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7070 wrote:領教過 Sony 的...(恕刪) 五顆鏡頭畢竟要用上五顆感光元件...若用上五顆高階感光元件...手機定價應該賣多少?消費者才會願意買單?最重要的是五個臭皮匠能搞出什麼成相...這就有待我們Mobile01站務拿到實機後,大家拭目以待了...現在說用什麼感光元件,成相就只能達什麼水準都太早啦...
ever7070 wrote:領教過 Sony ...(恕刪) 如果只是這樣單純的設計,這支N9去年就可以跟大家一起出,我們也早就在等著看用上S855的9.1長怎樣了…現在手機的相機加入了高速CPU和強力演算法,已經不太能用傳統相機的概念去看待。12.4EV的動態範圍可以在DXO上面看看,同等級最小片幅的是RX100,最大的是5DSR…雖然現在的大片幅相機隨便都有13EV上下的動態範圍,但是手機的小片幅CMOS就是一直看不到車尾燈。動態範圍跟景深效果,是手機無法突破物理特性限制之下跟真正的相機差最多的地方(只看縮圖時),而且那個差距是一眼就看得出來,即使手機開HDR相機沒開,動態範圍手機還是永遠被相機壓死死。目前唯一例外,就是這支Nokia 9。發表前我看到流出的簡報截圖,那種又小又糊的爛圖我還是能斷定這動態範圍至少APSC的等級,只要你真的玩過一段時間的大片幅相機就一定能感受到那種差距,結果也真的是。要是像你說的1/1.7",細節也許稍微好那麼一點點,但是不看原圖很大機率無感,動態範圍就依然別想跟1"乃至於FF比較了…更何況現在5顆1/2.9"搭配演算法算出來的細節,會輸1/1.7"嗎?我不覺得…實際上就目前看得到的實拍原圖,我認為Nokia 9的細節紀錄能力跟我的M43相機是差不多等級,動態範圍可能還稍好一些(畢竟我的是老機身了
featheringer wrote:如果只是這樣單純的...我認為Nokia 9的細節紀錄能力跟我的M43相機是差不多等級,動態範圍可能還稍好一些...(恕刪) 希望是這樣,只要和其他手機比,有其無可取代性,這樣就會考慮重新入手 Nokia 手機
kleiberwu wrote:五顆鏡頭畢竟要用上...(恕刪) 對手機來說,成像演算法也很重要,所以Light提供的軟體功力如何倒是要看看。突然有點覺得如果這方案加上Google Pixel的算法不知道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