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face Book真的是Shock到本人了..
特別是同一樣的影片無聊看兩遍, 突然跳出來的感覺= ="
個人先提出一些這台的想法, 希望這頁會能延續下去, 跟SP4分開來.
1. 本體上沒有任何 USB口.. 平板模式真的不需要USB嗎? 也許可以看成是缺點(SP4相比)
2. 沒有後面支架..
3. 獨顯版本太貴(60000起跳), 沒獨顯 = 沒意義買..
4. I7沒有4核版.. 何來兩倍.. 連MACBOOK PRO 4核都比不了..
5. 接上鍵盤似乎還是太重(1.58KG), 直接加8~900公克.
6. 雙風扇雖剛好熱點完全分開, 但日後噪音擔心
7. 9.1mm>7.7mm, 過熱降頻可能更嚴重.
8. 鍵盤這麼重, 12小時續航可以期待? 好像又不行.
9. 比起單純的14吋940m筆電, 多了平板模式, 反光一定更多.. 多多少也是問題
10.本體沒辦法充電, 移動強迫帶鍵盤提供充電功能, 行動電源沒用
11.本體沒法與Microsoft display ducking配合, SP3的Ducking system也沒法用.
有人知道這台之前最輕的14吋960M是哪台嗎? 很難搜尋
重量差不多的話馬上可以推出來要多花多少代價去買平板模式+筆
也許20000的代價?
10000以下的話, 這台就是神機了
但想想, 相較Lenovo LaVie Z的HZ750/950, 同樣13.3吋重量卻重了一倍,
真的1.52KG仍然非常誇張, 分離代價卻要比人重一倍. 這樣一定要買獨顯版了,
至少1.58公斤仍然是960M筆電中最輕等級
frog prince wrote:
你的盲點在於一直把surface...(恕刪)
又有點攻擊人了, 對事吧. 不要你來你去, 誰也可以有自己的觀點,
討論觀點不需要加入你我他的.
假設要把它想成完全偏向純筆電就很無言了,
個人覺得要把筆電/平板各佔5:5才對就是了
不然可能要多花2萬去買個不常使用的平板模式也太貴了..
直接買台獨顯輕筆電還比較乾脆吧.. GS60之類的散熱又好太多了.
compaq624 wrote:
USB跟支架是重點...(恕刪)
這兩點感覺本來就真的很重要, 也一定做得到的, 但微軟就偏不做,
說實在做了也沒什麼差別的樣子, 一般人買SP4便宜,
有錢人買SB就好了.
沒半個USB+支架, 就算是偶而用平板模式,
始終就是在逼人要帶鍵盤移動, 不然純帶平板,
每次都會火大沒有USB可能性太大了.
這樣在移動性上SP4強太多, SB不能做到5:5也該做到6:4吧.
都不能感覺不如直接做純筆電了.
2合1設備本來就該雙下並全, 沒有哪邊該是偶爾使用的存在,
出發點就這樣想, 那另外一邊就是多少不實用了,
個人覺得那樣不如直接純筆電省下1~200公克來的好.
frog prince wrote:
完全同意啊SB拆下...(恕刪)
Arm跟X86不太能比較吧.
WIN的基本就是可以用各種exe,
沒人拿IPad之類的來辦公.
這也是一直以來IPAD Pro被轟擊的原因
當然認可今天不可能做純筆電,
因為一開始SP3甚至可以說平板是6筆電是4.
但今天如果要反過來筆電要更重視要弄出反過來的6:4,
也不該有個純平板模式下"辦公幾乎不可"的差距存在.
(喔.. 不能充電, 所以是完全不可了)
至少也要能沿用之前的Ducking system,
放上去就有一堆Port可以插.
今天這台機器問題是在比一般14吋+960m機器還要貴很多.
一樣價錢的話, 平板完美不完美根本沒有差, 附贈的這樣完全非常好.
今天鍵盤跟本體分開賣也沒有問題,
但就是因為USB連一個也沒有所以不太可以這樣賣.
感覺微軟明明有機會抓到最完美的5:5卻放棄了這個機會,
本體上給個Micro USB加上支架然後分開賣的話,
相信價錢折半到700~800的價錢, 似乎沒有人可以拒絕.
沒錢的話鍵盤下次買, 誰能拒絕得了..
那個連結的部分也沒想過讓那個microsoft display dock小盒子可以連結上.
可以更完美的只是沒有辦到還要等到下一次.
是阿.. 本體充電也不行.. 這也是問題呀.
被閹割的行動力, 給個可充電/可傳輸的Mirco USB就好了..
相信大部分人多少有SP4/SB兩條線可以合一的感覺就是了.
本體有1個micro USB+支架+可以額外購買獨顯鍵盤的12/14吋兩種大小版本.
不大賣也難了, Macbook瞬秒.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