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我們在今年稍早就前往上海搶先試駕Tesla Model Y小改款車型(原廠稱為New Model Y,我們還是習慣以小改款稱呼),當時已經對這款全球最熱賣的電動車有了初步印象,但隨著新車正式導入台灣販售,我們也有機會再次體驗這款充滿話題的新車,試看看在熟悉的國內道路環境下的駕駛感受,與當初在上海體驗時有何不同,這次的試駕時間也比較充足,趁機可測試長距離行駛的實際電耗表現。
延伸閱讀: Tesla Model Y Long Range 首發版上海試駕|各項表現有感升級、準備預約電車銷售冠軍!
進入試駕文章之前,先來複習小改款Model Y引進台灣的車型編成以及規格概要;今年一月首度於全球官網上架並開放訂購的Model Y Long Range Launch Series,也就是俗稱的「首發版」車型,僅接受限時訂購與生產,並非常規版車型;目前台灣販售車型則是後輪驅動以及Long Range全輪驅動兩款,售價分別是189.99萬元與229.99萬元;除了驅動方式不同之外,兩車款所搭載的電力系統也不一樣,後輪驅動版搭載磷酸鐵鋰電池,DC直流電最大充電功率為180kW,行駛續航力約517公里(WLTP測試方式);Long Range全輪驅動版則搭載三元鋰電池,DC直流電最大充電功率為250kW,行駛續航力約603公里(WLTP測試方式)。

Model Y在這次的改款不僅擁有更佳的行駛續航里程,外型以及內裝設計都有一定程度的變動,像是貫穿式尾燈以及前方定位燈等,使得全車視覺效果更有科技風格;尤其是尾燈採用間接照明設計,燈組亮起時不會刺眼影響後方車輛,同時兼顧辨識度與外型質感,我認為是小改款Model Y最有特色的地方。

設計風格源自於Cybertruck的車頭貫穿式定位燈也是存在感十足,如果車身是紅色的話看起來頗有鋼鐵人面罩的感覺,大燈則是位在貫穿式定位燈的左下與右下方,這組矩陣式頭燈還具備主動式轉向、遠近燈切換、光型變化等功能。

近看貫穿式尾燈的樣貌,可以發現正好與兩旁的充電孔蓋與飾蓋連成一體,而後方向燈則是在燈組的左右兩側下方;此外,雙馬達車型在車尾還會有Dual Motor字體。

目前台灣販售的兩款車型都是標配這組19吋CrossFlow輪圈,近看會發現其實這是外蓋包覆式的設計,配胎尺寸為255/45R19,型號為Hankook Ventus S1 Evo3。

小改款Model Y仍維持簡潔的內裝鋪陳風格,但透過部分內裝材質的變動、加入氣氛燈等,使得整體內裝質感更為進步,而且許多功能對於夏天氣候炎熱的台灣環境來說相當貼心,像是雙前座標配通風座椅,空調系統還加入了風向擺動設計,加上原本就可以遠端操作提前開啟空調系統的功能,在炎炎夏日中不必擔心上車就像火爐的情形。

中控螢幕從改款前的15吋升級至現今的15.4吋規格,雖然車內沒有太多的實體操作按鍵,但螢幕中所整合的各項功能可說是相當豐富,除了車輛功能控制與設定之外,並內建導航、多媒體播放、線上串流影音、遊戲等,因此在等待充電時還可以在車上追劇、聽音樂或玩遊戲,稍微打發一下時間車輛就默默充好電了。

Model Y除了搭載基本的Autopilot駕駛輔助功能之外,亦可選配增強版Autopilot或是FSD全自動輔助駕駛等功能,目前在台灣的開車環境中,其實基本版的Autopilot就相當實用,但如果具有增強版Autipilot功能的話,便能具備自動停車、車輛招喚、行駛中變換車道等功能。

除了雙前座標配通風座椅之外,前後座也都具備座椅加熱功能,並可在中控螢幕操作後座椅背電動收折、副駕駛座位置前後以及後車門兒童鎖等功能。

當然功能再強大的駕駛輔助系統,也是需要遵守法規及使用方式的駕駛人配合才能避免危險,就像我拿到試駕車時,在我之前的試駕媒體就被限制使用Autipilot功能,主要是啟動Autopilot時過度分心而被車輛偵測到很多次時,就會主動介入限制使用Autopilot,如果收到五次強制停用的警告後,就會被懲罰一星期不能使用Autopilot功能。

中控台下方設有兩組無線充電板,這也是個相當貼心的設計,而且拿取也很方便,充電速度也蠻快的。

先前在Model 3煥新版所取消的方向燈撥桿,則是重返小改款Model Y,雖操作檔位方式移至螢幕中,但保留實體方向燈撥桿在開車時還是比較直覺。

內裝色共有黑色與白色(需加價)兩種選擇,我個人是蠻喜歡白色內裝帶來的明亮感受,當然有些人會擔心容易弄髒的情形,但經過多次試駕的經驗,其耐髒程度相當好。

小改款Model Y在前後車窗都加入雙層式玻璃配置,對於車內隔音品質的提升相當有感。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後座部分,這次的小改款Model Y加入一組後座8吋螢幕,可以用來播放串流影音、控制後座空調等功能,雖然螢幕不算大,實際在看影片時還是覺得有點遠,但所帶來的科技氛圍感十足,在這個價格帶中似乎也找不到其它品牌車輛有這樣的配置。

在動力表現部分,這次試駕的雙馬達全輪驅動車型,跟我們之前在上海試駕的首發版車型採用相同的動力配置,雖然原廠未公布詳細的規格諸元,但還是參考一些第三方網站的測試資料,其搭載的電池規格為78.1kWh三元鋰電池,0~100km/h加速表現為4.8秒。
實際上路可以發現小改款Model Y的行路質感十分出色,有別於改款前懸吊晃動感明顯的程度,這次可說是改善了許多,高速行駛時的底盤貼地表現也很出色,讓人訝異這次的進步相當有感;簡單來說,過去只要通過起伏較大的路面,就能感覺到車身的上下跳動很明顯,而且在山路過彎時,又有種底盤浮起的不安感,這次經過長距離各種路段的體驗後,就能發現以上的顧慮都獲得妥善解決,不僅在過彎時讓人安心許多,乘坐舒適度也提升不少。

這輛雙馬達全輪驅動車型具有4.8秒完成0~100km/h加速的實力,但平時以輕鬆心情駕駛時,其動力輸出與加速反應一樣能帶來線性柔順的感受,不會讓人覺得時時刻刻都處於緊繃狀態,對於載家人朋友出遊或是上班通勤,輕鬆地在車內聽著音樂、享受順暢的行進步調,加上車內隔音表現明顯優於改款前的Model Y,這種進化感是本回試駕小改款Model Y印象最深刻的心得,當然如果需要更多的動力支援,用力踩下加速踏板之後,所帶來的強烈貼背感是無庸置疑的,當然我們也更期待之後推出的Performance車型,其運動風格一定會更加強烈。

趁著本回在國內試駕的機會,我也開著這輛Model Y來往北台灣與台南灣,總駕駛里程超過1000公里,除了體驗本車的駕馭感受之外,也能測試電耗表現以及充電效率,目前全台灣Tesla建置的超級充電站相當密集,無論從手機APP還是車內導航系統,皆能在附近找到補充電力的地方,而高速公路休息站也都有DC直流電快充的設備,大概就是停好車、上個廁所、喝杯咖啡之後,就能補充能再行駛1、200公里的電力。

這次我們共行駛1142公里,最後測得145.6Wh/km的平均電耗表現,換算下來就是約每度電可行駛6.8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佔了總里程約80%,這樣的電耗表現可說是頗具水準。

最後可以來聊聊什麼樣的用車人適合買這輛小改款Model Y;目前在200萬元價格帶中可選擇的車輛不在少數,電動車產品的選項也相當多,像是Audi Q4 e-tron、BMW iX1/iX2、Hyundai ioniq5/ioniq6、Kia EV6、M.Benz EQA/EQB等車,其價格設定都與Model Y相當接近,雖然有些人會說,Tesla的內裝設計過於簡單,但我認為這次Model Y所推出的小改款車型,在細節處理以及質感提升部分都有進步,而且內裝雖然採用簡潔風格,但其配備水準與功能豐富度卻是佼佼者,而在實際駕駛體驗後,對於本車的行駛路感、乘坐舒適度,以及出色的動力性能表現等,這也難怪我很多有人在做足功課、每一款電動車都試駕體驗後,最後還是選擇了到處都能辦車聚的Tesla;所以,如果對於品牌沒有刻意的忠誠度,對於電動車的接受度也超過了燃油車,這輛小改款Model Y確實值得入手,這正說明本車能成為全球最熱賣電動車之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