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特斯拉太不划算,租車公司逐漸放棄特斯拉

原文出自於科技新報: 看來租車公司租特斯拉相當傷本喔!
https://technews.tw/2023/12/07/car-rental-sixt-phase-out-tesla/

英文原稿:
https://insideevs.com/news/699689/tesla-sixt-ev-fleet/

電動車的養車成本低廉,是不少人換車的主要誘因,少掉複雜的引擎、變速箱保養,再加上電費比油錢便宜,以及動能回收系統省下的煞車消耗,對一般人來說,養電動車確實是比較省錢。但租賃公司 Sixt 卻開始逐漸放棄特斯拉,原因主要有兩個。

最主要的理由來自電動車價格戰,Sixt 從 2014 年開始就成為特斯拉在歐洲的商業夥伴,2020 年後,大規模導入 Model 3/Y,不斷擴大純電車陣容。沒想到,2022 年底,特斯拉開始不斷降低新車售價,這對租賃公司來說是一大傷害。

一般來說,租車公司會提供 5 年內新車給客戶使用,而超過年限的車輛就轉售出去,但特斯拉大幅降價,重創二手車行情,原本預期有一定程度保值能力的 Model 3/Y,突然間轉手價格大跌,這是 Sixt 決定告別特斯拉的主因。

第二個原因來自於維修費,儘管保養費用便宜,但是在商用高里程、不斷換駕駛的條件下,車輛損壞的機率也大增,而特斯拉的修理費,比起一般燃油車來說高昂許多,也墊高了租車公司成本。

和 Sixt 遇到類似狀況的,還有美國的 Hertz 車隊,他們買的特斯拉正好是價格最高的那段時間,現在不僅降價,還碰上 Model 3 改版,雪上加霜。Hertz 已經宣布,他們將暫緩車隊電動化速度,替未來的財報止血。

Sixt 雖然決定告別特斯拉,但他們的電動化腳步並未停止,他們預計在 2030 年前,要達成 90% 電動化的目標,不能靠特斯拉的話,眼光自然轉向電動車二哥:比亞迪。他們在 2022 年已經和比亞迪簽下 10 萬輛純電車的訂單,接下來很可能會擴大訂單數量,來填補特斯拉退出的空缺。
2023-12-08 12:12 發佈
對租車公司來說,成本就是折舊,保養,維修,這三樣最便宜的就有優勢。

電費油錢不是考量之一,
說真的我也看不懂馬先生的定價方式,

一下高一下低,不知道是不是隨他開心就好??
Tesla一體化壓鑄技術雖然省了成本、降低車價,但一個小碰撞就可能造成修復費用高於車輛殘值的困境而只能宣告報廢。Tesla與買家終究要為這種偷吃步的做法付出代價。
保值低、維修高,
連租車公司也撐不下去
原來租車的保險費是繳假的嗎?
沒興趣跟言不及義又沒禮貌的人對話,被拉黑的請自己多檢討。
alphaelf wrote:
原來租車的保險費是繳假的嗎?


這裡有告訴你原因:
https://www.fenderbender.com/site-placement/latest-news/news/33006551/tesla-owners-struggle-with-repair-costs

Tesla repair prices are expensive due to factors such as being luxury vehicles and having sensors in vulnerable areas like the bumper. Due to the high cost, many insurance companies will simply decide to salvage damaged Teslas.

Tesla的損壞車體由於一體成型製作法讓維修車體的費用高, 裡頭還放了許許多多的感應器, 讓維修成本更耗時, 更耗錢. 許多保險公司算一算維修費用, 往往決定宣告Tesla該車報廢, 然後賠你該車的殘值, 比賠錢讓你去修理還省錢. 所以即使有保險, 也往往氣死車主!

租車公司的車子殘值更低, 一旦報廢不能修復, 還損失營業收入. 所以對租車公司再怎麼算都不划算!
hibruce

其實做點功課,會發現特斯拉比其他牌子少很多感知器,我看到維修要一堆感知器反倒覺得那悶!有些光達,雷達,還不只用一顆!特斯拉連停車超音波都取消,哪來一堆感知器要維修?

2023-12-11 9:57
Killercat

你是怎麼翻譯的 =_= 這邊原文是說,由於他是豪華車,且許多sensor都在如保險桿這些易損壞部分。 他講得對不對可以討論,但是這段沒有講到什麼一體壓鑄,也有提到sensor為什麼容易損壞。

2024-02-08 20:45
雖然有人提到比亞迪,雖然比亞迪現在堪稱全世界的電動車銷售一哥,然而,臺灣法規畢竟沒能整車自中國大陸進口,除非到大陸公務或旅遊,一般消費者應該沒多大機會碰到BYD的車。
又一篇維修費貴的文章. 幸好是希望以後將逐年費用降下來.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7631306?from=udn_ch2cate7225sub6811_pulldownmenu_v2

摘要

1.數據顯示,電動車的平均碰撞維修成本,約是修理所有汽車平均成本的1.5倍。

2.根據保險比較網站Insurify資料,電動車駕駛平均每月支付的保險費,約是燃油車車主的1.43倍。

3.不過,任何的新技術,當它的規模越大、成本就越低。特斯拉的維修成本,過去10年已減少一半。

對許多選購電動車的車主來說,比起環境有善、加速時間短,電動車最具吸引力的部分是「省錢」。因為電費比油資便宜,也不必定期換機油——不過,這只適用在一切順利的理想情況下。

只要一不小心,情況就可能翻轉。《華爾街日報》指出,電動車車主發現他們的新車有個令人驚訝的缺點——就是一旦發生意外碰撞,維修成本恐怕相當高昂。

根據汽車保險處理公司CCC Intelligent Solutions統計,在發生碰撞意外後,修理電動車的平均成本為6,587美元,遠高過整體車輛修繕的平均成本4,215美元。

這與大家對電動車的印象有所衝突。

依據非營利性消費者組織《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調查,由於電動汽車不需要做定期的維護,在維護車輛上能省下大把鈔票,約僅有開燃油車駕駛的一半。

但很少有人提過,在碰撞後,若想替你的電動車換上新的車門、保險桿,你必須付出更多。

CCC Intelligent Solutions報告指出,維修電動車所需要更換的零件數量是燃油車的2倍。因為,許多電動車使用焊接或螺絲方式固定,這讓修車廠無法嘗試修復,只能整組換掉。

此外,電動車更有可能被裝上各種感測器、攝像頭與其他電子設備,這些電子裝置的成本從數百美元到數千美元不等,連感測器的重新校準,也所費不貲。

在新墨西哥州經營碰撞維修服務生意的貝納維德斯(Scott Benavidez)告訴《華爾街日報》,電動車的鋰電池需要特殊的儲存與修復環境,因為有起火風險,這些預防措施都會增加維修的時間與成本。

同時,電動車通常會使用傳統鋼材以外,更特別的材料,因此需要添購特別的工具與儲藏空間,店家往往會收取更高的服務費。此外,這也意味著能修電動車的業者數量並不多,等待是必須的。CCC Intelligent Solutions資料顯示,電動車的平均維修時間約是57天,比燃油車多出了整整12天。

租賃汽車公司赫茲全球控股公司(Hertz Global)擁有一個主要由特斯拉組成的大型車隊,該公司指出,其第3季度獲利承壓的原因之一,就是維修電動車的成本過高。

而這也反映在保險費用上,保險比較網站Insurify數據表明,電動車駕駛平均每月支付357美元的保險費(約合新台幣1.12萬元),而燃油車駕駛則為248美元(約合新台幣7,780元)。

但是,《InsideEVs》認為維修成本高昂,不代表電動車就不具優勢。

對廣大的電動車車主來說,一個好消息是,汽車製造商對未來的電動車維修體驗改善深具信心。

如福特汽車就表示,隨著技術人員培訓與電動車零件的普及,電動車的維修成本將下降,因為對任何新技術來說,當它的規模越大,成本就越低,客戶等待的時間也就越短。

特斯拉擁有自己的碰撞維修中心,以及其他搭配的民營修車網絡,前特斯拉員工沃克(Xander Walker)說,在過去十年裡,隨著特斯拉的車主與維修量能的增加,特斯拉的維修成本已減少了一半。

各家汽車製造商相信,電動車維修的成本、時間,終有一日會降到和燃油車一樣,只是還得再等等。但對想考慮改開電動車的駕駛來說,或許得先回憶一下,自己最近五年的行車紀錄才好。

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InsideEVs、WIRED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