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知識》電動車「行照馬力、牌照稅」參考表 (2022)

說明:
●牌照稅的課稅基準是「行照馬力」,而非官網的宣告馬力(通常會大一些)
●以下為ARTC噪音管制網頁的資訊,因主題非行照馬力,可能會有些許落差,請以車輛行照為準

建議:
●參考歐洲,台灣未來應導入「碳排放量」稅制
●從歐美作法可以看到,排氣量/馬力/車重/車價/車輛年份都有人用,電動車牌照稅「依馬力分級」並非問題主因,癥結在於「級距訂定不合理」

延伸閱讀:
淺談電動車牌照稅的不合理級距2-馬力與極速
淺談電動車牌照稅的不合理級距1-同級燃油車
歐美車輛稅作法參考
電動車「行照馬力、牌照稅」參考表 (2017~2020)

《TESLA知識》電動車「行照馬力、牌照稅」參考表 (2022)

《TESLA知識》電動車「行照馬力、牌照稅」參考表 (2022)

來源:https://www.artc.org.tw/carmode
https://fb.me/TeslaHere|TESLA知識家
2023-02-02 7:57 發佈
那群石器時代的人,搞不清楚電動車,還在用石器時代看待車輛的動力。
不過就算到2025年也拿不出修正的稅制,除了延長免稅,不然就是真正執行,等到很多人哀嚎才會開始檢討這有問題的稅制。
不改連國產電動車都不要賣了
2050要零碳排,所以會繼續免稅啦
小人物櫻木 wrote:
說明:●...(恕刪)

一直免稅絕無可能,
我認為在國產電動車開賣兩三年後,
或電動車數量累積到一定數量以至於影響到機動車輛稅收時就會開始課稅。

以馬力做為課稅依據是最愚蠢的方式,
因為馬力可以經由軟體來提高或鎖住,
特斯拉不就是有這種特異功能。
所以課稅應該採用車子一出廠即無法改變的參數做為課稅依據,
比如車重或電池大小。
比如每十公斤車重為一級距,或每五度電一個級距。
Ja100cky

sagatgod 主題是目前台灣馬力稅級距的問題吧, 500那一段突然變快兩倍是怎樣...,然後500那個營業用車也太低。然後不要一直認為歐美全部的事物比較先進[偷笑]

2023-02-02 15:51
依森

你認為,那是你認為,這世界不是你說的算,還你認為勒!

2023-02-14 20: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