3萬元的普通 i7 筆電差嗎?

話說 2630QM 以現今的角度來看,百分之九九的人還是覺得威力很強
如果妳追求的是極致效能,本來就不應該考慮Ultrabook。
不是只有SP4,所有Ultrabook都一樣因為耗電及熱的考量在效能上做犧牲
你不能違背熱力學定律,
把一顆Tdp =35w的qm系列cpu塞進一台比IPHONE 5還薄的平板機身以現行技術是不可能的
能容許的Thermal Headroom太小,你產生的廢熱也就是對那一小塊薄薄的空氣與元件作功,
在CPU全速跑時產生的熱一定會將PCB板上的元件融掉,
增加主動式散熱機構 ? 重量/厚度增加
用比鋁合金或鎂合金更高導熱係數的材料作heatsink? 成本太高
耗能? 用大容量電池,機身重量也會增加

光是把一顆15W的CPU塞進8毫米786克的機身已經非常困難了,
市場上除了微軟還有誰推出這種產品?

New MacBook上市時搭載Core M定價4萬多5萬塊還有一群果粉在高潮蘋果的極致工藝跟創新呢
joe0912 wrote:
如果妳追求的是極致...(恕刪)


謝謝說明,那這樣子看起來
要買surface pro4,就買i5就好了,其實不用買到i7嗎?

因為我看他i5跟i7的cpu benchmark 好像差不了多少的樣子(除了他的graphic好像i7比較強)?

必吉 wrote:
謝謝說明,那這樣子...(恕刪)



我個人是買i5 256g,雖然i7的顯示效能強很多,不過稍微看過網路上的影片,還是無法達到我的要求,當初購買SP主要的目的就是

要他的行動力而不是要效能,要效能根本不會考量SP....用桌機就好了!

joe0912 wrote:
如果妳追求的是極致...(恕刪)


如果要說最神奇的,應該還是當年Sony出的SVZ13...

那個大小重量能放一顆35WTDP的CPU才是真的很扯...

更別提其他的硬體規格了,什麼adobe RGB 96%螢幕、SSD兩顆RAID 0、外接顯卡...

除了鍵盤很薄以外還真的沒啥缺點...
追逐目標 享受人生
我自己也是在等i7版
原因其實也不外乎效能問題
本身需要用到好攜帶可辦公的平板電腦
之前都用Z4T
但安卓版excel功能有限也沒法做完整編輯
所以才想試試SP4
想問一下目前有使用i5系列的網友
除了行動辦公以外
如果想閒暇時用來看高清影片
i5版本能夠順暢播放10bit/1080P的影片嗎
(CPU軟解+potplayer+LAV解碼器)
如果可以
就用不著等i7版了......反正我也不會用移動平台去編修影像
直接買i5版即可
希望目前有使用i5版的網友能分享一下使用感想
(針對10bit/高清影片的軟解播放.......)
感謝

必吉 wrote:
謝謝說明,那這樣子...(恕刪)
所以i5版的銷售最好,但是在攜帶性和效能的妥協之中,還想要多一點點的效能,才會有i7的版本。因為沒有像surfae book的i7版有鍵盤的獨顯,所以gpu用Iris graphics 540還比surfae book的Iris graphics 520還要高一階!

leentgle wrote:
所以i5版的銷售最...(恕刪)


這幾天做了些功課
iris 540似乎還不如5年前的460gtx
game debate數據

兩者還是很猶豫
等看看上市後別人i7版的心得再決定好了
在拿GTX 460來比之前,先想清楚,你是拿 CPU+iGPU 總 TDP 15W 的東西,來抱怨裡頭那個iGPU的效能比不上五年前單獨TDP 160W的桌機用dGPU效能(還不算搭配的CPU喔)?更別提配合那顆dGPU 你需要多大塊的散熱組件(重量/空間) 問題?

smallce wrote:
在拿GTX 460...(恕刪)

先說一下我沒在抱怨
買東西不能評估一下性能
那幹嘛來討論
我當然知道不能跟獨顯比較
我也知道不用期望多高
但是既然官方那麼愛強調新的GPU多強
身為一個消費者就不能拿來比較一下嗎?
如果官方天花亂墜,不去查證我也沒辦法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