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速令人印象深刻的Model Y Performance, 感謝你16個小時的陪伴
前言:
眾所周知, 我是個非常愛體驗新事物的人.
在01上發表的文章, 除了最多的3C跟旅遊以外, 就屬車子最多了~
前陣子自從發的試駕文章被認為是葉佩雯開始, 著實因此難過而沉寂了好一段時間沒去發文

今天我卻可以很大聲的說: 這就是一篇葉佩雯, 還是Tesla發給大家無償幫他體驗打卡所產生的葉佩雯.
雖然這個活動只需要拍照 & 打卡就好; 而我本著既然來體驗了就不要浪費的精神, 決定把這次的夏夜漫遊試駕體驗寫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在01上發表, 也讓對Tesla有興趣的朋友們, 可以從第三者的角度, 來看一下我(與家人)實際體驗後的心得.
本次的體驗在開始前, 參考了之前在01網友所發表以下文章, 也感謝他的分享讓我有行程規劃的參考依據.
感謝01網友們的無私分享, 大家教學相長才能少走彎路~
以下~正文開始~~
1. 報名
其實一開始我是很擔心沒辦法取得試駕資格的.
畢竟在填寫報名資料的同時, 要寫上現在手邊駕駛的車款, 而我又是2023年剛換的車(BMW就是這樣, 填了資料卻都不願意讓我去試乘最新的i5...

但就在中秋假期的某一天, 我接到了來自台灣特斯拉的電話, 說我報名成功了

接著就是要決定想要試乘的車款 & 預計取車的地點/時間.
其實我著實在Model 3煥新版 & Model Y猶豫了好久.
前者搭載著Tesla最新的科技; 後者比較符合我們家的用車需求.
在綜合考量之下, 我最終選擇了大家一起出遊比較方便的Model Y.
於是在與專員電話確認後, 約定了10/9安排試乘的體驗活動, 並收到了以下的E-mail及簡訊, 提醒預約成功 & 預約的注意事項.

E-mail預約成功確認

簡訊確認取還車地點 & 注意事項
說真的, 深度試駕的經驗我之前並不是沒有.
無論是去住日月潭雲品酒店時, 意外開到當時最新的NX450+ F Sport環日月潭一圈; 以及自費去試乘Mazda 的CX-60 33T AWD Premium Modern. 雖然都是沒有業代在身邊的試駕體驗, 但都是在同一天甚至幾小時之內要完成從交車到還車的所有過程.
之前無論是試駕Lexus NX450h+ F Sport or Mazda CX-60 33T AWD Premium Modern, 時間較短不說, 都還有規定路線的限制...
這次則是前一天的20:00取車(後面成功提前到19:00)、隔天信義三越11:00開門的時候還車.
扣除掉睡眠時間(算7小時就好, 開到特斯拉這麼令人興奮的事情, 哪捨得睡啊?)
總共有9小時可以跟這台車相處啊~~~
借車期間更是能根據自己選擇想開的路線, 只要記得以下的幾個原則:
1. 總里程不要超過300公里.
2. 還車之前要將電充到80%以上.
3. 取車當晚要在社群網站上打卡; 還車時要出示打卡紀錄.
本著以上的三點前提, 老婆跟我便開始規劃我們帶女兒要體驗的重點...
2. 行程規劃
這個真的是個大工程,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 遵守本次體驗的三大原則, 又能讓賓主(老婆 & 女兒)盡歡, 著實讓我傷透了腦筋.
尤其要找一個晚上打卡好看、又具有代表性的地點, 而且要在還車前安排30分鐘左右, 將電充到80%以上, 所以隔天的出門時間也得特別安排才行.
幾經規劃, 我們大概安排了以下的行程來好好體驗Tesla Model Y:
(1) 19:00 ~ 19:30 - 到Tesla新光三越A11台北信義體驗店取車、基本教學
(2) 19:30 ~ 20:30 - 開回桃園接人、在桃園最美圖書館打卡 (35KM)
(3) 21:30 ~ 23:30 - 到台北寧夏夜市吃晚餐/宵夜 (來回65KM)
(4) 07:00 ~ 08:00 - 在桃園, 老爸我體驗特斯拉 + Metsa車用眠月充氣床
(5) 08:20 ~ 09:20 - 到特斯拉內湖超級充電站充電 (40KM)
(6) 10:30 ~ 11:00 - 回到Tesla新光三越A11台北信義體驗店還車 (15KM)
如此精實而充實的行程, 估計也只有我

但是不是真的能夠這樣安排, 而Tesla Model Y是否那麼給力, 如願在時間內完成那麼多任務, 那真的是要天時、地利, 再加上人和了~
3. 取車的過程
取車的部分, 主要是我一個人進行; 所以這部分就是以我第一人稱的視角來進行.



19:00, 來到信義新光三越A11的Tesla台北信義體驗店



看到新車總是令我開心不已

感謝業代給我的水

在核對完駕照、簽完名後, 就要正式進入取車的環節了.
來之前還不確定我會拿到Model Y的哪一款; 後來聽到業代會配給我Model Y Performance進行夏夜漫遊體驗, 整個開心到快跳起來~真的是太幸運啦~~~

新光三越A11的B4有特斯拉專屬的停車/充電區


現在參加試乘體驗, 掃Line加入Tesla好友, 就有機會抽到獎品哦~




取車的同時, 會同步進行基本操作的教學. 個人認為使用上真的非常像科技產品, 摸個幾下就差不多上手了(最大的問題也跟用手機一樣: 剛接觸的時候不確定哪個項目在哪個類別底下




在業代做完基本的車輛解說之後, 就要開始進行檢查車輛外觀的環節, 保障雙方的權益

很可惜這裏沒有空位, 充電方式只能靠口述, 無法實際教學體驗
在我正式出發之前, 特別請業代幫忙演示了一下召喚的功能, 畢竟這個據說是最近才在台灣開放的~~以下是我拍的影片:
(但我怎麼覺得好像是用手機當遙控來控制車子的感覺?)
大約過了半個小時的折騰之後, 終於可以開著Tesla Model Y出發往桃園接家人囉~~
4. 夏夜漫遊正式開始~
接下來就要正式開始體驗Model Y啦~~
為了同時滿足駕駛安全 & 紀錄本次體驗的過程, 只要是在開車的當下, 全部使用Ray-ban Meta智能眼鏡拍攝 & 錄影(所以有些比較歪的照片請大家見諒)
你還不知道甚麼是Ray-ban Meta智能眼鏡嗎? 請看這裡
4-1 出發 => 到桃園市立圖書館打卡

駛離新光三越A11, 從螢幕上可以看出這裡真的是車水馬龍

上了高速公路南下便開始塞車, 畢竟是放假前的下班時間
從上面的照片中可以看到, 當Autopilot開啟之後, 你行駛的道路就被彩虹聖光所壟罩著


不得不說, Tesla在自動(輔助)駕駛這一塊做的真的很好. 以塞車時的停止/啟動為例, 大部分的車廠都是做到幾秒之後就會完全靜止, 要再繼續Level 2的功能就必須踩下油門; Tesla卻能從完全靜止到重新啟動跟車都自己來, 個人非常的佩服
以下放上兩個影片讓大家參考一下.
這是透過聲控導航的參考影片
這是啟動自動駕駛的參考影片

歷經千辛萬苦, 終於到達桃園最美的總圖, 完成拍照打卡動作啦~
接下來就是載家人夜衝寧夏夜市吃宵夜了~
4-2 寧夏夜市吃宵夜
說到要來寧夏夜市吃宵夜, 最開心的是我女兒、其次是我老婆.
不但能體驗一把特斯拉, 女兒是初次到台北的夜市; 而老婆跟我則是對這裡的美食念念不忘, 很開心有機會來此重溫舊夢(生了小毛頭以後就沒來過啦~)

運氣很好的, 在夜市步行3分鐘的地方就找到了停車位

十年沒來了啊~寧夏夜市~~


首先當然是來吃最著名的蚵仔煎啊!!!


一份蚵仔煎鋪滿整個盤子不說...

蚵仔多到我老婆說我這盤是蚵仔精華濃縮而成的妖孽


當然, 不變的是好吃、變動的就是售價了(越來越貴啊...)

不知道現在在做道路整修, 有很多店家看來都沒開




我們就外帶了仙草蜜、芋頭丸; 老婆還買了麻油腰花

我們外帶的原因是因為: 女兒吵著要來玩彈珠台啊

最後讓女兒過了把夜市的癮之後, 我們就回家休息了~
4-3 在Model Y上使用米特薩車用眠月充氣床
我想很多人會考慮電動車的其中一個原因, 應該就是有機會用較低的成本進行車露/車泊.
而我之前也曾經購買過個人非常喜愛的床墊品牌 - Metsa - 做為車泊的好夥伴.
不是我要說, 我們家買了兩個床墊、三個雲朵圓墊 & 一個車用充氣床, 好用的不得了

而這次也是想趁此機會, 測試看看Tesla Model Y上是否能使用這款好用的充氣床?

首先把後座打平, 這裡是今天要使用的米特薩車用眠月充氣床 / 雲朵小圓墊 / 風洞無線充氣幫浦(充氣幫浦超好用


首先把車用充氣床鋪好...

Model Y的後座左右兩邊還有兩個凹陷處, 可以放不少東西
用影片證明這是在Model Y上使用的(充好氣不到一分鐘)


很完美的貼合在後車廂, 我測過CRV、測過X-Trail ePower, 現在測了Tesla Model Y, 全都完美的放進去, 米特薩真的很會做車床


不過因為後座沒辦法完全打平, 所以後面下方會有一個拳頭高的空隙

但是可以看到, 以我近一米八的身高, 頭還沒碰到前座, 腳底到車尾還有空隙, 在Model Y上睡一對夫妻應該不成問題

洩氣也是超快, 不到一分鐘就完成了
如果可以使用車子的時間長一點, 相信我可以好好的測一下環島 + 車泊這件事.
(台灣特斯拉如果看到的話可以連絡我啊

接下來就快要到離別的時刻了...但在這之前, 得把電充到80%以上才能還車.
4-4 體驗超級充電站(內湖體驗中心)
本來我是想在桃園的停車場測試超充的時間的.
但畢竟從桃園到信義區有一段路, 我又是超容易緊張的人, 生怕趕不及還車.
思前想後, 還是決定到距離信義區只有20分鐘車程的內湖體驗中心來充電.

早上8:45, 除了我以外, 只有另一位開著Model X的大哥在旁邊充電
在這裡我要特別感謝那位大哥, 不但教我充電、還跟我聊了很多Tesla的駕駛感受、心得.
大哥雖然開著Model X, 但那是因為他一次只能開一台車.
聽到他不但是第一批Model X車主(終身充電免費), 而且Model S & Y他都有, 真的是Once go Tesla、never go back.


只要拿出充電槍, 充電孔就很神奇地打開了啊(大哥示範給我看的, 不知道還有沒有做甚麼額外的動作?)

超充真的很快, 原本我的電只剩不到50%, 20分鐘左右就充到75%了(最後我充到90%才停)

最後再看一眼伴我十多個小時的Model Y, 就準備要還車啦~


在這裡小逛了一下, 停在門口的這一台, 應該就是傳說中的Model 3 煥新版吧?
4-5 回到新光三越A11特斯拉體驗店還車
話說天下無不散的筵席, 再快樂的相聚也終有分離的一刻.
大約10:20左右, 我就從Tesla內湖體驗店離開, 前往信義三越A11還車啦~

(從內湖開來很快; 但我沒有在新光三越外面排隊等進場的經驗, 結果開錯了又重新回來排隊, 還好趕在10:50到達)

大肚能容的Model Y, 感謝你給我這16小時的美好體驗~
5. 乘坐Model Y進行夏夜漫遊的心得分享
最後, 照例要來說說心得感想啦~
不同的是, 這次因為與我的家人一同試乘, 所以這次的感受會包含我個人以及我家人的部分.
(1) 以駕駛者的感受來說, 我只能說特斯拉不愧是電車中的領導者. 先從我個人手動駕駛的體驗來說, Performance版本加速凌厲、電門輕快, 動力不因車重的影響隨傳隨到. 最大的缺點當然是電門放開的那一刻有急遽的煞停感(就算調成"慢行"還是頓挫感很重), 這點不得不說, 我之前試乘過的Audi Q4 e-tron表現更接近油車的駕駛習慣, 進入障礙較低(但我相信這是習慣問題, 否則就不會那麼多人前仆後繼的加入特斯拉的行列)
(2) 但是, 駕駛者的感受好或許也代表乘坐者的感受不好. 在後座的家人在驚嘆特斯拉的全景天窗所營造出的開闊空間感的同時、也被轉向時的晃動 & 經過不平路面時的顛簸. 這部分或許是身為休旅車的原罪, 但、之前我們家試乘車重差不多、車格又大一號的XC90時, 卻被它的"穩"所折服, 或許, 這也是美/歐車系在駕駛調性先天就不同所造成的.
(3) 回到駕駛感受的部分, 不得不說, Autopilot之成熟與進步實在令人印象深刻, 舉凡跟車、完全煞停後重新起步、自動變道 & 跟隨導航自動下交流道這些點, 雖然我只有Volvo的PA2長期駕駛經驗可比(但PA2在Go車誌嘉偉哥的評測Audi / Benz / BMW / Lexus / Volvo的休旅車時, 表現僅次於BMW的5AU). 如果能給我更多一點時間測試Tesla, 相信我可以測出更多Tesla與眾不同的地方.
(4) 最後說到Model Y本身, 大肚能容的空間、凌厲的加速性都令人印象深刻. 雖然Tesla的內裝都被人笑說是毛胚屋, 但對於喜愛北歐極簡風Volvo的我, 不認為Model Y有甚麼不好的; 反而這樣的內裝才有自己DIY的樂趣.
野人獻曝了一番, 希望這次的試乘體驗, 能夠對在觀望特斯拉的朋友們有些幫助, 或是讓想去安排試乘的朋友們知道整個流程, 在未來的試乘安排上能減少一些不安與不適應.
以上, 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