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了關於許多車主關於社區建置的QA,這次彙整起來一併提供給Mobile01的朋友們!!
Q1:社區從來沒安裝過充電設備,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會不會很麻煩?
A1:完全不用擔心,建議尋找可提供「一條龍整合服務」的充電解決方案營運商,包含以下四項:
1.專人場勘:依照建築類型、住戶需求、電力條件,量身設計建置方案
2. 專業匯流排設計:可集中設計、擴充彈性大、用電效率高
3. 自研EMS 能源管理系統整合:讓整體用電分配最優化,住戶之間不搶電、不爭電
4. 施工到驗收一手包辦:包含安裝、配電、安檢、保固,全流程交給我們!
不僅最懂社區充電規劃「從零開始」的痛點,也最知道如何成為管委會與住戶的溝通橋樑,讓住戶們都能安心踏入 EV 生活,儘管放心吧!
Q2:如果很多戶裝了充電樁,會不會造成社區用電超載、跳電或被台電限電?
A2:不會!設計核心就是「穩定、安全、可持續」,可尋找自有研發 EMS 智慧能源管理系統的充電解決方案營運商,能依照社區原有的總用電量與評估契約容量,動態分配充電功率,確保不影響原本公共設施或住戶用電。
不僅如此,透過運用分時充電規則、限制最大功率、尖離峰避載等策略,大幅降低電力衝擊,讓每位住戶都能「穩穩充、安心用」。
Q3:如果我們只想裝幾個充電樁試試看,也需要整區規劃嗎?
A3:充電設備不是裝了就好,更重點的是如何長期分配與管理社區整體電力,透過「整區型充電規劃」,會根據環境供電設計、電動車增長預估等條件,預先規劃用電配置與匯流排架構,避免日後施工重複拆改、影響住戶權益或資源浪費。
不管你現在要裝 2 台還是 20 台,一次規劃、分段建置,才是最聰明的做法!
Q4:社區管委會覺得太複雜、不想處理,怎麼辦?
A4:最好的充電解決方案營運商可提供完整「對管委會友善」的申請流程協助,包括:
1.免費諮詢與初步方案報告
2.與台電配合辦理負載評估與線路申請
3.協助草擬住戶溝通簡報與公告內容
4.所有技術問題由專人說明,不需主委負擔
Q5:我們社區戶數只有十幾戶/我們社區很大、有三百戶,這樣也能申請嗎?
A5:當然適合!不論是只有 10 戶的小型社區,還是 300 戶以上的大型集合住宅,都能建置,可採用模組化設計,可彈性擴充,不論規模大小都能達到,建置效率高、成本控制佳、管理便利性強。
透過 匯流排架構 + EMS 智慧能源管理系統,每個住戶都能穩定使用、不搶電;對管委會而言,不只用電安全、充電規劃一次到位,也能統一管理。
看完以上QA後,有什麼想法都歡迎於下方留言討論!!
如 上述第3點 "Q3"
"不管你現在要裝 2 台還是 20 台,一次規劃、分段建置,才是最聰明的做法!"
這其中的 "一次規劃"
如果 大樓有300個停車位
當有 1~2個 (或 數個) 電動車主預計安裝 充電樁
那 就要一次性 把300個停車位 "規劃" 起來嗎?
那麼 這 規劃費 怎麼算
是 一次性先拿 (由最早申請者付)
還是 我申請一隻充電樁 只付一隻的"規劃費"
假如 300個停車位 規劃費是30萬
可 目前只有2個人要裝充電樁
那 這筆30萬規劃費 怎麼收?
只收每個人/停車位 的1000元
還是 最先申請的人要付30萬規劃費?
依我的認知 大部份的營利公司
不可能 收1~2000元 去幫你做30萬的規劃
我給你規畫好了 後來全部只有幾個人裝充電樁呢?|
可否 回答一下
我會問這個問題就是
我一個同事 明明住在近市中心
可 他們家那條巷子 竟然沒有自來水
因為 從日據時代就沒有規劃
也從來沒有 佈建 自來水管線
因為 是自己的地 自己蓋的大房子(建坪很大)
他一直要申辦自來水管進來巷子
走了很多管道 市長信箱 立委 議員
都沒有下文
自己去自來水公司詢問
要有自來水管線 可以
"自費" 所有工程費 (好像幾十萬元)
可 如果你自己花了這筆建設費
那 整條巷子就都有自來水可以用了
(主管路 到 自家的水管 免費)
是你 你願不願意幫大家花這筆錢
他也有去問了一些鄰居
也有請里長出來幫忙
看大家要不要分攤
說道要出錢 沒有人願意
但 如果有人花了水管佈建費
大家又都要有使用權 (免費的)
後來 直到大約10年前
政府撥了款項下來
才有自來水可以用...
再來 安全部份
大樓/社區 讓電動車裝充電樁
假如 電動車起火了
只燒到他自己 就算了
如果 整個停車場的車也燒掉了呢?
又如果 整棟大樓燒掉了呢? 也死了人呢?
車主有辦法全部負責嗎?
再假如 如果起火的肇因是 充電樁呢?
貴公司的財力 有辦法負全責嗎?
可以賠所有車子 大樓 人命嗎?
煩請 解答一下
感謝
Q1:社區從來沒安裝過充電設備,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會不會很麻煩?
不會很麻煩, 就如同版主說的。
但有可能會酌收場勘費, 從數千元到上萬元不等。
可製作線路圖或詳細估價單
Q2:如果很多戶裝了充電樁,會不會造成社區用電超載、跳電或被台電限電?
這件事要管委會去看社區與台電簽訂的裝置容量契約
例如: 社區平均用電50kw......尖峰80kw, 那與台電裝置容量契約一般會訂在90~100kw左右
但有些新社區因為沒有住滿, 因此契約容量會以尖峰2倍~2.5倍。
知道用電契約容量就能推算裝了充電樁, 用電量會不會超標...這就不贅述..
Q3:如果我們只想裝幾個充電樁試試看,也需要整區規劃嗎?
可以的, 一般是裝在公共停車位。 例如社區有4個停車位, 兩個裝充電樁, 兩個不裝。
充電樁系統可以由管委會買斷, 或由出租場地給業者, 酌收租金回饋, 方便住戶。
但一般地下室都裝"家用慢充"會較安全些。
Q4:社區管委會覺得太複雜、不想處理,怎麼辦?
這個問題才是大魔王!! 不要老怪罪管委會。
倘若一個百餘戶的社區, 要花150~300萬裝線槽, EMS系統, 要經過"區權大會"同意。
區權大會能通過的機率極低。
畢竟沒有任何一個住戶敢想像電動車在地下室起火的樣子....
Q5:我們社區戶數只有十幾戶/我們社區很大、有三百戶,這樣也能申請嗎?
這不是幾戶的問題, 這是錢的問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